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改革逐漸深化的情況下,英語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教學方式和手段的變革是小學英語教師面臨的迫切問題。一方面,教師的自我發展主觀意識認識不到位,對專業發展表現出盲目性;另一方面,英語教育體系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忽視教師的能力提升和實踐性知識。教師可利用反思性教學方式,依托其主體性、實效性以及調節性等特點,進行教學行為的突破,使小學英語教學專業高效發展。 反思性教學可以從根本上彌補經驗性教學的不足之處,使教師的教學更加主動,專業發展也更加積極。從本質上來講,反思性教學的實質是以教師為主導,在英語教學實踐中逐漸衍生出貼合自身教學理論和充分發展自身教學能力的一種教學形式,在反思性教學的運用過程中,教師的專業水平不斷得到提升,從自然發展變成自覺發展,由發展自己轉變成與學生共同發展,這本身就是一個循環上升的過程體現,也是發展英語教學創新模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反思性教學;小學;英語教師;創新發展
【作者簡介】胡曉玲,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楊壽學校。
引言
反思性教學,就是教師對自身的教學方式不斷進行思考,對自身在教學活動中產生的教學想法進行審視和行為分析,再將其教學行為進行創新,從而提升教學能力的過程。從本質上來說,其主要是對教師的主觀思想、教學方式、知識積累、個人觀點以及對教學氛圍的思考。因此,反思性教學幫助教師提升專業水平和優化教學方式,于是受到越來越多英語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和關注[1]。尤其是在小學英語教學的基礎階段,教師要明確反思性教學的重要性,把其作為英語教學的主要方式,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做到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運用反思性教學。反思性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更加活躍,教師留的課業任務也積極完成,同時,還有助于學生鞏固知識,擴大知識積累,學會合理地運用知識,從整體上提升了英語教學質量。本文從小學英語教師教學的基本現狀分析與反思性教學的聯系入手,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展開闡述,對反思性教學與小學英語教師的創新發展進行探討。
一、小學英語教師教學的基本現狀分析
小學英語教學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仍面臨著巨大沖擊,教學方式上還存在保守問題,其主要表現為三點。第一,當前大部分小學英語教學還處于傳統的狀態,語言課程多半還是以教師為主導,教學內容上也沒有適當進行創新,還是以讀寫為主,教師帶領學生讀,學生靠死記硬背記住單詞和英語語法知識,教師沒有積極正確地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學存在盲目性,學習也沒有針對性,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不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也得不到提升。第二,學生對英語認識不到位,英語畢竟不是我們的母語,學生在學習時往往由于各種原因對英語學科有所忽視,教師也沒有在英語教學方面下更多功夫,使學生學習起來相對困難,教學氛圍過于枯燥,沒有吸引到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第三,教師在教授小學生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存在自身的主觀臆斷,沒有考慮學生的自身情況,也沒有把西方的文化知識與教學相結合,導致英語教學活動刻板。單純的學術式教學,學生沒有深入理解,在課堂中無法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長此以往,學生會對英語學習產生排斥心理,對英語教學的發展不利。
二、反思性教學實施的必然性與可能性
當前,師資培養重點已經從師資培訓轉向師資教育和師資發展,教育改革的側重點發生了轉移。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反思性教學行為和方式的運用,做到積極創新與完善。反思性教學時以研究和解決教學的基本問題為主要依托,目的在于讓教學更加合理化進行。反思性教學要求教師對自身的教學行為有全面的認知,對自身課堂教學中的不足進行探究,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案,之后形成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教學方式,進而對學生給予實際的教學指導。
反思性教學一般由對于實踐的反思、實踐中反思、為實踐反思三個階段組成,反思性教學本質上就是對教學總體過程的思考行為。從定義上來說,反思性教學是教師從多個層面對自己教學的創新性、目的性和結果性作出客觀評價,是一種改進課堂教學實踐的有效途徑。
由此可以看出,反思性教學與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是有密切聯系的,但是在研究方向上沒有強制的要求,操作程序也非常簡單,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小學英語教師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創造條件。
三、反思性教學的主要流程體現分析
反思性教學從客觀的角度講,是一個循環過程。但是,教師要是具體地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高效實施的話,需要完成課堂教學的記錄、課堂信息的探尋、課堂過程中的辯詰、課后的教學評估以及要采取的教學行動者這個環節,缺一不可,環環相扣。
首先是課堂回顧和課堂梳理,這是反思性教學的開始階段。主要是教師在每堂課結束之后,針對教學情景,對教學時的某個地方或者某些地方的教學問題加以記錄。記錄的內容對反思性教學來說,是主要的實踐依據。它可以發生在課堂教學的任何地方,以任何的形式來形成,比如學生之間的交流或教學實踐等內容,同時還要根據當下情況記錄教師對于這些問題的看法以及處理情況。
然后是要求教師對自身課堂日志的過程記錄進行深入研究,找出課前教師制訂好的備課教案與現實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所在,可以適當引用一些理論研究成果,對課堂日志記錄的不足之處作初步認知。
之后教師可以針對教學中比較欠缺的部分進行討論,促成教師之間的優勢互補,也可以是與學生或者與學生家長的教學方式探討,以達到進一步提升自身英語教學能力的目的。
再通過對英語教學的全新認識和觀念,有針對性地對課堂教學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思考和教學方式方法的積極調整和制訂,設想以具有創新性和高效性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活動的結果以及其對于學生英語學習的正面促進作用和負面影響,讓教師可以積極地進行調整,做好教學準備,做到未雨綢繆。
最后便是采取教學行動,把之前的環節反思所得出的理論觀點逐步、遞進式在具體教學中去實施,為新一輪的反思性教學積累素材以及確定新的反思方向。反思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反復過程,需要反復多次的實踐才可以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每個反思性教學的環節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要做到及時把控和調整,發揮出反思性教學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促進作用。
四、反思性教學的主要方法及運用分析
1. 堅持教學記錄與教學過程思考。教學日志是教師以文字形式記錄課堂內容的方式,對于課堂上的具體問題,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并且可以進行反復思考,從而找出適當的改進方式,促使其對課堂教學有全新的理念和觀點。教學日志記錄的問題要詳盡、實際,有針對性和具體性。教學日志寫起來簡單,但只有持之以恒才能達到反思性教學的最終目的。
2. 根據課堂教學氛圍進行教學反思。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上要營造出一個和諧愉悅的教學和學習環境,促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好的課堂氛圍對教學有促進的作用。
例如,在講解“my family”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導入時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關于家庭的歌曲,如boy and girl,讓學生的精神狀態放松起來,不要過于壓抑,在進行“one by one”時也要注意多用鼓勵的話語,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信心和熱情。之后,教師可以對這一教學行為進行記錄和研究,也可以與之前的傳統教學行為進行對比,通過不同的教學手段傳授知識,再加以反思性的探討和實踐,可以更加直接地反饋教學成果。
3. 及時了解學情,反思教學行為。教師的反思性教學行為要以學生為主體逐步推進,首先要及時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教師起到教學的指導和引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的學習困難進行積極的反思和正確的引導。
例如,學生對一些難一點的英語單詞很難記住其拼寫形式,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反思性教學改善其教學方式,在授課時貼近生活,引導學生進行單詞的記憶聯想,如由平時愛吃的水果聯想到apple、banana、orange等詞匯日積月累,使學生形成深刻的記憶點。
結語
總而言之,反思性教學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合理地運用,做到把教學和科研有機融合。教師的教學行為與學生的學習行為要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不斷有新的問題提出,反思性教學也在不斷反饋著教師的教學成果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兩者之間是一個優勢互補的過程。可以說,反思性教學為小學英語教師的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教學途徑。
參考文獻:
[1]袁裴.反思性教學——小學新手教師教學設計能力提升的基本路徑[D].四川師范大學,2019.
[2]孫悅.反思性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研究[D].長春師范大學,2017.
[3]池文英.中學反思性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 2015.
[4]嚴玉義.反思性初中英語教學的實踐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 2013(2):108-109.
[5]董玲.對英語教師個人與專業發展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7 (6):46-48.
[6]付冬梅.論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師自我專業發展[D].上海師范大學,2017.
[7]李紅英.淺議未來小學英語教師反思性教學意識的培養[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16(7):120-122.
[8]李秀蓮,肖新英.試論反思性教學與中小學英語教師的創新發展[J].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2016(3):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