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區夏陽水務管理所 陳漣
老舊小區雨污混接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污水通過混接點進入雨水系統,污染物在雨水沖刷下大量進入河道,導致水體污染;雨水通過混接點進入污水系統,導致市政污水系統運行水位升高、污水冒溢。通過雨污分流改造,將雨水、污水在源頭上進行徹底地分流,在防止水環境污染的同時,也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污水系統的效能,實現污水處理提質增效。
小區雨污分流改造一直是青浦區開展水環境綜合整治、保障水生態安全、維護水生態系統功能的工作重點。通過近些年來黑臭河道整治、水系溝通、截污納管、市政管網改造等工作,青浦區水生態和水環境得到了較大改善,但距離蘇州河干支流消除劣Ⅴ類水質,實現“安全之河、生態之河、景觀之河、人文之河”的愿景還有一定差距,因地制宜地開展老舊小區雨污分流調查和改造必要且緊迫。
青浦區位于上海的西南角,行政區域內面積669.69km2,其中水面面積147.84km2。全區共有河道1817條,全長2155公里,還有大小湖泊21個,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城鎮群。本文研究的區域為青浦區躍進河兩岸的8個老舊小區,小區建設年代為1996~2003年,最高樓層均在7層以下,現狀總戶數3840戶,建筑面積391048m2。由于建設年代基本均在2000年以前,雨污混接情況較嚴重,市政雨水排河口普遍有旱天出流現象,加之河道水動力不足,導致水質較差,尤其氨氮指標屬于Ⅴ類超標。盡管采取了水系溝通、曝氣增氧、生態浮床、入河雨水排口設截流井等一系列措施,水質依然沒有得到穩定好轉。

圖1 研究區域雨水管網圖
研究區域內屬青浦城區,位于青松大控制范圍內的圩區之中,圩區外河道現狀最高水位約為3.50m,常年控制水位為2.60m,歷史最高水位3.77m;圩區內河道現狀最高水位約為2.80m,常年控制水位為2.50m。排水采用雨、污水分流制。
青浦城區現狀雨水管道均按照一年一遇排水標準規劃和設計,現狀達標率為51.9%。研究范圍內市政雨水系統較為完善,工程范圍內建設有DN400~DN1200市政雨水管道。雨水均就近自流出進入附近河道。研究范圍內小區以界涇港為界,北側污水納入盈港路市政污水干管,屬于青浦第二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能力18萬m3/d)服務范圍;以南側污水向南輸送,屬于青浦第一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能力為3.5萬m3/d)的服務范圍。區域內浦倉路、界涇港路、外青松公路上市政污水系統缺失,需要新建,其余市政道路上建設有DN300~DN800市政污水管。

圖2 研究區域污水管網圖
通過對研究范圍內各小區的調查走訪和仔細摸排,居民小區的排水存在如下問題:
(1)陽臺污水接入雨水管網。表現為三種形式:第一雨水立管同時承接雨水和陽臺污水;第二雨水立管在上部分離,下部混接,分流不徹底;第三污水立管直接接入雨水井。
(2)私拉廚房廢水排入雨落水管或雨水口。
(3)底層車庫違規設置廚房、衛生間,污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網。調查范圍內的A小區共有大型車庫400個,其中230間被改造,供出租使用,均設置有設衛生間、廚房。
(4)企事業單位污水排入小區污水管網,污水管網承接壓力大,污水漫溢時有發生。
(5)小區內部雨污水管網布置不合理,存在竄入現象。
(6)沿街設置的商鋪、餐飲店直接接入小區污水管,部分未設隔油池或隔油池長期未清理,還存在污水直接接入雨水管網的現象。
(7)垃圾房無洗手池及污水排放管道,污水直接流入雨水溝。
(8)雨污水立管損壞、變形嚴重,檢查井、雨水口老舊、破損,雨水口缺少截污裝置。
(9)埋地管年代久遠,淤積嚴重,有脫節、錯位等結構性缺陷。
雨污分流改造應從源頭采取嚴格的雨污分流制,新建雨污水管道,將污水收集至小區周邊市政污水管道,雨水就近排河或接至小區周邊市政雨水系統,減少污水入河,提高河道水環境質量。
市政管網調查發現,研究區域雨水系統相對完善,無需進行改造。市政污水管網存在缺失,接納能力不足,需對浦倉路、界涇港路市政污水管進行完善,同時調整企事業污水出路,解決小區、企事業單位之間污水串接的問題。
針對小區雨污混接調查的結果,應針對性地采取以下措施進行改造:
(1)完善基礎設施,將雨、污水從源頭上、本質上進行分離。
(2)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統籌考慮,在充分利用原有設施、管網的基礎上進行全面的規劃設計,同時考慮與相鄰區域的相互影響。
(3)混接陽臺和廚房污水的屋面雨水立管,若不包封在陽臺內,改造時廢除原立管,新建雨水、污水兩套立管;若立管包封在陽臺內,改造時在屋面雨水斗下截斷,沿外墻新建一根雨水立管,原混接立管做污水立管。
(4)針對廚房污水立管私拉亂接現象,針對性地拆除私拉亂接管線,統一增設廚房污水立管。
(5)小區沿街商鋪改造時,其污水考慮單獨設置一根污水支管,和生活污水合并后設污水專用檢測井再接入市政污水系統;飯店、小吃店接出管需設隔油池或隔油器。
(6)對于埋設年代久遠的小區埋地雨污水管道,為確保改造徹底,原則上應全部將原管位拆除新建。
(7)小區內垃圾廂房的污水應接入污水系統,避免下雨天時垃圾廂房的污水隨徑流流入雨水系統。
(8)對于工程沿線地下管線較為密集的路段,須采用相應的溝槽維護措施,以降低對周邊建筑及公用管線的影響,確保施工期間周邊建筑及公用管線的安全。
(9)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建立長效管理機制,通過政府宣傳、居委會自治等措施,杜絕私拉亂接等現象。
根據《上海市城鎮雨水排水規劃(2017-2035年)》,上海市中心城區和郊區新城設計重現期不少于5年,本研究范圍小區均位于青浦新城夏陽街道,暴雨重現期標準選取5年,小于該標準的雨水系統在改造時應按新的重現期標準執行。
污水量預測采用分類用水指標法,日均污水量與日均用水量折算比例為0.9。根據《上海市污水處理系統及污泥處理處置規劃(2017-2035年)》,人均居民生活污水量指標取135L/(人·d),三產系數取0.5。沿街商鋪的污水量按居民生活污水量的10%進行計算;同時考慮到青浦區地下水位較高,地下水滲入量按照綜合生活污水量的10%考慮。經計算,研究范圍內日均生活污水收集總規模為2195.42m3/d,新建市政污水管道日均污水收集總規模為2059.04m3/d。
市政污水管網改造的主要目的是解決小區和企事業單位污水串接的問題,給企事業和小區污水提供就近的出路,以消除污水排放中的安全隱患。
綜合考慮市政系統布置合理性、工程造價、施工影響,新增建設“一縱一橫”兩路市政污水管,“一縱”沿企事業單位密集的浦倉路布置,位于研究范圍西側,可以充分收集沿街企事業單位的污水,同時將原來多路橫向布置的污水管串聯;“一橫”橫貫研究區域中部,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管道的收集作用,減少施工作業影響。
小區雨污混接改造的重點主要在以下四個方面:
(1)埋地管及附屬設施改造。根據埋地污水管道的調查情況、CCTV檢測、管線測量等資料,對出現混接、滲漏、破裂現象的管道,以及有結構性損壞可能造成土體流失,導致路面沉陷事故的管道進行開挖翻排,原則上在原管位新建。對于缺失污水支管的樓房,新建一根污水支管,接入小區內污水主管。針對垃圾站點周邊地塊,考慮設置排水溝收集沖洗廢水,或將收集垃圾站沖洗廢水的雨水口接至小區污水管網。
(2)出戶管改造。首先需要對建筑立管進行梳理,明確除屋面雨落水管、空調冷凝水管外,其他排水均視為污水。自建筑物外墻起,翻排或新建建筑物污、廢水出戶管。陽臺廢水橫支管沒有設置存水彎的立管接至污水檢查井前設置水封井。
(3)立管改造。接收封閉式陽臺污水且未混接雨水的立管,直接改接入地面污水支管。同時混接雨水及陽臺污水的立管:①立管不包封在陽臺內的,改造時廢除原立管,新建雨水、廢水兩套立管;②立管包封在陽臺內的,改造時在屋面雨水斗下截斷,沿外墻新建一根雨水立管,原混接立管做廢水立管。存在廚房污水等私拉亂接的立管,拆除私拉亂接管線,統一增設廚房廢水立管。原混接廚房污水的雨落水管,改造時將新建雨水、廢水兩套立管。污水立管頂端設置通氣管,通氣管口應高出窗頂0.6m或引向無門窗一側。
(4)沿街商鋪混接改造。根據《上海市住宅設計標準》DGJ08-20-2019的規定,住宅小區設有沿街商鋪的,排水應設置獨立的污水管道,接至小區污水總排出口。因此沿街商鋪所在區域,應單獨設置一根污水支管,和生活污水合并后設污水專用檢測井再接入市政污水系統。同時,飯店、小吃店等餐飲類商鋪污水接出管,需設隔油池或隔油器,含油污水必須經過隔油設施處理后,方可納入沿街商鋪污水專管。
在采取工程措施推進老舊小區雨污分流改造的基礎上,還應建立和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具體而言主要有如下幾項措施:
(1)落實主體,自治管理:建立老舊小區改造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長效管理機制,其工作重心在老舊小區,實施主體在居委會。明確分管領導和職能部門,通過實施對居委會工作評估的機制,將政府組織推進此項工作轉化為居委會自治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使自治管理得到充分體現。
(2)政府引導,居民參與:在發揮好政府的組織、引導、協調和服務功能的同時,通過組織召開小區居民代表會議等形式,調動居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確定老舊小區改造后長效管理的項目內容、責任分工,引導小區居民參與長效管理。
(3)因地制宜,規范管理:落實專業隊伍做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管道與設施的養護管理工作。做到雨、污水管道通暢,無堵塞、占壓、私接、亂接等現象;窨井結構完好,污水無冒溢;化糞池、預處理池和出水井無堵塞、結構破損、違章占壓等現象。
本文通過對青浦區夏陽街道某片老舊小區周邊雨污水管網、小區內部排水現狀進行深入調查和分析,明確了小區雨污分流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改造的重點主要是陽臺及廚房污水與雨水落水管混接、沿街企事業單位及商鋪污水竄入、地埋管道及附屬設施損壞或缺失、雨污水管網布置不足或系統不合理。針對分析出來的問題從市政污水管網改造、小區雨污混接改造及長效機制建立方面,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改造措施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