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真,莫朝霞,萬春花
(南通市婦幼保健院 江蘇 南通 226000)
產后抑郁(postparturm depression, PPD)是指產婦在分娩后出現抑郁癥狀的心理障礙,是產褥期精神綜合征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產后抑郁往往不利于產婦精力、體力的恢復;導致共患的軀體疾病或產后并發癥惡化或慢性化;增加產婦濫用藥物或酒精的風險;嚴重時導致產婦出現自傷、自殺行為的同時亦可導致孩子情緒、智力與個性發育障礙;增加青少年發生暴力行為的風險[1-3]。哺乳期婦女產后抑郁首選非藥物治療。該報告將通過闡述中醫五音療法聯合薩提亞轉化式系統治療兩例產后抑郁患者的過程,為臨床工作提供可行性參考。
根據中醫辨證,不同證型選取角(肝)、徵(心)、宮(脾)、商(肺)、羽(腎)中不同類型音樂。指導患者運用喜馬拉雅手機APP搜索“中醫五音”、“五音療法”等,在搜索結果中選擇相應證型的音調,并根據個人喜好每個音調選擇2首樂曲,于每日上午9:30—10:00及下午15:30—16:00及睡前循環播放,每次30 min。聽音樂前排空大小便,采取舒適體位,身心放松聆聽,音量約30~40 dB感覺舒服為宜。
運用冰山探索、溝通姿態、探索原生家庭等技術,讓患者探索自己。運用欣賞、確認、肯定、澄清等技巧,反復練習,鼓勵持續改變,避免返回原型,達到調整情緒、調整內在和人際關系的目的。一周一次,一次40分。
楊某,女,32歲,2020年1月10號就診。產后10月余,經常擔心自己產后沒有恢復好,可能得了什么病。情緒低落,有時什么事情都不想做,經常感覺自己被恐懼、害怕的情緒包圍。產后4月余開始工作,能完成日常工作,但工作之余不愿與同事過多接觸,回避同事之間的聚會。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EPDS):16分。
2.1.1初步診斷 產后抑郁
2.1.2中醫辨病辨證 患者情緒低落、精神抑郁,面色不華,頭暈神疲,喜嘆息,噯氣,胸脅脹痛,腹脹納呆,夜寐差,苔薄白,脈弦細。病屬中醫“郁證”范疇,證屬肝郁脾虛。
2.1.3治療過程 ⑴初期階段:運用冰山探索治療后,患者自覺情緒明顯穩定,不再擔心有重大疾病的問題;本例辨證屬肝郁脾虛,五音療法選取角(肝)、宮(脾)所屬類型的音樂,以角調為主。經過階段治療,患者睡眠質量有所改善,胸悶及腹脹減輕。⑵中期階段:指導其整理家庭生活編年史,畫原生家庭圖,探索負性情緒的根源。患者認識到其負性情緒來源于幼年時母親對家人的強勢控制及父母關系不和諧等。借用人物沙具雕塑原生家庭,患者意識到父母親是相愛的,也是愛自己的,期待自己能讓父母的關系變和諧。經過階段治療,患者情緒低落、精神抑郁的癥狀較前緩解,睡眠進一步改善。⑶后期階段:繼續使用五音療法鞏固治療效果,并結束門診治療。患者開始向母親直接表達自己的需求,能面對成長過程中一些未滿足的期待,開始放下并找出替代方法來治愈童年創傷。治療結束后,患者自我感覺心胸舒暢,不再嘆息,睡眠質量好,能夠體驗輕松、愉悅的心情。
朱某,女,28歲,2020年4月17號就診。產后2月余,因不慎將手機滑落到孩子的頭上,隨后開始過分擔心孩子的健康狀況,反復查閱腦外傷相關知識,有時連續查閱幾個小時,不吃不睡,經常哭泣,頻繁帶孩子到醫院檢查,醫生多次解釋孩子身體沒有問題但是患者仍然不放心。EPDS:18分。
2.2.1初步診斷 產后抑郁
2.2.2中醫辨病辨證 患者性情急躁易怒,易亢奮激動,失眠多夢,胸悶脅脹,乳汁澀少質稠,口干,舌紅苔黃,脈弦數。病屬中醫“郁證”范疇,證屬肝郁化火。
2.2.3治療過程 (1)初期階段:運用冰山探索治療后,患者自覺情緒明顯穩定,不再反復查閱腦外傷的問題。本例辨證屬肝郁化火,選取角(肝)、腎(羽)所屬類型的音樂。經過階段治療,患者煩躁易怒、易哭泣的癥狀有所改善。(2)中期階段:指導患者整理家庭生活編年史,幫助患者探索自己緊張不安、缺乏安全感的根源。借用人物沙具雕塑原生家庭,患者認識到自己已經是成年人可以照顧好自己。經過階段治療,其失眠多夢,胸悶脅脹、口干的癥狀改善,乳汁量增加。(3)后期階段:繼續使用五音療法鞏固治療效果,并結束門診治療。經過治療患者開始愿意讓孩子與外界接觸,開始相信自己能夠照顧好孩子。睡眠質量明顯提高。
近年來對產后抑郁的研究越來越多。國內外針對產后抑郁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電休克治療、運動治療及音樂治療等[4-5]。中醫針對產后抑郁的治療方法有中藥、針灸、耳穴、推拿按摩、中藥藥浴、五音療法等[6]。中醫藥治療產后抑郁癥不良反應小、療效安全穩定,外治法可避免增加產后媽媽對哺乳期用藥的擔憂。
產后抑郁根據臨床癥狀可歸屬于中醫“郁證”“臟躁”“百合病”等范疇。本病發病與產褥期生理、病理有關,病機涉及心、肝、脾、腎四臟,并以“肝”為主。女性以血為本,以肝為先天;肝為剛臟,主疏泄,喜條達而惡抑郁。產后女子情緒極易波動,肝臟條達舒暢失調;加之產后氣血虧虛,肝失所養,疏泄失常,是PPD發生的重要機理。
五音療法是根據中醫五音理論,運用角、徵、宮、商、羽5種不同音調的音樂來調治疾病的方法,即“宮動脾,商動肺,角動肝,徵動心,羽動腎”。那么如何選擇五音。孫靜怡[7]等認為:心屬“火”,應用“水”來克制,聽“羽調式”音樂;肝屬“木”,應“佐金平木”,聽“商調式”音樂;脾屬“土”,用“木”應對,聽角調式樂曲。王秀英[8]認為應以“五情”定五音,悲傷者應予“商”音;恐懼者予“羽”音;急躁易怒者予“角”音;憂思郁結者予“宮”音;痰火擾心者予“徵”音。五音五臟五志相應,郁而舒之,憂而揚之,躁而安之,悲而悅之,使氣得調得疏,神得養得藏[9]。筆者認為,五音療法應根據五行相生、相克,“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等規律來選擇音樂。產后抑郁病因多與心理及家庭因素有關,“肝郁”為貫穿始終的病機,因此在五音的選擇上應以“角”調為主,達到疏肝理氣、調暢情志的作用;對于肝郁化火證型的患者,可采取“滋水涵木”之法,適當選取“羽”調音樂;在此基礎上,根據患者辨證適當選取其他音調。臨床應用中,因文化程度與個性的差異,在辨證取音的基礎上,具體曲目的選擇以患者本人的喜好為主,效果最好。
薩提亞轉化式系統治療以人本主義為基礎,運用內部變化促成外部變化,為體驗式治療,治療從覺察開始,鼓勵表達感受,從而發現并釋放內心壓抑已久的負性情緒,達到高自尊、更具有責任及和諧一致性[10]。
本文分享的治療模式將心理學治療與五音療法相結合。五音療法可以調節情緒、睡眠障礙,提高患者依從性;薩提亞轉化式系統治療能夠提高患者的自我覺察能力,在心理咨詢師的陪伴下覺察、識別情緒,認識負性情緒背后的不合理認知,重建合理認知,從而合理表達情緒,最終從負性情緒中走出來,成為情緒的主人。
五音療法與薩提亞轉化式系統治療情緒障礙的積極意義已分別得到國內專家的認可,而五音療法聯合薩提亞轉化式系統治療在產后抑郁中的應用開展的研究較少。在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的今天,探索中醫學與心理學相結合的應用能為產后抑郁的非藥物治療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