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 發展戰略的探索與經驗啟示

2021-06-28 07:45:06孫景宇
理論與現代化 2021年2期
關鍵詞:現代化戰略建設

孫景宇

摘要:為中華民族找到一條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現代化之路,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來,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為指導,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根據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不同時期的不同具體實際,先后確立并實施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總路線、“四個現代化”發展目標、“三步走”戰略、新時代“兩步走”戰略等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戰略,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走進新時代,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總結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戰略的探索,可以從中得到的重要經驗啟示是,發展戰略應當從中國具體實際出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實現與不斷深化改革的有機結合。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社會主義現代化;過渡時期總路線;“四個現代化”發展目標;“三步走”戰略;新時代“兩步走”戰略

中圖分類號:D2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1502(2021)02-0014-11

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始終為之不懈奮斗的使命和任務。堅持全國一盤棋,通過制定發展戰略來引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鮮明特色。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時期,中國共產黨在發展目標的確立、發展路徑、實施步驟、戰略重點和政策舉措等方面進行了艱辛的探索,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康莊大道。回顧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戰略的探索歷程,總結其中的經驗啟示,既有利于展現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也有利于闡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其中心內容就是從傳統生產方式的農業時代過渡到以現代生產方式為主導的工業時代[1]。然而中國的現代化道路卻步履維艱,對于長期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而言,一方面,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操縱著中國的經濟命脈;另一方面,封建主義依然存在,并與外來侵略勢力勾結產生了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成為壓在舊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成為阻礙中國現代化的最大障礙。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相應地表現為帝國主義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同人民大眾的矛盾。

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翻開了中國現代化的新篇章。毛澤東指出,中國工人階級的任務,不但是為著建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而斗爭,而且是為著中國的工業化和農業近代化而斗爭[2]。與資產階級領導的、以建立資本主義政權為目的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相比,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之所以能夠勝利,一個原因就在于它是由無產階級領導的。由于中國的資產階級具有軟弱性,不能完全斷絕與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經濟聯系,因而不可能進行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斗爭。中國的無產階級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三重壓迫,具有徹底的革命性,是近代中國社會最有覺悟、最進步、最有組織性的階級,只有在無產階級的領導下,才能真正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對中國的統治。新民主主義革命能夠在中國取得勝利的另一個原因,在于它是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同時并存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買辦資本主義、民族資產階級和小生產者多種所有制,地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同買辦資本、官僚資本和高利貸資本的剝削結合在一起。革命的基本力量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以及農民以外的各種小資產階級。其中,民族資本一方面受到封建勢力和買辦資本的壓迫和迫害,另一方面又常常需要適應帝國主義殖民地貿易的需要,并依靠封建勢力剝削工人階級,因而具有革命和妥協的兩重性。只有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才能夠進行最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爭。所以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必須以工農聯盟為基礎,團結包括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毛澤東在深入分析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和矛盾的基礎上,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即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3]。與此相對應,中國要想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經濟,建立新民主主義經濟,就必須取消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政治經濟特權,沒收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同時保護民族工商業。這就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經濟綱領。

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基本完成。隨著新民主主義三大經濟綱領逐步實現,中國社會的性質轉變為新民主主義社會。在新民主主義經濟中,既有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也有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濟、國家和私人合作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還有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和個體經濟。其中基本的有三種:社會主義經濟、個體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相應地,存在著三種主要階級力量,即無產階級、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其中,無產階級的力量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日益壯大。脫胎于舊社會,本來就落后、混亂、畸形發展、唯利是圖的資本主義工商業,和國家的各項經濟政策之間,和社會主義國營經濟之間,和本企業職工、全國各族人民之間的利益沖突則越來越明顯。農民階級之間也開始出現兩極分化,個體農民特別是在土地改革中新獲得土地而缺少其他生產資料的貧農下中農,為了避免重新借高利貸甚至典讓和出賣土地,需要通過走互助合作道路來發展生產、興修水利、抗御自然災害、采用農業機械和其他新技術。在這種情況下,社會的主要矛盾就轉化為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之間的矛盾。

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要求對非社會主義經濟成分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使社會主義經濟成為國民經濟的主體。這個改造過程的實質,是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問題。決定勝負的關鍵,是農民跟著誰走。1953年,黨中央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4]。客觀地看,在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存在著操之過急的問題,僅用四年時間就完成了原來預計需要十五年左右的時間完成的任務,但社會主義改造的方向是正確的,通過把資本主義所有制變為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把農業和手工業的個體所有制變為社會主義勞動群眾的集體所有制,生產力得到進一步解放,促進了工業、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有學者指出,公有制和計劃經濟體制使國家擁有了強大的資源動員和配置能力[5]。這背后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為中國現代化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提供了制度保障。隨著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1956年黨的八大指出,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已經建立起來,國內主要矛盾也不再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而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二、“四個現代化”戰略目標的形成與“兩步走”戰略

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的建立,使得在整個社會范圍內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財力、科學技術等因素成為可能,因而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發展是相適應的。雖然生產關系還存在著不完善的方面,但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矛盾不會發展成為對抗性的矛盾,不會表現為劇烈的階級沖突,能夠通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調整得到解決。因而與新民主主義時期發展戰略的確定主要集中在調整生產關系方面不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發展戰略的探索應當集中在發展社會生產力上。

中國是從經濟落后、生產力水平較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向革命勝利的,現代化的大機器生產尚未在經濟中占統治地位,農業和手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占90%左右。從數據上看,1949年中國的鋼產量約為美國的0.2%, 日本的5%, 還不到世界的0.1%。即使是在國民經濟基本恢復的1952年,中國的工業水平實際上仍低于1860年的英國、1890年的法國,接近于1910年的俄國[6]。發展社會生產力,就必須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大機器工業體系,用先進技術代替手工生產,把工業、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建立在現代化大機器生產的基礎上,創造出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因而毛澤東在1945年黨的七大上就提出,在新民主主義的政治條件獲得之后,中國人民及其政府必須采取切實的步驟,在若干年內逐步地建立重工業和輕工業,使中國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2]。而在1953年提出的過渡時期總路線和總任務中,則把實現國家的工業化確定為發展的戰略目標。

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毛澤東在正確分析蘇聯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注意到社會主義工業化不能片面發展重工業,而忽視了農業和輕工業,并提出要獨立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具體而言,就是要把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正確處理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系,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的關系,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系,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的關系,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系,黨和非黨的關系,革命和反革命的關系,是非關系,以及中國和外國的關系[7]。在1957年《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講話中,毛澤東特別指出,中國工業化道路的問題,主要是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關系的問題,經濟建設應當以重工業為中心,但同時必須充分注意發展農業和輕工業[7]。在1957年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毛澤東把社會主義建設的目標歸結為建設一個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7]。

1964年,隨著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不斷深入,在總結和反思“一五”計劃和“二五”計劃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黨對中國發展戰略的目標、重點、實施步驟、外部條件的思考更為成熟。周恩來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的任務和“兩步走”發展戰略,即“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為了實現這個偉大的歷史任務,從第三個五年計劃開始,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可以按兩步來考慮:第一步,建立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8]。

“四個現代化”發展目標的確立,突出了發展生產力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中心地位,使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從工業化發展為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說明中國共產黨對現代化的認識更加全面了[9]。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工作重心并未完全轉到經濟建設上來,而是延續過去“以階級斗爭為綱”,停留在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調整上,導致階級斗爭擴大化,進而演變為“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四個現代化”發展戰略因而沒有得到很好地實行,社會主義建設雖然取得了許多成就,但也遭到了嚴重挫折。直到1975年在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周恩來重申了分兩步走,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發展戰略,具體是:“第一步,用十五年時間,即在一九八○年以前,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在本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8]479。

三、“三步走”戰略的形成和完善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隨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把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發展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1982年召開的黨的十二大,不但重申了“四個現代化”的發展目標,而且將其規定為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總任務,即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并且,將中國經濟建設從1981年到20世紀末的20年奮斗目標重新設定為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力爭使全國工農業的年總產值翻兩番。鄧小平指出,“四個現代化”就是要改變中國貧窮落后的面貌,是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我們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就是“小康之家”[10]。四個現代化的最低目標,是到20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11]。

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1987年黨的十三大召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黨的十三大在預期完全有把握到20世紀末實現十二大提出的經濟發展目標的情況下,明確提出了經濟發展的“三步走”戰略,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經濟建設的戰略部署分為三步: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這個目標已經基本實現。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水平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有學者認為,“三步走”戰略中的前兩步,實質上是對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所設想的而未竟的1980—2000年“兩步走”戰略的繼承與延續。“第三步”戰略構想則是模糊的、彈性化的,為后續的發展與創新預留廣闊的空間[12]。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三步走”戰略的實施過程不斷得到完善和深化。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發展提到了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的高度,開創了全面改革開放的新局面,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改革是解放生產力,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指出,通過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定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了總體規劃,成為20世紀90年代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行動綱領。

到了1997年黨的十五大,中國已經進入到即將實現“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戰略目標、向第三步戰略目標邁進的關鍵時期。為了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黨的十五大提出了新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即21世紀第一個十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十年的努力,到建黨一百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紀中葉建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新的“三步走”發展戰略是對“三步走”戰略的第三步的深化和完善,確定了中國跨世紀發展的宏偉藍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發展作出了規劃。

進入21世紀以后,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標都順利實現,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在這個過程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已經確立,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從初步確立進入到完善階段。2002年黨的十六大提出,21世紀頭二十年,是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必經的承上啟下的發展階段,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關鍵階段。經過這個階段的建設,再繼續奮斗幾十年,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為此,黨的十六大拓展了“小康”的內涵,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即不僅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而且要在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完善、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基礎上,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面發展。

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必須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堅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堅持在開發利用自然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2004年召開的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任務,使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也由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2007年召開的黨的十七大更加明確地提出,要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大會指出,在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沒有科學發展就沒有社會和諧,沒有社會和諧也難以實現科學發展。

2012年召開的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從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由“四位一體”擴展為“五位一體”,并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相應地,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各項任務具體化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四、新時代“兩步走”戰略的總體部署和安排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審視國際國內新的形勢,通過總結實踐、展望未來,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使中華民族實現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著力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為了在法治上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可靠的保障,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中,對全面推進從嚴治黨作了部署。這樣,就形成了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確立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

“十三五”期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之年,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基礎上,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集中反映了黨對我國發展規律的新認識,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和發展著力點。其中,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五大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有著統一的目標,使科學發展的內涵進一步具體化,對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更具針對性、指導性、可操作性。

在黨和國家的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的情況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針對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斷變化的特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在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新時代“兩步走”戰略,把2020年到21世紀中葉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21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新時代“兩步走”戰略,在繼承和發展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基礎上,第一次對第三步戰略目標作出了極為重要的“兩階段”戰略安排,從而完整勾畫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間表、路線圖,明確了黨和國家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斗目標。有學者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已經站在了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后半程”這一新的歷史起點上,這個“后半程”實質是一種“總體性”推進[13]。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都是用“全面”來引領現代化道路的前進方向,這個“全面”既體現在覆蓋領域的全面,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在內的“五位一體”的全面發展,也體現在覆蓋群體的全面,包括城市和鄉村、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國有部門和非國有部門的全面發展[14]。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期間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強調我國在進入新發展階段后,要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由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決定的。進入新發展階段明確了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貫徹新發展理念明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15]。

五、經驗與啟示

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戰略的探索,貫穿其中的一條邏輯主線就是始終以如何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從中得到的經驗與啟示就是,發展戰略應當從中國具體實際出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與不斷深化改革有機結合。

(一)發展戰略應當從中國具體實際出發

從中國實際出發就是實事求是,就是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毛澤東從來就反對離開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的實際去研究馬克思主義,他強調不僅要研究客觀事物的矛盾的普遍性,尤其重要的是要研究它的矛盾的特殊性,對于不同性質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鄧小平也強調,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重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11]。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都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16]。

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從中國具體實際出發,就意味著發展戰略的選擇應當根據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符合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之間的矛盾,因而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制定和執行,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階級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就要求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在新的生產關系下面保護和發展生產力。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提出了現代化建設的“三步走”戰略,開啟了改革開放新時期發展戰略的探索與實踐。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新的歷史方位上,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這就要求我國的增長速度要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要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調整要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舉,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時代“兩步走”戰略,就是堅持實事求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符合規律地向前發展。

實踐是理論產生和發展的基礎,而科學的理論又可以指導實踐,使實踐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在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動搖,把發展戰略的實踐探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探索有機結合在一起,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行動指南,從而把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同我國具體實際、歷史文化傳統、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起來,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二)發展戰略應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一切行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一切政黨的根本標志。黨在革命時期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原理系統地運用在黨的全部活動中,形成黨在一切工作中的群眾路線,也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鄧小平也指出,中國的事情要按照中國的情況來辦,要依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來辦[11]。江澤民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也指出,我們黨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發展必須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要集中全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指出,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要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開放前,由于黨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思想準備不足,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還不夠深刻,雖然所制定的發展戰略都是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目標,但還沒有把發展為了人民和發展依靠人民兩者協調起來,在實踐中存在著重生產輕消費的情況,國民經濟表現出很大程度的比例失衡。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抓住“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深刻地揭示社會主義的本質,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相應地,“三步走”戰略的提出、完善和深化,都明確地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設小康社會列入發展戰略的目標和規劃。進一步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共享的發展理念,指出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這方面問題解決好了,全體人民推動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就能充分調動起來,國家發展也才能具有最深厚的偉力[17]。

一切依靠人民,從中國實際出發,必然得出獨立自主的結論。毛澤東同志一貫強調,我們的方針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自己找出適合我國情況的前進道路。在我們這樣一個大國,尤其必須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革命和建設事業。無論是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還是1956年《論十大關系》的提出,都體現了毛澤東對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主張獨立自主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就是要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最大限度地激發人們的創造熱情;就是要堅持由人民群眾評價,把人民滿意作為檢驗工作的第一標準。

(三)發展戰略應當與不斷深化改革有機結合

改革是社會主義發展的根本動力。發展戰略的制定和實施必須與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改革精神制定發展戰略,以改革推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和落實。

在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過程中,三大改造就是通過變革來建立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從而解除舊的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束縛。改革開放以來,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開始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和方向,從而逐漸改變了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這些成就的取得,都與我們能夠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密不可分。發展是硬道理,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靠自己的發展。改革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是為了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穩定是發展和改革的前提,發展和改革必須要有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只有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把不斷完善人民生活作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重要結合點,才能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特別強調,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要堅持加強黨的領導和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相結合,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和頂層設計相結合,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堅持試點先行和全面推進相促進,既要敢闖敢試,又要積極穩妥,把改革發展穩定統一起來,堅持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走得更穩、走得更遠[18]。實踐發展無止境,全面深化改革無止境。發展戰略的制定和實施與改革緊密結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必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為此,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堅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實現供需動態平衡;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

參考文獻:

[1]羅榮渠.跨世紀的沉思——對近代中國社會巨變的再思考[J].天津社會科學,1994,(1).

[2]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澤東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澤東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武力,李揚.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新中國七十年的主線和成就[J].中共黨史研究,2019,(9).

[6]賀耀敏.鄧小平對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的積極探索——兼論鄧小平“三步走”戰略的時代意義[J].教學與研究,2004,(9).

[7]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周恩來選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39.

[9]郭德宏.從四個現代化到全面現代化——對中國現代化目標發展變化的歷史考察[J].中共黨史研究,1999,(5).

[10]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7.

[11]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何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現代化戰略安排的演進及其邏輯[J].現代經濟探討,2018,(9).

[13]韓慶祥,劉雷德.論新時代“歷史方位”的鮮明標志[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9,(11).

[14]韓保江,鄒一南.中國小康社會建設40年:歷程、經驗與展望[J].管理世界,2020,(1).

[15]深入學習堅決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N].人民日報,2021-01-12.

[16]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7]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8]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Learning from the Exploration and Experie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SUN Jingyu

Abstract: It is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find a modern path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o realize national independence, national prosperity and people's happiness. Since its founding 100 years ago,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always adhered to the guidance of the universal principles of Marxism, and has proceeded from China's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according to China's specific realitie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revolution,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has established and implemented the general line for the transition period from new democracy to socialism, the development goals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the "three-step" strategy, and the "two-step" strategy for the new era. By this wa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united and led the Chinese people into a new historical period from standing up and getting rich to getting stronger, and has opened a new phase of comprehensively building a modern and powerful socialist country. Summarizing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important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that can be obtained i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should proceed from the specific reality of China, reflect the fundamental position of putting people as the center, and achieve an organic combination with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reform.

Key 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he general line for the transition period from new Democracy to socialism; the development goals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the "three-step" strategy; the "two-step" strategy for the new era

責任編輯:鄧? ?喆

猜你喜歡
現代化戰略建設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當代水產(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邊疆治理現代化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中國外匯(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戰略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電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人大建設(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戰略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工業設計(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現代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成人av专区精品无码国产|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自拍欧美亚洲|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都市激情亚洲综合久久|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 在线99视频|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国产精品99久久久| www.91中文字幕| 黄色三级网站免费| 国产成人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国产精品女在线观看|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丁香婷婷激情网| a级毛片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久久成人免费| 色香蕉影院|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夜夜操国产|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国产理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很黄的网站在线观看|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高清无码不卡视频|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2022国产无码在线|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四虎AV麻豆|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色成人综合| 中文字幕无码av专区久久| 五月婷婷伊人网|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亚洲手机在线| 五月天综合婷婷| 日韩毛片免费| 天堂在线视频精品| 欧美精品在线看| 国产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经典三级久久| 久青草免费视频| 亚洲嫩模喷白浆| 亚洲色中色|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喷水视频| 特黄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P尤物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