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形勢下,紅色文化屬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也是我國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紅色資源作為優質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還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吧倌昱d則國家興、少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就必須做有本領和有擔當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使用紅色資源對中學生政治學科進行應用,還可以豐富生動資源內容,有效地保證了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政治方向,保持創新亮點,將土紅色文化資源的教育功能激發出來,實現大家共同的“中國夢”。
關鍵詞:紅色文化資源;中學;政治學科
一、問題的提出
從一定的程度上看,紅色文化體現了很強的地域性和獨特性、靈活性。紅色資源和中學政治學科教學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關系。紅色資源豐富了中學政治課程資源的內容,為中學政治提供了豐富的源泉[1]。土紅色資源中蘊涵的革命先烈的諸多優良品德和作風,不僅可以幫助中學生樹立高尚的品德,還可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紅色資源開發和利用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還可以轉變學生學習的方式,轉變教師教學的方式,體現中學政治學科教學的實踐性和內容性,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讓教學“活”起來。鑒于此,如何利用本土紅色文化資源?如何使用紅色文化資源深化中學政治學科教學?就成為了目前形勢下,需要探究的重點。
二、紅色文化資源在中學政治學科教學中的應用
(一)豐富課程教學內容,案例中增加政治理論說服力
紅色文化資源在中學政治學科教學中體現了很強的應用性價值,只有使用好紅色文化資源,那么才可以把握好中學生的思想之舵,發揚好紅色傳統,才可以強化中學生的使命和擔當。傳承好紅色基因,才可以筑牢中學生的信仰之基。在對學生進行政治學科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的發揮課堂教學的主陣地和主渠道作用,結合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合理的將紅色文化資源使用到中學政治學科教學當中。例如:在學習《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播放一些關注紅色文化的歌曲,聽著紅軍的故事[2]。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體會當時變況下的艱難險阻,但是大家依然是抱著勇于奮戰和不屈不撓的精神。讓學生珍惜眼前的生活,并甘心為中國的建設而奮斗。
(二)豐富中學思政教學方式,加大政治感染力
從傳統的視角看,不少教師依然還在使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此種教學方式缺少知識的換代性,相對比而言處于知識單一,方法陳舊的境地。此種教學方式,長久下去,不僅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還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進一步發展,降低了思想上共鳴。此時,為了進一步的提升課堂講課的質量和效率,那么就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案例,縮小理論和實踐之間的距離。而紅色文化資源就可以更加直觀、生動的豐富政治兒課程的內容,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用紅色文化資源實施各種教學實踐活動,還可以豐富課堂內容的趣味性,映射出真實的生活場景。例如:在學習《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給初中的學生播放一些關于紅色文化資源的央視專題片《信仰》,還有電視劇的精彩片段《絕命后衛師》。在這樣的場景中,學生就可以看到紅軍為了革命,獻出了自己的最后一滴血,不僅體現了自己的赤膽忠心,還在很大的程度上,感知到當事人的顧全大局精神[3]。另外,教師還在知識的穿插中,引導學生對視頻進行思考與分析。讓學生近距離的感知到這些硝煙戰火中的英雄。在英勇奮戰的場景中學生就可以感知到革命的歷史,在真情實感中,接受紅色教學,提高政治課程的理論感染力。
(三)提高實踐性,保證政治的有效性
在很大的程度上看,紅色文化資源不僅真實的反映了革命的歷史狀態,并且還具有很強的親和力與感染力。對于中學生來說,在政治課堂中融入紅色文化資源的內容,不僅可以加大情感的體驗,還可以轉變學生原有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另外,還可以將政治課程和社會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以此來達到思政政治內容的情景化和實踐化。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將政治與歷史結合,讓學生深刻的感知到使用所學的知識,可以解決不少實際社會中的問題,體現了很強的實用性價值,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時候,教師還可以使用班級活動,組織學生瞻仰優秀的傳統文化[4]。引導學生到當地的紅色文化根據地進行參觀,體驗鮮活的學習案例。舉辦地方性紅色文化知識競賽,讓學生利用晨讀或者是班會的時間,舉辦紅色文化資源相關的競賽,不僅可以傳承紅色文化,還可以讓學生加深印象,牢記紅色文化傳統,為初中學生的政治課程開辟一個全新的發展道路。之后,還可以利用微信、QQ、校園智慧平臺,構建本土化精神為主的紅色文化專欄,傳播紅色文化和紅色歷史,加大學生對家鄉的熱愛與建設,并養成文明上網、健康上網的優良習慣。貼近中學生的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程的有效性,滿足素質教育的建設需求,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
三、總結
隨著社會的進步,土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屬于一個嶄新的理念。土紅色文化資源屬于中學政治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開發利用本土紅色資源,不僅可以給予學生最大化的學習空間,還可以有效的讓教學“活”起來。增加學生的“紅色”豪情,提升學生的自我修養。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充分發揮紅色文化在教學教育中的導向功能,滿足中學生對紅色文化精神需求的落腳點,詮釋紅色精神,為以后的工作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最終實現大家共同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陳小兵,宋心義.讓思想的光輝照亮學生心靈——贛州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紀實[J].江西教育.2017(16)
[2]汪立夏. 紅色文化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以江西省高校紅色文化教育進校園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7(07)
[3]論貴州紅色文化資源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及實現路徑[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20(01)
[4]武德花,王元琪.西安高校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0(07)
作者簡介:
邢麗潔(1990年10月出生),女,本科學歷,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