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采萍 陽帥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也是思想性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如何活化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提高思政課教育質量,筆者認為需要做到“三個結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上思政課不能拿著文件宣讀,沒有生命、干巴巴的。”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也是思想性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如何活化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提高思政課教育質量,筆者認為需要做到“三個結合”。
要使思政課和社會現實相結合。現實是最鮮活的教材,中國抗疫取得成功是中國精神、中國道路、中國力量的鮮明寫照,思政課應善用抗疫大課堂,緊扣時代主題,向學生具體講解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首先,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在于黨的堅強領導。其次,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勝利在于中國共產黨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根本立場和價值取向。最后,疫情防控總體戰的勝利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馬克思指出:“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并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思政課不僅可結合抗疫現實,還可以結合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現實,讓學生切身體會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要使思政課和百年黨史相結合。黨的歷史是思政課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思政小課堂善用百年黨史大課堂,可讓思政課在百年黨史的傳承中鮮活起來。思政課應主動把黨史學習融入到思政課堂中去,以革命故事為點,穿針引線,向學生生動講解紅船精神、長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在他們心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奉獻精神,增強他們對黨的領導認同感,使學生在黨史學習大思政課中樹立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培育高尚道德情操,激發愛國報國之志。
要使思政課和世界局勢相結合。站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關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前形勢下,辦好思政課,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來看待”。隨著我國逐步走向世界舞臺,與各國的聯系日益緊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進一步加劇,國際形勢更加嚴峻,沖突呈現多樣化、復雜化。思政課作為塑造青少年意識形態教育的排頭兵,如何有效地擔當起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這個重任、有效地傳播主流意識形態的任務迫在眉睫。徹底的批判精神是馬克思主義特有的精神底蘊,思政課教師作為辦好思政課的關鍵,要拓寬國際視野,根據世界局勢的變化,課堂上直面國際各種污蔑和錯誤的聲音,通過剖析具體事例,進行生動具體的縱橫對比,劃清是非界限,在回應關切中解疑釋惑,引導學生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學生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作者覃采萍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陽帥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