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 波

剛下過一場雨,清晨的北京還有些涼。裹著羽絨服,劉萍(化名)早早來到位于菜市口附近的北京鶴年堂中醫醫院。
這是她第二次來看診,身為一個老北京,“鶴年堂”三個字有著特殊的意義,這個有著600 年歷史的老字號,本身就是信譽的象征。
正是這樣的印象,讓她不敢相信網絡上的那些視頻竟是真的——身著少數民族服裝的“名醫”,號稱要做出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將秘方捐給國家”——這位“名醫”張文榮,恰恰曾是鶴年堂的名譽院長。
“太跌份兒了?!眲⑵继寡?,來此看診憑的就是對老字號和中醫藥的認可,但這幾天收到了自家孩子的關心,“怕我去的不是正規醫院”。
事實上,網友總結的“神醫宇宙”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以看似訪談、專訪的形式,請“名醫”在電視上大談“獨家秘方”“幾代單傳”,早已是司空見慣的話術。只不過假廣告里出了“真名醫”,還是給公眾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真的是震驚。”這幾天,北京鶴年堂中醫醫院副院長高一涵都在忙著應對“神醫宇宙”給院方帶來的影響。除了來自網絡的質疑外,屬地管理部門已多次來醫院檢查,同時也有張文榮診療過的病患,來醫院要求退掉之前開出的藥。
“作為醫生,不能說他是假的;但代言賣藥的事,說是騙子也不為過?!备咭缓榻B,張文榮作為多點執業醫師,之前每周僅在醫院出診兩個半天。聘任他為“名譽院長”,是看重其之前在業內的聲譽,“從沒想過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然而事情并非沒有端倪,高一涵承認,早在2018 年,就有人投訴過張文榮利用鶴年堂名號在網上賣藥。但基于對張文榮的信任,院方并沒有深究。而在此次事件后,院方已開始自查自糾,逐一檢查出診大夫是否存在違規行為。
“神醫江湖”或是“醫生帶貨”并非無法可依。例如廣告法便明確規定,無論是藥品、醫療器械,還是保健食品,均禁止“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換言之,無論“神醫宇宙”請的是演員還是大夫,都涉嫌違法。與此同時,廣告法也規定,“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實際上,假“神醫”并非張文榮一人,早在2017 年便有網友挖出電視購物中的四大“神醫”。為首的女“神醫”劉洪斌,多年間以近10 種不同身份活躍在各類養生節目、電視廣告中。較之“神醫前輩”們,后被網友扒出的“神醫”方繼紅也不遑多讓。
實際上,這些言之鑿鑿的“藥品”未必有治療功效,無論“神醫”抑或現身說法的“患者”,都只是按臺詞在完成演出任務。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多份公開判決文書,勾勒出“神醫賣藥”從生產、宣傳到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條。
以2020 年12 月31 日江蘇省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的一份刑事判決書為例,被告人張元坤成立北京華玨達科貿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電視購物經營活動。并自行聯系從湖南、貴州購入兩款名為“御醫風濕痛走珠給藥器”“清椿堂藥王風痛方活絡祛痛酊”的普通產品。
之后,在明知該兩種產品為非藥品的情況下,華玨達公司通過北京央廣聯合傳媒有限公司、中視藍海(北京)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在多地電視媒體上以“御醫健康匯”和“藥王養生匯”養生節目形式對產品進行宣傳。在節目中,兩款普通產品變為“御醫風痛方”和“藥王風痛方”。前者請來的推介“神醫”為所謂“中華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分會委員”劉新生,他也是被扒出的“神醫宇宙”中的一員。宣稱“御醫風痛方”為清代宮廷秘方,能“讓骨頭張開嘴吃藥”。“藥王風痛方”的代言者,是大名鼎鼎的女“神醫”劉洪斌。該藥成了從孫思邈處得來的秘方,可治療風濕骨病、頸椎病等疾病。
華玨達公司將熱線電話醒目顯示至廣告中,引來大量患者購買。購買電話被分給華玨達公司各區長、組長,公司話務員以“健康顧問”“養生顧問”等名義,結合話術銷售“御醫風痛方”和“藥王風痛方”。僅三個月,通過物流公司對外銷售的兩種“藥品”,銷售額約人民幣670 萬元。
與此同時,2016 年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養生類節目和醫藥廣告播出管理的通知》規定,嚴禁醫療養生類節目以介紹醫療、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直接或間接發布廣告、推銷商品和服務。
然而,近年來短視頻的火熱,為醫藥養生產品的推廣提供了“新陣地”。做科普、發偏方、攢流量、賣櫥窗……真假醫生魚龍混雜,受眾仍需擦亮雙眼。
在某短視頻平臺上,一位擁有10 萬粉絲的郭姓播主未加V 認證,也未寫出全名,卻在個人簡介中提及三甲醫院主治醫師的身份。視頻中,郭醫生所穿白大褂上顯示有“河南省中醫院”字樣,再根據其所佩胸牌的模糊字跡,記者于河南省中醫院官網中找到了這位郭醫生的信息。通過照片比對,確認正是這位醫生,他是該院的副主任醫師,每周四坐診。
瀏覽郭醫生多個視頻,以科普為名之下,卻令人生出“不遺余力帶貨”之感。“長期熬夜,如何快速恢復身體?金銀花、菊花、枸杞等,開水沖泡5 分鐘,每天喝一杯,1 個月后會來感謝我。”這條“小妙招”,郭醫生至少于2021 年1 月17 日、24 日、29 日發布3 次,且均稱“有需要可以直接在我主頁商品櫥窗里選擇已經搭配好的決明子菊花茶”。
吸煙的人如何清肺,上火的人如何去火……這些科普視頻最終均指向賣貨。記者翻閱其商品櫥窗發現,一款胖大海菊花茶通過他的鏈接購買為39.9 元,而其他網購平臺僅為29.8 元,且享受買2 盒發3 盒,買3 盒發5 盒的優惠。
此外,還有一些視頻發布者更有意模糊身份,以吸引不明就里的受眾關注。在另一短視頻平臺上,一位穿著白大褂、戴著眼鏡的年輕女子雖未直接表明自己就是醫生,但無論身后的藍色布簾,還是白大褂上的紅色十字標志,都讓人不禁產生相關聯想。
該女子的一條視頻中,稱“大蒜吃得好,健康跑不了。蜂蜜泡大蒜養肝養胃緩解疲勞,白酒泡大蒜補腎氣,活血祛風濕”。不過,此前多家媒體就曾集體辟謠,蜂蜜沒有什么特殊的保健作用;酒精更位列于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一級致癌物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