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秀云
(常熟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 江蘇 常熟 215500)
在醫療水平獲得快速發展情形下,患者對于臨床醫療舒適度要求呈現出顯著增加。對于初產婦而言,分娩疼痛出現對其身心造成痛苦感顯著,而對于分娩鎮痛有效實施,能夠將產婦分娩痛苦感顯著緩解[1-3]。產婦分娩疼痛是一種難以忍受以及恐懼疼痛類型,確定有效方式展開分娩鎮痛干預,并對母嬰健康做出保證,意義顯著。具體在實施分娩鎮痛期間,存在諸多方法進行干預。以瑞芬太尼靜脈自控鎮痛麻醉方式以及硬膜外阻滯自控鎮痛麻醉方式獲得廣泛運用[4-7]。本次研究將探析采用瑞芬太尼靜脈自控鎮痛麻醉方式完成鎮痛干預可行性,以實現初產婦分娩鎮痛效果顯著提升。
將我院2019年5月—2020年6月收治的82例初產婦依據隨機數字分組法分組;靜脈鎮痛組(41例):年齡24~37歲,平均為(28.22±2.26)歲;體質量為59~85 kg,平均為(67.55±5.25)kg;平均孕周為(37.25±0.22)w;ASAⅠ分級20例,ASAⅡ分級21例;硬膜外鎮痛組(41例):年齡25~39歲,平均為(28.23±2.27)歲;體質量區間為60~86 kg,平均為(67.59±5.29)kg;平均孕周為(37.27±0.23)w;ASAⅠ分級19例,ASAⅡ分級22例;納入標準:(1)均屬于初次分娩;(2)均屬于足月初產婦;(3)無椎管內麻醉禁忌;(4)胎心正常,無病理產科因素,同意分娩鎮痛;排除標準:(1)屬于雙胎妊娠或者多胎妊娠;(2)伴有心臟病等;(3)產程延長或者中轉剖宮產。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初產婦分娩鎮痛前常規監測心率、無創動脈壓、SpO2,開放外周靜脈通路,規律宮縮后進行分娩鎮痛。
硬膜外鎮痛組:采用硬膜外阻滯自控鎮痛麻醉方式完成鎮痛干預,硬膜外穿刺置管順利完成后,囑產婦平臥,于鎮痛泵中完成羅哌卡因(國藥準字H20113463,河北一品制藥股份有限公司)0.1%+舒芬太尼(國藥準字H20054172,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0.4μg/mL配置,PCEA首劑量6 mL/次,鎖定時間10 min,持續鎮痛至第三產程,利用單次按壓給藥方式完成給藥,控制10 min給藥時間間隔,在分娩前20 min,將藥物應用停止;靜脈鎮痛組:采用瑞芬太尼(國藥準字H20143315,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靜脈自控鎮痛麻醉方式完成鎮痛干預,并完成瑞芬太尼生理鹽水溶液配置,PCIA配置濃度為瑞芬太尼20μg/mL,首劑量0.5μg/kg,于靜脈鎮痛泵中放入合理展開鎮痛操作;控制0.2μg/kg單次給藥劑量,就宮口進行觀察,通過觀察產婦的呼吸,對應進行用藥劑量調整,直至第三產程結束。
觀察對比兩組初產婦產程中不同時間點VAS評分以及鎮痛優良率。
對于兩組初產婦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完成疼痛感評分,越高分值,對應初產婦越嚴重疼痛感[8];對于兩組初產婦采用FLACC量表完成鎮痛效果評定,優:0分≤評分結果≤2分;良:3分≤評分結果≤4分;可:5分≤評分結果≤6分;差:7分≤評分結果≤10分。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且方差齊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麻醉前,靜脈鎮痛組初產婦VAS評分同硬膜外鎮痛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麻醉后不同時間段靜脈鎮痛組初產婦VAS評分均低于硬膜外鎮痛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初產婦不同時間段VA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初產婦不同時間段VAS評分比較(±s,分)
麻醉后30 min組別 n 麻醉前 麻醉后15 min麻醉后60 min靜脈鎮痛組 41 7.31±0.56 4.01±0.36 3.66±0.26 2.36±0.21硬膜外鎮痛組 41 7.36±0.61 5.01±0.66 4.77±0.46 3.31±0.36 t 0.386 8.517 13.451 14.595 P 0.700 <0.001 <0.001 <0.001
靜脈鎮痛組初產婦鎮痛優良率(95.12%)高于硬膜外鎮痛組(78.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初產婦鎮痛優良率臨床比較[n(%)]
對于初產婦而言,產程中因宮頸擴張和子宮規律收縮產生劇烈疼痛,并且引起血流動力學波動,對產婦及胎兒帶來風險。此外分娩時因為緊張以及焦慮情緒等出現,會使其神經呈現出興奮現象,導致疼痛感明顯增加,從而使自然分娩信心喪失,導致自然分娩難度增加,會使產婦呈現出酸堿平衡失調以及胎兒宮內窘迫等現象,增加剖宮產率。對此確定有效、安全鎮痛方式展開分娩鎮痛干預,對于分娩順利具有顯著意義。
硬膜外阻滯鎮痛作為臨床常用分娩鎮痛術一種,其表現出較強麻醉專業性,其對于產科設備以及麻醉師均表現出較高要求。但諸多產婦因為對硬膜外麻醉并發癥過于擔心,或者對于硬膜外麻醉禁忌證過于擔心,而導致硬膜外阻滯鎮痛麻醉應用率表現為一定程度降低。對于理想分娩鎮痛術而言,其對于以下原則需要充分遵循:(1)鎮痛效果明顯,并且鎮痛方法簡單易行,針對母嬰不會產生影響;(2)對于分娩運動以及正常宮縮不會造成影響,分娩期間產婦能夠保持清醒,對于分娩過程給予充分配合;(3)不會對分娩進程以及產程產生影響。瑞芬太尼作為短效阿片類受體激動劑一種,其鎮痛強度同舒芬太尼較為類似,但最終獲得鎮痛效果仍有待提高;瑞芬太尼藥物有效運用,其呈現出0.5 min起效時間,表現出快速起效特點,表現為3~5 min生物學有效半衰期,呈現出更短作用時間,可控性較好,于初產婦分娩鎮痛中可獲得顯著應用效果。
本次研究發現,靜脈鎮痛組初產婦麻醉后15 minVAS評分(4.01±0.36)分、麻醉后30 minVAS評分(3.66±0.26)分、麻醉后60 minVAS評分(2.36±0.21)分均低于硬膜外鎮痛組麻醉后15 minVAS評分(5.01±0.66)分、麻醉后30 minVAS評分(4.77±0.46)分、麻醉后60 minVAS評分(3.31±0.36)分(P<0.05),同王靜等[9]在《羅哌卡因復合舒芬太尼硬膜外不同自控鎮痛模式用于分娩鎮痛的療效觀察》一文中表現出一致研究結論,此文中靜脈鎮痛組不同時間點VAS評分均低于硬膜外鎮痛組,充分證明臨床采用瑞芬太尼靜脈自控鎮痛麻醉方式運用于初產婦分娩鎮痛中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瑞芬太尼靜脈鎮痛可減少硬膜外穿刺,可減少初產婦硬膜外并發癥,并且適用于有硬膜外穿刺禁忌產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