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世代,指的是1995年之后到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他們是和互聯網一起誕生的一代人。Z世代的觀念和選擇,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他們的跨國的影響力也已經廣泛地開始彰顯了出來。
一篇由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發布的關于美國的Z世代對于美國外交政策和國際關系的影響的文章引發了關注。這篇文章認為Z世代已經開始影響到美國和世界的關系,認為Z世代“帶著對美國領導地位的懷疑,對全球挑戰的憂慮,對技術影響力的不安,對美國國內不公正現象的憤慨,Z一代的許多人對我們正在承襲的這個世界感到煩惱,對美國處理地緣政治亂象的能力感到擔憂”。他們對于美國的力量沒有那么相信,同時更關注一些全球性的問題。這篇文章的一個有意思的啟示是,Z世代的國際觀其實是未來影響世界和國際關系的一個重要的變量,人們應該有所關注。
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Z世代對于國際問題的看法實際上也在逐步浮出水面,他們在社交媒體和各種輿論空間中的發聲或他們所認可的觀念都會對于社會的國際觀有深刻的影響。如畫家烏合麒麟,雖然據推測在30歲左右,但他的作品所激發的反響更多地來自于Z世代,Z世代的年輕人對于他的作品的興趣確實相當強烈,而他最近的漫畫作品,時時對于全球性的問題進行積極的介入和參與,涉及相當廣泛的國際事務。他的關切正是面向全世界的,這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Z世代的年輕人對于世界的看法。這其實是在年輕人獨特的大眾文化表現中所凸顯的國際意識和國際觀照。
現在看,中國的Z世代的國際觀其實已經浮出水面。雖然必然有很多的個體的差異和相對不同的各種表現,但Z世代的年輕人的國際觀還是可以進行概括。他們成長在中國發展最迅速、綜合實力增長最快的時代,在少年時代就有更多的國際的視野,互聯網和相對多的跨國的經驗讓他們對世界的現實狀況有更為切實的了解和認知。他們往往有機會從“感性”上具體地感受到世界的現實。這使得他們的國際觀更具有一種對于世界的“平視”的意識,早已擺脫了那種“仰視”或追求“俯視”西方的眼光,而是能夠以一種更為自信的態度向世界發言。
西方媒體和一些人常認為的中國的Z世代的年輕人是所謂“小粉紅”,常說他們沒有受到西方的價值觀的巨大影響,感到不滿或不解。其實這很容易理解,就是這些年輕人其實對于世界的具體的認識和了解是更為豐富的,他們能夠以更為具體和現實的方式來理解西方和世界,而沒有那種浪漫化的想象或簡單的被動的觀念的接受。這形成了他們的世界觀往往有更多的中國的認同和以中國的角度更實事求是地看待世界的方法,他們對于自身更為自信,更為自如地認識世界和自己。因此在他們的世界觀中,中國立場和對于國際事務的具體而深入的了解使得他們的感受更為生動,他們的表現的方式也更具有活力。
一面是年輕人的“后浪”的奔涌,他們能深入感知中國在全球的位置的現實的改變,也沒有歷史的沉重的“包袱”,因此更具有的自信。另一方面是他們對于世界的更具“感性”和具體的理解所形成的獨特的認識。這顯然不是西方一些人所認為的“極端”的民族主義,而是基于更為廣闊的認知的前提下的自然形成了中國的新的社會意識。這種社會意識其實是相當開放的,但又有強烈的自信和對于自身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和進步的堅定的自信。這其實也標定了中國的Z世代和美國及西方的Z世代的差異性。這些特質,必然地會影響到未來社會對于世界的認知,也值得我們高度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