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福
【摘 要】本文認為在高校籃球訓練中應用團隊式教學模式有利于提升學生籃球興趣、增強學生團隊精神、提高學生籃球實戰技能,并提出改變教師固有觀念、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訓練團隊的默契度等策略,以促進團隊式教學模式在高校籃球訓練中的實施。
【關鍵詞】團隊式教學模式 籃球訓練 高校體育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07-0156-02
籃球訓練教學作為高校體育課程,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團隊精神,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傳統的籃球教學法僅注重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及籃球技巧,容易使學生失去對籃球的興趣,同時也無法有效地完成同伴之間的協作訓練和對抗,比賽時則往往由于缺乏團隊配合精神而無法贏得勝利。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籃球訓練時,不僅要關注其運動能力及技巧訓練,還要培養其團隊精神,使其具備團隊協作的能力。
一、團隊式教學模式的意義
團隊式教學模式是當前關注度較高的一種授課模式。在團隊式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再是以個人為單位進行學習和訓練,而是以團隊為單位進行競技學習和對抗練習,同時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團隊式教學要求團隊中的每一名成員都具有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在團隊訓練和競技中緊密配合、協作互助,并將集體利益擺在首位,但并不是犧牲個人利益。團隊式教學模式旨在實現個體和共性并存,讓團隊中的每一名成員都可以發揮自身的特長,展現自己的個性,相互鼓勵、共同進步,將個人和集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發揮團隊作用,體現團隊精神。在高校籃球訓練中應用團隊式教學模式,對學生具有積極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體育興趣
傳統的籃球教學以教師向學生單純傳授籃球技術為主,課堂氛圍枯燥,學生容易對籃球運動失去興趣。團隊式教學模式不僅關注學生個體技能訓練,還重視其特長、潛能培養,為其安排合適的籃球運動位置,有利于發揮其潛能;同時有助于學生在團隊配合中實現自己的價值,進而激發好勝心,提升對籃球的學習興趣。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團隊精神
團隊式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單打獨斗”教學模式,讓學生以團隊的形式接受籃球訓練,教師在關注每一名學生個體差異性及獨特性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戰術意識,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為其安排合適的籃球運動位置,可以在激發學生潛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優化團隊的籃球水平,從而提升團隊的協作能力、合作意識。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籃球實戰技能
傳統的籃球教學一般為教師講解理論后讓學生單獨進行動作練習,學生與教師及同伴缺乏交流,實戰經驗不足,難以提升自己的籃球水平,在比賽中也難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團隊式教學模式以團體競技和比賽的形式對學生展開籃球訓練,學生能在模擬實戰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籃球技能、團體默契度和團體運動能力,同時也能發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提升實戰技能,全面提高籃球運動素養。
二、團隊式教學模式在高校籃球訓練中的應用策略
(一)改變教師固有觀念
將團隊式教學模式應用于高校籃球訓練中,必須改變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在傳統的籃球教學中,教師往往是先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運動技巧等理論知識,然后讓學生單獨進行訓練。但是,這樣的教學觀念是不合理的,籃球是一項5人團體運動,若是教師一味讓學生分開進行訓練,當學生組成團隊進行比賽時,便會因默契不足、缺乏配合等原因無法取得勝利,也不利于學生籃球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教學活動中重視學生的團隊精神培養,應用團隊式教學模式讓學生開展籃球訓練。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5人一組,或者讓學生自行分組,以團隊的形式進行籃球訓練,在訓練過程中,學生能與伙伴共同進退、一起學習,培養團隊默契及協作能力,并明白團隊的意義、團隊配合對籃球比賽的重要性。教師在學生的團隊訓練中給予一定的科學指導,可以增強訓練的效果,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團隊精神。
(二)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
在籃球運動中,雖然個人能力很重要,但是團體精神和協作能力更重要。團隊的力量遠遠大于個人的力量,只有充分發揮團隊合作的精神與能力,才能創造體育奇跡。教師在籃球訓練課程中應用團隊式教學模式,必須采取各種辦法幫助學生培養團體精神和協作能力。例如,每當教師講完一個知識點,都可以讓學生在團隊內進行討論,這樣學生不需要單獨消化知識,而是可以通過集體討論的力量快速理解難懂的知識,提升個體的學習效果。在此過程中,學生也能加強溝通與交流,實現有效磨合,培養團隊默契。理論知識教學完成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籃球比賽模擬訓練。在團隊比賽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以下思考:每個人的優勢和不足是什么?前鋒、后衛等需要具備怎樣的素質?誰投籃最準?誰奔跑的速度最快?誰最靈活?等等。學生經過思考后,會布置出合理陣容進行比賽。比賽結束后,教師同樣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比如:若是比賽成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若是比賽失敗,自己應該怎么做?是應該責怪隊友、安慰隊友還是與隊友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吸取教訓?學生在賽前進行思考,能增強團隊意識、培養團隊精神、合作能力及溝通協調能力。學生在賽后進行思考,可以懂得在籃球比賽中所有隊員是一個整體,明白何為榮譽共享、責任共擔,充分認識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
(三)訓練團隊的默契度
打一場籃球比賽,需要每一名隊員都要在自己的位置上盡到自己的責任,發揮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難的精神,頑強、勇敢地進行戰斗,更需要全體隊員通力配合,將集體的力量充分發揮出來。進行籃球訓練時,教師必須培養隊員們的團隊運動技巧,其中團體默契度是重要的內容之一,這是團隊凝聚力的行為和心理表現,若是團隊具有較高的默契度,則能在比賽中擁有較大的優勢。要提升團隊的默契度,教師首先要為全體隊員設定共同的目標,盡可能杜絕個人英雄主義的出現。同時,要客觀評價隊員的能力,如心理水平、生理水平、運動技能水平、溝通能力等,并根據整個隊伍的綜合素質水平為其設定合理、科學的訓練目標。訓練目標既不能設定過高,也不能過低,過高容易脫離學生的實際能力,使其失去訓練的信心;過低則容易使學生失去挑戰的欲望。其次要對團體隊員進行籃球集體技巧訓練,使用戰術培養其默契能力,如一防二、二防三、三攻二、二攻三,讓隊員學會配合進攻和防守,做到無球松、有球緊、錯落有致,學會以多打少、以少防多等技能。總之,教師通過為團隊設定共同的目標、訓練團體運動技巧等策略,可以培養隊員之間的默契度,實現個人方向與團隊方向一致,在團隊作戰中充分發揮每名隊員的個人技能,提升整體的戰斗力,使團隊保持最佳的運動狀態。
綜上所述,在高校籃球訓練中運用團隊式教學模式,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不僅關注學生的籃球技巧及水平,也注重對學生團隊精神、合作能力的培養;既可以有效落實籃球訓練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提升身體素質,掌握籃球技巧,又可以使其具備團隊協作能力。學生只有具備團隊精神與團隊協作能力,才有可能在籃球比賽中獲得勝利。因此,教師要在籃球訓練教學中,針對學生的特點,結合訓練的實際情況,采用團隊式教學模式開展籃球訓練,發揮團隊式教學的作用,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鑫.團隊式教學在普通高校籃球訓練中的運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22).
[2]曾磊.高校籃球訓練創新模式的探討[J].文淵(高中版),2018(11).
[3]周艷陽.論團隊式教學在普通高校籃球訓練中的運用[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8(20).
[4]曹瑞東.創新高等院校籃球選項課程教學模式探索[J].科技風,2018(24).
[5]王小祎.團隊式教學法在高校籃球訓練中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9(31).
[6]趙運玲.團隊式教學法在高校籃球訓練中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9(25).
[7]唐健.團隊式教學法在高校籃球訓練中的應用方法研究[J].拳擊與格斗,2019(20).
[8]孟翔.團隊式教學法在高校籃球訓練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9(18).
【作者簡介】譚 福(1986— ),男,毛南族,廣西都安人,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專任教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
(責編 蘇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