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源,武海英(通訊作者),宋婉玉,王秋明
(河南大學人民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產科 河南 鄭州 450003)
胎盤前置狀態是指孕周<28周時,胎盤位置在子宮下段貼近宮頸內口,但尚不足以診斷為前置胎盤[1-3]。胎盤植入是指胎盤絨毛侵入子宮肌層。經陰道三維超聲造影較常規超聲檢查可以增加顯示相關灌注特征,提示是否有胎盤植入[4],植入子宮面積、部位、深度等,為臨床選擇治療方案提供有價值的診斷信息。本研究擬探討經陰道三維超聲造影在胎盤前置狀態合并胎盤植入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為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有價值的診斷信息,降低引產風險。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就診的妊娠孕周為14~27+6周,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為胎盤前置狀態并要求引產的患者60例,按照引產前的檢查方式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所選患者均確診懷孕且有明確終止妊娠指征(死胎、胎兒致死性畸形或存在出生后不可矯正的解剖結構異常,且產前診斷專家建議不能繼續妊娠者[5]、胎兒重度貧血、社會因素等)。排除存在孕婦合并有嚴重婦科疾病者、子宮畸形、胎膜早破超聲造影劑過敏、精神異常、嚴重臟器疾病患者等。胎盤前置狀態需要由2名具有專業工作經驗的超聲科醫師確認胎盤邊緣與宮頸內口的位置及關系,判斷是否合并胎盤植入。研究組30例患者年齡為(31.08±4.59)歲,孕周為(18.65±2.66)周,孕次范圍為(2.54±0.77)次,產次范圍為(1.11±0.57)次,既往剖宮產次為(0.94±0.60)次;對照組30例患者年齡為(30.92±4.23)歲,孕周為(18.71±2.78)周,孕次范圍為(2.60±0.74)次,產次范圍為(1.07±0.55)次,既往剖宮產次范圍為(0.90±0.57)次。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30例患者行常規彩色超聲檢查。普通彩色超聲診斷胎盤前置狀態合并胎盤植入的圖像標準為:(1)胎盤后間隙部分或全部消失;(2)胎盤后方和(或)胎盤實質內有豐富的血流和血竇,可探及動脈血流表現為血流紊亂、湍急甚至累及子宮肌層。研究組30例采用配有實時超聲造影匹配成像技術的超聲機器(美國GE公司的超聲診斷儀型號為GE Voluson E8型),通過左肘靜脈注射造影劑聲諾維,在注射的過程中,使用陰道探頭觀察造影劑的灌注動態,時間不少于15 min,待造影劑所顯示的輪廓基本清晰后,再次注入2.4 mL造影劑,緩慢移動陰道探頭,觀察子宮與胎盤的關系,并進行動態圖像截取、記錄。胎盤前置狀態表現:通過胎盤造影劑灌注影像觀察胎盤的位置以及與宮頸內口的距離,胎盤達到宮頸內口或覆蓋宮頸內口;胎盤植入表現:胎盤與肌層分界消失,肌層變薄均提示有胎盤植入發生[6]。
兩組患者根據超聲檢查結果,無胎盤植入者采用米非司酮聯合依沙吖啶引產(入院查肝功能正常后給予米非司酮50 mg,口服每日兩次共5 d,第5日下午經超聲引導下行羊膜腔穿刺術并向羊膜腔內注入依沙吖啶100 mg,術后繼續口服米非司酮至分娩。)上述引產失敗者(術后72 h未分娩)則改行其他引產方式,并積極做好輸血及剖宮取胎等準備。超聲檢查提示存在胎盤植入者由于在引產過程中發生嚴重出血和子宮破裂可能性大,與患者和家屬溝通引產風險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后行剖宮取胎術,術中做好減少出血甚至子宮切除術的準備。
比較兩組患者產后出血量、輸血量,產后出血例數(分娩后24 h內失血量超過500 mL,剖宮取胎術中失血量超過1 000 mL)、胎盤殘留例數、子宮切除例數及引產失敗例數。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且方差齊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合60例患者引產過程中胎盤病理結果及術中所見計算兩組采用超聲檢查方法的靈敏度、特異性、假陰性率(漏診率)、假陽性率(誤診率)、陰性預測值、陽性預測值、準確率,研究組靈敏度、特異性陽性預測值及陰性預測值高于對照組;對照組假陰性率(漏診率)高于研究組。研究組總符合率(準確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胎盤植入的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胎盤植入檢出率比較[n(%)]
兩組患者引產的產后出血量與輸血量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出血量與輸血量比較(±s,mL)

表2 兩組患者出血量與輸血量比較(±s,mL)
組別 n 出血量 輸血量研究組 30 463.33±56.980 200±55.847對照組 30 585.00±68.054 300±63.425 t 7.529 6.481 P<0.05 <0.05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產后并發癥情況比較[n(%)]
三維超聲造影檢查可實時動態地觀察胎盤與子宮肌層組織的微血管灌注信息,更全面立體的顯示胎盤與子宮肌層的組織聯系,因此當懷疑胎盤植入時,經陰道超聲與三維超聲造影可以聯合應用,為產前診斷胎盤植入提供了很好地選擇和補充。
通過本次研究發現研究組經陰道三維超聲造影檢查在敏感度、特異性及準確性等指標上均優于對照組的常規彩色超聲檢查,且誤診率及漏診率均低于對照組。因此在胎盤前置患者要求引產的患者中應用經陰道三維超聲造影檢查明顯提高了胎盤植入的準確性,減少了漏診率及誤診率,為臨床醫生較好的預估患者可能的風險,及時地制定治療方案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研究發現經超聲造影檢查引產后并發癥的總體發生率低于對照組[6-8],與本次研究結果相似,可認為引產前明確是否合并胎盤植入對于降低患者產時及產后并發癥的發生存在有統計學差異,可以為胎盤前置狀態引產風險提供臨床證據。
綜上所述,經陰道三維超聲造影檢查評估胎盤植入的能力較強,可以有效預測和評估胎盤植入的情況,利于臨床醫生和孕婦選擇合理的引產方式,減少風險的發生,對胎盤前置狀態患者安全引產具有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