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菁菁
目錄
一. 自閉癥兒童在人際關系領域的主要特征
二. 基本目標
詳細策略
一.自閉癥兒童在人際關系領域的主要特征:
自閉癥兒童對人際關系狀況的知覺緩慢,難以理解由外界引發的人際交往信息。在人際交往中無法恰當表現出對人際關系的滿意度或親疏程度。難以獲得和維持恰當的人際關系。自閉癥兒童都有一些邊緣癥狀的表現行為,如社會退縮、害羞、輕微的社會恐懼癥。
社會交往問題是自閉癥診斷的重要指標,也是自閉癥兒童最基礎的障礙,最明顯地表現為:自閉癥兒童在會話時會回避眼睛的區域,而落在嘴部、臉頰周圍到脖子之間;在共同注意力上呈現質的缺陷;對父母的依附呈現兩極化現象;在社會互動上一般情況下,他們與物品的互動會高于與人的互動,對物品的依賴高于對人的依賴。
二.基本目標
鑒于自閉癥兒童的人際關系狀況,我們力求經過訓練后能達到兩個要求:第一,能夠建立正面的、社會接受的行為;第二,減少問題行為(即異常行為)的產生。具體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與人共處
a.能接受他人,與他人在熟悉環境中共處。
b.能與他人進行共享活動,如輪流共享資源、與他人分享活動等。
(二)關系建立
a.能與成年人(支持者)建立緊密關系。
b.能接受成年人(支持者)的幫助。
c.能向成年人(支持者)尋求建議和支持。
d.能嘗試加入并積極參與同齡人的互動。
(三)情感探索
a.在互動中能考慮他人的感受。
b.會關心、愛護和尊重他人。
(四)穩定交往
a.能采取行動以維持積極關系。
b.知道與不同關系的人,保持恰當的親疏程度。
三.詳細策略
為了能達到上述目標,我們需要制定一些相關方案供家長和老師參考。
A.家長的引導式參與。在良好親子關系的基礎上,家長要注意自身言行舉止使學生在習得新的人際技能同時,實現技能的泛化。
B.同伴的介入和輔導。鼓勵和支持其他學生在自然社交情景中有意識地發起和保持與
孤獨癥學生的互動。
C.打破學生與社會的隔離狀態。讓學生走進社會,認識和享受社會服務帶來的便利的
同時,引導學生為社會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提升社會對學生的了解接納程度,擴大
人際交往范圍。
(一)當孤獨癥孩子有了一定的交往意識以及簡單的交往行為方式之后,家長就可適當創設一些情境,
具體:
(1)營造兒童喜歡的環境,引發他自行跟別人溝通:例如在搖動游戲中,當兒童玩得興奮時突然停止,待他提出要求后才繼續搖動。
(2)制造自閉癥兒童需要別人協助的情景,引發他自行跟別人溝通:把兒童喜歡的食物放在很難擰開的瓶中,讓他要求別人協助。
(3)在游戲中輪流進行某活動:例如輪流尋找躲藏的人。
(4)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他跟別人溝通的技巧:接聽電話。
(5)用話語回應別人,能有禮地道謝。
(6)明白別人的需要,并做出適當回應。
教師可以分解社交技能后通過圖片的教學,歌曲或將生活情境和行為拍成照片,配上相關文字說明,逐一在此情境下的社交技能。
培養孩子懂得控制自己,學會基本的道德行為規范,使孩子懂得如何使自己的行為正確而適當,符合社會生活環境中的行為規范。具體:
(1)提高學生對人存在的意識。例如:在學生面前活動來吸引他們注意,或按學生喜好來引發他們的興趣和反應。
(2)引導學生與別人目光接觸,教師可通過觸碰他們的身體,讓他們與人有目光接觸。然后跟他們說話或做表情、動作來逗引。
(3)制造機會令學生需要他人協助。如將他喜歡的玩具放在他們拿不到的地方,或突然中止他們感興趣的活動,誘發他們向教師示意,從而掌握向人求助的技巧。
(4)透過游戲、觀看視頻等,幫助他們明白別人的想法和感受。利用照片、影帶、鏡子來幫助學生看看自己在活動中的行為表現。
(5)協助學生了解別人的舉動和表情背后的意圖,教導他們作出適當的社交響應,例如微笑打招呼、揮手說再見等。
(6)提示他們適當的社交行為:排隊時與人應有的距離、可以與什么人擁抱、可以觸摸什么人。
(7)擴展生活圈子,安排機會讓學生與不同的人接觸,增強和訓練他們的社交能力,以適應不同的社交場合。
(二)利用同齡人的力量對孤獨癥孩子人際關系的改善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具體:
(1)鼓勵孤獨癥兒童周邊的同學主動與他交朋友:孤獨癥兒童可能會有強烈的與他人交朋友的欲望,但是不知道如何表達。
(2)找到共同的興趣愛好:談論或分享你們倆都喜歡做的事情(電影、體育、音樂、書籍、電視節目等)會容易得多。
(3)要有恒心和耐心:記住,你的自閉癥朋友可能比其他人需要更多的時間做出反應。這并不一定意味著他們對你的話題行為等不感興趣。
(4)溝通清晰:以合理的速度和音量說話。
(5)勇于保護他們:如果你看到有人嘲笑或欺負患有自閉癥的朋友,站出來告訴他這不酷。
(6)記住感覺敏感度:你的朋友在某些情況或地方(人群、嘈雜區域等)可能會非常不舒服,問問他或她是否沒事,有時你的朋友或許需要休息一下。
(7)給出反饋:如果你的自閉癥朋友做了不適當的事情,完全可以指出來,一定要告訴他正確的做法因為他可能不知道。
(8)要對公共場所中的自閉癥兒童表達歡迎,友善地對待他們,營造溫馨舒適的氛圍。
(三)支持社會互動
這是學生教育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借助家庭的力量鼓勵孩子多多參加活動。
很多自閉癥學生都有很好的幽默感,對音樂的熱愛或親和力,很強的死記硬背能力,或者有很強的色彩感或視覺洞察力。利用這些來給學生一個發光的機會,讓他們被視為有能力和有興要協助自閉癥學生融入社群,學校和家長須主動為他們制造接觸社會的機會。例如:為學生安排服務社群的活動,如探訪老人、清潔社區等,培養他們樂于服務社會的態度,以及促進社區人士對自閉癥學生的認識和接納,然后對于自閉癥較為嚴重的未成年人可在家長的陪同下參加互動性較小的活動,如:手工活動,烘焙活動,繪畫活動等;自閉癥情況較輕的服務對象可參加互動性較強的活動,如游戲互動、戶外拓展等活動。在參與社會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人際交往的意義和價值,體會快樂,增強人際交往能力。
參考文獻
[1]RDI-人際關系發展干預療法在自閉癥兒童社交訓練中的應用 [J],崔霞麗
[2]人際關系發展干預療法(RDI)及其對自閉癥兒童訓練的啟示 [J],王靜; 王敏
[3]孫引南.人際關系發展干預提高自閉癥兒童社會交往能力的個案研究[D].2016.
[4]孫玉梅,鄧猛.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社會故事干預有效性研究綜述[J].中國特殊教育,2010(08)
[5]汪斯斯.人際關系發展干預訓練在自閉癥兒童中的應用[J].文教資料,2012,000(016):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