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倡,侯鋒,2,龐洪濤,翟丹丹,盧先春
1.國投信開水環境投資有限公司;2.中國水環境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市通州區玉帶河始于梨園南街輔路,全長5.5km,匯入蕭太后河。2017年以前,玉帶河水量少且發黑發臭,水質污染嚴重,無水生生物出現。通州碧水下沉式再生水廠位于玉帶河南側,承擔了通州區84%的生活污水處理量,2017年下沉改造投入運行后為玉帶河提供18萬噸/天的高品質生態補水,其出水口距玉帶河起點450m,生態補水水質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DB11/890-2012)B級標準,對玉帶河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通過對玉帶河2018年至2019年水質、底泥重金屬污染的監測分析,評價碧水下沉式再生水廠出水對玉帶河水生態質量的改善效果。
在玉帶河上布置3個監測點位,其中碧水下沉式再生水廠出水口上游1個,下游2個,分別距出水口255m、145m、1350m。監測點坐標為:1#點位(上游):116.684629 39.881908;2#點位(中游):116.688097 39.881296;3#點位(下游):116.699670 39.875567。
每季度采樣一次,持續一年,分別為2018年11月、2019年3月、6月、9月。在每個監測點位平行取樣三次,取三個樣品檢測的平均值作為該點位的監測數據。
為全面評價玉帶河水生態環境質量,分別從水質、底泥方面進行監測評估,監測指標見表1。

表1 監測指標
2019年碧水運營數據報表表明(見表1、表2):進水COD平均值為219mg/L,出水平均值為16mg/L;進水氨氮平均值為41.38mg/L,出水平均值為0.31mg/L;進水總氮平均值為46.00mg/L,出水平均值為9.34mg/L;進水總磷平均值為4.81mg/L,出水平均值為0.09mg/L;污水廠尾水水質穩定達到北京地方標準B類。

表2 碧水地下水廠進出水水質情況
生態補水后,玉帶河透明度、溶解氧、氧化還原電位、氨氮指標均遠優于黑臭水評價標準,水體無黑臭(見表3)。

表3 玉帶河黑臭水體分級評價指標
2019年3月,玉帶河水中DO含量為3.3mg/L。除此之外,玉帶河DO濃度均達到了地表III類標準。對照當月水生植物監測結果可以看出,監測時間為3月,北京地區剛剛度過冬季,水中水生植物較少,光合作用提供氧氣減少,而水中有機物降解、生物呼吸、無機物氧化等持續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導致河道中DO下降;至6月份,氣候轉暖,水溫較高,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增多,光合作用增強,水中溶解氧量又呈逐漸上升趨勢。
從上游到下游的DO濃度呈逐步上升的趨勢,這是因為河道具有自我凈化功能,到下游消耗溶解氧的污染物逐漸減少,DO濃度逐漸上升。從1#到3#點位河道監測總長度僅3km,水流速度約為0.2m/s,污染物凈化時長僅需4小時;加之玉帶河水中的COD和TP處于較低水平,大部分時間優于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NH3-N濃度處于很低水平,均優于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因此,COD、NH3-N和TP等污染物濃度從上游到下游并無實質性改變。
底泥:
地質累積指數法評價結果表明,玉帶河底泥中,As、Ni和Pb地質累積指數大多小于0,因此玉帶河中幾乎無重金屬As、Ni和 Pb的污染;Cr地質累積指數在0-1之間,屬于無-中度污染;Cu地質累積指數在0.64-3.27之間,屬于中度-強污染;Zn地質累積指數在0.58-2.75之間,屬于中度污染水平;Hg地質累積指數在2.49-5.94之間,為強度污染水平。
Hg為玉帶河底泥強污染重金屬;As、Cr、Ni和Pb屬于無或者輕度污染水平;Zn和Cu屬于中度污染水平(見表4)。

表4 地質累積指數法評價結果
碧水下沉式再生水廠為玉帶河提供生態補水之后,玉帶河水質得到了很大改善,徹底消除了黑臭水體。玉帶河水中的COD和TP處于較低水平,基本滿足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NH3-N濃度處于很低水平,均優于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DO濃度均達到了地表III類水的水質標準,玉帶河水質狀況良好。因監測河道長度僅為3km,且COD、NH3-N和TP均處于較低濃度,故從上游到下游其污染物無明顯差異性。
玉帶河底泥中重金屬主要污染元素為Hg,次要污染元素為Zn和Cu;As、Cr、Ni和Pb屬于無或者輕度污染,故后續需關注重金屬Hg的污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