中共松桃苗族自治縣委黨校 楊航
松桃苗族自治縣是中國最早成立的五個苗族自治縣之一。在黨的民族平等、團結政策指引下,民族文化特別是苗族文化得到了迅速發展。近年來,隨著與外界交流頻率的加快,各種文化開始不斷襲來,松桃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各級黨委、政府和部分群眾采取了相應措施來應對,但松桃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依然還存在不少問題。少數民族優秀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一部分,繼承和弘揚少數民族文化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積極探索創新之路,使民族文化得到有效傳承和發揚,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責任。
松桃自古以來地處偏遠山區,民族文化資源豐富且保存較為完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推行了一系列方針政策來推動松桃民族地區的繁榮發展。
首先,在黨的領導下,松桃嚴格實行民族平等政策,使各族人民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極大提高,結束了幾千年封建壓迫的悲慘命運。少數民族同漢族一樣,有了同等的歷史地位。松桃少數民族由于在封建時期遭受的民族壓迫較深,客觀造成其發展事實上的不平衡性,在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上嚴重落后于漢族。因此,建國以來其得到了國家相關政策的大力扶持。1956年,松桃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苗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民族事務。此外,20世紀50年代在松桃實行的民族政策執行大檢查、掃盲運動,特別是80年代開展的民族識別,使當地少數民族得到了國家更多的政策支持,民族自尊心和認同感得到進一步提高。近年,松桃實行“五縣五化”以及苗族文化繁榮發展示范區發展戰略,加快了文化旅游產業化進程,著力打造出“絕技苗鄉,神奇松桃”的文化旅游品牌。
其次,松桃采取了一系列具體的民族文化傳承措施。一是實行民族文化傳承進校園,以學校教育的方式,使民族文化得以延續。如在松桃民族鄉鎮小學開展的苗漢雙語教學,旨在對偏遠地區、交通落后的學生用苗語的方式進行漢語知識傳授和思想啟蒙。此外,民族絕技絕藝也逐步嘗試走進校園,并以制度方式得以明確。如大路后硐村探索的茶燈進校園、寨英的滾龍進校園、正大的花鼓進校園、苗族刺繡進校園等。特別是松桃職校專門開設的花鼓、刺繡課,使學生能夠較為系統地對民族文化進行學習。二是民間藝人或傳承人通過建立工作室等方式開展民族文化傳承。如建立松桃苗族刺繡工作室和基地,在這些場所中進行刺繡的創新研發,定期對學員進行專業培訓,形成了松桃獨有的苗繡品牌和培訓體系。正大瓦窯建有花鼓傳承培訓基地,定期對學員進行培訓或通過走出去的方式,對各?;ü年犨M行授課培訓。三是群眾內部自發開展的傳承形式。如群眾自發成立的民間組織、團體或通過固定的場所開展相關活動。在松桃較為常見的是苗族群眾在各種節慶、喜事、休閑時節都會自發聚集一起唱苗歌。苗族文化通過群眾日常的生活、生產無形地得到傳承。這種傳承是群眾的自發行為,是基于對本民族文化的熱愛而發自內心的行為。此外,每到一定時節,人們都會自發地舉行寨英滾龍、大路茶燈民俗活動。這些歷來以久的活動已深入當地群眾血液,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們都會通過各種方式來再現這種看不到、摸不著的文化,使其在心中得到進一步強化。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松桃民族文化得到了較好的傳承和發展。但因各種原因,民族文化的傳承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途徑還比較窄。為大力推進民族文化傳承形成有效機制,松桃探索出民族文化進校園制度。這不僅局限于民族文化簡單地進進校園、搞搞活動,而是要下大力氣把民族文化的傳承作為一項教學任務確定下來。雖然民族文化進校園在推動民族文化傳承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該項措施還僅僅局限在學生群體,沒有在全社會形成人人參與的共識和風氣。社會群眾對民族文化的傳承雖作出了一定努力,但力量相對還比較薄弱。如松桃苗族刺繡、寨英滾龍等,雖設有一定的教學基地或場所,但這樣的傳習方式依然局限于一定區域范圍,沒有在整個社會形成群眾積極參與、日用而不知的習慣。且隨著城鎮化的發展,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民族文化傳承的土壤也逐漸縮小?!吧瞽h境城鎮化、生活方式城鎮化,生存的環境發生的劇變,導致許多傳統文化失去生存的基礎。”如,苗族秋千、苗族刺繡、苗歌對唱等一些源于鄉村生產生活的民族文化,怎樣有效應對城鎮化,并使全民共同參與,是當前擺在大家面前的一個難題。
二是民族文化傳承的精髓還不夠。如在學校的民族文化傳承課堂中,因教學時間緊迫、教學周期較短,部分教師對民族文化的講授主要集中在綱領性內容上,學生在一定程度上還難以把握民族文化的精髓。如松桃苗族花鼓的傳承,主要以校園教學為主,同時結合師徒傳授的方式進行。就校園教學而言,學生因課業繁重,也只有零碎的時間進行學習,且學習的方式主要是學習花鼓的基本動作。據松桃正大瓦窯花鼓鼓王等人介紹,目前學校的花鼓教學主要由他們來教授,很多學生難以學習較復雜的動作。為便于學生學習,他們對一些復雜的動作進行了適當調整,這樣學生學起來更方便快捷。這就面臨著另一個難題:花鼓的精髓蘊含于原汁原味的精細動作中,當前學生對于復雜動作的學習還較為困難,一是時間不允許,二是學習難度較大。這就使學生對花鼓的學習還停留在招式的學習上,并沒有完全真正把花鼓的精髓學深學透。同樣,松桃大路后硐茶燈、寨英滾龍都存在類似情況。大路后硐茶燈藝術對舞蹈,尤其是唱功有著十分高的要求。它的傳承主要來自于口碑相傳,難度較大,導致很多年輕人望而卻步。即使當前有部分年輕人開始學習茶燈,但因學習難度較大,學習時間長,很多人只能學到皮毛。
三是民族文化傳承的創新性還不夠。時代是不斷向前發展的,文化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民族文化的傳承不是簡單地復古,不是機械地把古老的民族文化照搬照抄下來,而是在新時代不斷地使其得到創新性發展。松桃目前的刺繡、苗歌,雖然也進行了一系列創新探索,但大眾化程度還不高,還有一定局限性。
四是民族文化傳承的經費不足。國家對民族文化傳承給予了一定政策支持和部分專項資金支持。但在實際工作中,資金還顯得相對不足。如正大瓦窯花鼓傳承基地,每年要舉辦系列培訓或表演活動,政府雖在政策上給予了一定支持,但相關活動經費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民間群眾自掏腰包。一些擁有絕技絕藝的花鼓傳承人,想招收穩定的弟子把畢生所學傳授下去,卻沒有專項的資金做保障,此項工作進展還存在一定困難。此外,松桃苗族語言的傳承依然也無相應的資金來開展相關工作。苗族語言的傳承主要依托部分村小的雙語教學,但雙語教學的資金投入還不夠。
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關鍵在于黨的領導,在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雙百”方針,牢牢掌握思想意識工作領導權;以寬容開放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豐富松桃民族文化內涵,提升文化軟實力;在黨的領導下,不斷推進民族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用好苗鄉旅游資源、做強松桃旅游品牌;不斷挖掘和豐富苗鄉人文、絕技絕藝等文化資源對松桃民族文化進行的創造性轉化,使其從傳統文化類型轉向具備現代性價值文化;加快苗人古城、苗王城5A級景區創建,打造苗族文化探秘圣地,加快對松桃民族文化的創新性發展,通過文化與旅游、文化與品牌、文化與公共服務等相結合的方式使其具備再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松桃民族文化的表現力和影響力。
基于松桃民族文化傳承的特點,在今后工作中,更應注重探索民族文化傳承的重點路徑和一般路徑相結合的方式。一是加強學校陣地不放松,堅持學生是傳承的主體,民族文化要從娃娃抓起,要從小抓起;二是完善民族文化民間傳承的路徑,一方面要通過政府主導,在社會營造熱愛民族文化的社會風氣和輿論氛圍,另一方面,要培育壯大民族文化傳承的民間團體和組織,引導這些團體和組織形成強大的社會正能量,引領社會大眾重視民族文化、熱愛民族文化、弘揚民族文化。目前來看,許多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正處于衰微的狀態,而最好的傳承和保護方式就是將文化大眾化,使更多的人接受和發揚少數民族傳統文化。
積極爭取國家及省市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專項資金,加大縣級財政預算,保障充足資金用于民族文化傳承。此外,應建立民族文化傳承縣級人才隊伍?!巴貙拏鞒袑ο?,壯大傳承隊伍化。”傳承的隊伍從家庭、學校逐步走向社會化、大眾化,進一步加大對民族文化資源的挖掘、開發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