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論述全域旅游背景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體育旅游產業發展對策,分析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區位、旅游資源、旅游市場等方面的優勢,針對存在的重數量輕質量、開發不合理、缺乏長期規劃等問題,提出找準市場定位、實現旅游資源的有效整合、成立專門的體育旅游機 構、重塑北部灣全域旅游的新局面新亮點、注重體育旅游產品和服務的多樣化個性化、加快培養體育旅游專業人才等對策。
【關鍵詞】全域旅游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 體育旅游產業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07-0148-02
所謂全域旅游,嚴格意義上來說就是在一定區域范圍內,以旅游業的發展為基礎,在各行業之間通過整合各自優勢特別是旅游行業中的環境資源、生態資源、旅游項目資源、公共服務及附帶產業來實現各行業之間的優勢互補、產業融合和共建共享,以期帶動區域性旅游,從而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一種發展模式和理念。全域旅游將是未來旅游業發展的模式,是一種內涵深刻、目標遠大和高品質的發展模式。在全域旅游大背景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積極發展體育旅游產業,不僅能夠促進區域旅游產業發展,也對該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全域旅游為背景分析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在發展體育旅游行業中存在的不足及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以期對后續體育旅游項目的發展有所裨益。
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優勢
(一)具有極大的區位優勢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位于東盟經濟區、中國南方經濟區和西南經濟區3個區位,東鄰廣東、香港、澳門,直通東南亞,具有明顯的區域優勢和戰略意義。在交通方面,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交通發達,水陸空運輸皆具,人們外出旅行快速便捷。
(二)體育旅游資源豐富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匯聚了濱海、海島、山水、民俗、邊境、歷史等多種類型旅游資源,擁有高品位、壟斷性的旅游品牌,擁有享有中國“綠城”美譽的南寧、贏得“天下第一灘”美譽的北海銀灘,還有北海潿洲島、北海老街、欽州三娘灣、防城港江山半島旅游度假區、京島風景名勝區、上思十萬大山國家森林公園、山口紅樹林等諸多旅游景點。其中,無論是優美的自然風光、眾多的半島海灣、豐富的海洋資源,還是濃郁的民俗風情、厚重的歷史文化等,都可以充分挖掘成為體育旅游資源,構建泛北部灣海上國際旅游、濱海休閑度假游、東南半島民族風情體驗游等專題旅游線路,整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旅游資源,打造新的旅游業發展平臺。
(三)體育旅游市場潛力巨大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有了自由旅行和健身的意愿與時間。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化進程中,依靠文化產業和體育旅游帶動居民消費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下一步應充分開拓國內體育旅游市場,釋放更大經濟活力。據有關統計顯示,北海市僅2018年接待國內游客就達3900多萬人次,帶動相關消費近500億元。隨著生活質量和品位的提升,人們追求休閑、體驗運動、擁抱大自然的想法也更加強烈,體育休閑旅游成為人們閑暇時間生活的內容和方式,逐步為更多人所接受。
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體育旅游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重數量輕質量
近年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體育旅游產業規模越來越大,名聲越來越響,導致部分企業心態膨脹,不斷擴大規模搞建設,更注重數量而忽視質量,致使部分項目建設存在諸多問題,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二)開發不合理,保障機制不完善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體育旅游開發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如規劃不合理、體育產業不成體系,高檔次、高品位的旅游產品少;體育旅游局限在傳統的沙灘運動、海濱浴場等項目,體育旅游缺乏特色;沒有對當地民族文化進行深入挖掘,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開發不足,導致體育旅游產業發展后勁不足,民族文化對體育旅游的支撐不強。另外,體育旅游的相關保障機制也不夠完善,有的地方甚至還存在宰客、欺客及漫天要價的現象,影響游客對旅游區域的整體印象。
(三)缺乏長期規劃,監管存在漏洞
由于缺乏中長期發展規劃,旅游產品和服務雷同現象比較嚴重。部分產業發展缺少明確的發展定位和目標,由此造成資源過度浪費以及環境破壞問題。由于缺少專門的體育旅游監管部門或機構,實踐中存在監管不到位的現象,甚至出現“誰都能管,誰都不管”的尷尬局面。
三、全域旅游背景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體育旅游產業發展對策
(一)找準市場定位,擴大影響和知名度
從目前的分析研究來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旅游市場的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這種情況不僅會導致資源的浪費,還會導致旅游市場魅力下降。基于自身優勢考慮,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體育旅游產業在發展實踐中需要積極收集市場數據,利用大數據技術加以分析和整合,由此確定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體育旅游的定位,使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體育旅游成為一種特殊的旅游形式,成為區域旅游的一大名片。應對體育旅游市場做科學調研,了解游客的來源、需要、消費情況等,只有明確市場動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明確是發展高端體育旅游項目還是大眾體育旅游項目,避免盲目開發建設,少走或者不走彎路。此外,應考察借鑒體育旅游發展較為成熟的濱海城市的經驗,將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體育旅游的鮮明特色多視角、多層面地展現出來,服務國內市場,開拓國際市場;依托現代新媒體傳播途徑,讓更多的人認識廣西,了解當地特色的體育旅游;舉辦一系列高級別體育競賽,提高廣西北部灣體育旅游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二)實現旅游資源的有效整合
基于產業化理念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體育旅游產業進行資源整合,將相連的省、市、縣不同的體育旅游串聯起來,形成不同特色的體育旅游產品以滿足不同的需要,實現體育旅游的差異化和個性化,吸引更多的旅客。同時,資源的整合可以提高競爭力,實現資源的優勢互補,延長體育旅游的產業鏈。將廣西北部灣海濱城市的體育旅游資源融入特色民族文化,推進區域優勢資源的全面開發,做到“好鋼用在刀刃上”,以解決項目多而不精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問題。當產業發展實踐中的成本控制效果提升后,產業發展效益會顯著提升,從而實現良性循環,不斷提升產業建設實效,最終提升產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三)成立專門的體育旅游機構,打造專業的旅游產業管理團隊
為了避免管理和開發中出現的監管漏洞,更好地發揮管理部門的監管和服務職能,建議成立專門的體育旅游機構,賦予一定的職能,以更好地促進體育旅游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組織專家和學者對體育旅游資源和市場做好調研工作,做好體育旅游發展規劃,制訂行業規范和服務標準,加強對體育旅游市場的監管;做好招商引資項目審查,實現體育旅游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當前,人們對體育旅游的需要不僅僅體現在好玩、好看、好吃層面,身心體驗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體育旅游從業人員專業程度不高,不僅會使人們失去旅游興趣,甚至有些項目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體育旅游業,應努力打造本領過硬、專業性強的旅游產業管理團隊,加強對產業發展的監管,發現問題及時加以改進。只有這樣,體育旅游產業發展才會更規范、更專業和更合理。
(四)重塑廣西北部灣全域旅游的新局面、新亮點
堅持“大旅游圈”的理念,將廣西作為一個整體對旅游資源進行整合和開發,統籌規劃,創新體育旅游,實現旅游產業鏈的延伸;在全域旅游背景下,順應時代對休閑體育旅游的需要,努力打造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國際旅游度假區,形成與桂林山水、巴馬養生共同發展的局面;實現體育旅游資源的共享共建,如與海南海口市的濱海旅游景點合作體育觀光旅游特色路線,與重慶武隆旅游合作將武隆喀斯特地形的風貌與北海海濱風光融合,打造“山海風光”的組合。
(五)注重體育旅游產品和服務的多樣化、個性化
針對休閑體育旅游產品單一和雷同化嚴重的現象,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在開發體育旅游產品時應有所創新,實現體育旅游產品和服務的多樣性與個性化,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應深度融合體育旅游產品和地方特色文化,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體育旅游特色產品,如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漁民文化、絲路文化與休閑體育文化融合,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應因地制宜,開發體育旅游產品,如借助風光秀麗的海濱資源發展觀光旅游、高爾夫旅游,依托海洋資源發展健身娛樂體育項目如帆船、帆板、摩托艇、皮劃艇、沙灘排球、沙灘足球等,依托苗族的蘆笙節、壯族的歌圩節及侗族的花炮節等民族體育慶典活動開發少數民族體育項目。
(六)加快培養體育旅游專業人才
實現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體育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關鍵在于人才。特別是要重視體育專業技能和旅游相關知識技能兼備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與引進。當地政府或企業可與高校合作,為體育旅游專業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和就業的機會;體育院校和旅游院校可以強強聯合,發揮各自專業的優勢,開設體育旅游相關專業或課程,培養體育旅游復合型人才;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和指導,提高他們的服務水平和從業素質。只有不斷提高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體育旅游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才能換來好的口碑,將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體育旅游產業做大做強。
綜上所述,旅游市場的火熱使得各個地區均在積極發展旅游產業,但是出現了旅游資源同質化的情況,導致部分區域旅游競爭力的下降。從市場經濟發展的角度進行分析會發現,基于自身特色打造競爭力較強的旅游項目和產業是目前區域旅游建設的重點。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發展體育旅游項目和產業優勢明顯,在全域旅游大背景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應積極發展體育旅游產業,以促進區域旅游產業發展,繼而推動地區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覃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背景下區域性新型一體化人才需求的思考[J]. 企業科技與發展,2017(3).
[2]陳怡.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的相關性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7(7).
[3]鄭慧,黎慧鈺.面向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檔案文獻編研研究[J].檔案學通訊,2018(1).
[4]唐婧妮.推進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綠色發展的建議[J].中國財政,2017(24).
[5]王思懿.基于GIS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洪災風險評價及風險變化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7.
[6]莫華楠.廣西北部灣經濟開發區背景下市場營銷本科專業主干課程的設置[J].今日財富,2017(7).
【作者簡介】盧炳秋(1984— ),男,壯族,廣西都安人,碩士研究生,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后勤管理處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學等。
(責編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