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麗
(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超聲科 貴州 畢節 551700)
甲狀腺占位病變在甲狀腺疾病中的發病率逐年升高,發病率達所有甲狀腺結節性疾病的15%。本病按病變性質有良惡性之分,雖然惡性病變總體的占比較低,但早期診斷和治療十分重要,需要臨床對病變性質進行準確鑒別診斷[1]。超聲檢查是常用影像學檢查手段,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能清晰顯示甲狀腺結構和血流情況,具有無創、簡便、高效、可重復性好等優點,但無法評估結節的硬度,導致有一定漏診、誤診率[2]。TI-RADS(thyroid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TI-RADS)分類是超聲判斷甲狀腺病變性質的一種分類標準,一般1~3級為良性,4級有惡性可能,5~6級為惡性病變,通過這一分類標準有助于提高對病變性質的判斷效果[3]。本研究進一步分析超聲診斷甲狀腺占位病變的價值,現匯報如下。
選擇2018年1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500例甲狀腺占位病變患者的臨床資料。男139例,女361例,年齡18~70歲,平均年齡(38.6±11.2)歲,病灶直徑在3~45 mm,平均(16.7±5.3)mm;所有患者均行超聲檢查并進行TI-RADS分類,經術后病理檢查確診為甲狀腺占位病變例,其中,良性病變415例,惡性病變85例。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儀器使用Mindray Resona 7 s、Mindray Resona 7、Mindray DC-8、開立P-5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7.5~10.0 MHz;患者取仰臥位,頸部略往后仰,保持淺呼吸,嚴禁做吞咽動作,探頭放置在甲狀軟骨下方,保持在第5~7頸椎水平,由上至下滑行探頭全面探查結節部位,沿甲狀腺左、右側葉長徑進行縱切掃查,取最大橫切面進行測量,記錄占位病變的部位、大小、形狀、邊界、鈣化、有無聲暈、內部回聲、有無后壁回聲等情況,并觀察頸部淋巴結情況,測定占位病灶內部與周圍的血流信號[4]。
統計良性病灶診斷率、惡性病灶診斷率、漏診率;與病理結果作對照,分析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度。甲狀腺占位病變診斷依據:(1)良性病變。病灶單發或多發,形態規則,邊界清晰,呈實性,回聲均勻或不均勻,為等回聲或高回聲,周邊有環形聲暈,血流分布呈周邊分布,部分有“弧形”鈣化或粗鈣化[5]。(2)惡性病變。為單發病灶,形態不規則,邊緣不清晰,內部出現不均勻低回聲,后方回聲衰減,血流呈中心分別,有細砂粒樣鈣化或微鈣化,頸部淋巴結腫大[6]。(3)TI-RADS分類。1級甲狀腺實質正常,無結節;2級甲狀腺實質有囊性變化,形態規則,邊界清晰,或伴有粗大、蛋殼樣的良性結節;3級甲狀腺以實性為主,邊界尚清晰,等回聲,可能為良性;4級有一到三種惡性征象,包括甲狀腺實質性,邊界模糊,可伴有微分葉,微鈣化,低或極低回聲,縱橫比>1;5級具有四種惡性征象,尤其是有明顯的微分葉及微鈣化;6級病理證實為甲狀腺惡性病變[7]。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手術病理診斷良性病灶、惡性病灶高于超聲診斷、漏診低于對照組,但兩種診斷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診斷良惡性病灶結果比較[n(%)]
病理共確診良性病變415例,惡性病變85例;超聲確診良性410例,惡性90例,見表2。

表2 兩種診斷結果(例)
超聲診斷的靈敏度為96.47%,特異度為98.07%,準確度為97.80%。
良性病變1級82例、2級219例、3級86例、4級28例;惡性病變4級11例、5級54例、6級20例。在惡性病變中,以5級所占比重最高,見表4。

表4 甲狀腺良惡性病變的TI-RADS分類(例)
甲狀腺占位病變是指甲狀腺中出現異常增生的腫塊,表現為甲狀腺局部組織結構及硬度發生異常,一般發病與免疫、炎癥、退行性變、腫瘤等有關。女性甲狀腺疾病的發生率明顯高于男性,大部分甲狀腺占位病變為良性,但也有小部分為甲狀腺癌,臨床統計甲狀腺癌約占所有甲狀腺占位病變的6%~17%[8]。因此,早期鑒別診斷甲狀腺占位病變的良惡性至關重要。
由于甲狀腺占位性病變呈多樣化特征,常規超聲檢查對病變形態及結構的顯示效果有限,在判斷良惡性方面欠佳。彩色多普勒超聲的圖像分辨率高,能清晰顯示病灶的大小、形態、邊界、回聲等結構特征,并能探查病灶及周圍的血流情況,明顯提升了臨床對甲狀腺良惡性病灶的診斷效果。臨床將形態不規則、邊界不清晰、不均勻低回聲、血流分布在病灶中心、微小鈣化等特征判斷為惡性病灶。但甲狀腺癌的診斷指標較多,依靠彩色多普勒超聲仍無法獨立判斷病灶良惡性[9]。
病理學研究顯示,結節性甲狀腺腫主要出現甲狀腺濾泡呈結節樣增生,甲狀腺腺瘤有完整包膜,間質組織伴疏松水腫,其內有散濾泡,間質含豐富血管,質地柔軟。而惡性病變以甲狀腺乳頭狀癌最為高發,病理切面呈灰白色,可見顆粒狀乳頭結構,伴骨化或鈣化,質地較硬。因此,通過分辨圖像性質,能夠增強對甲狀腺占位病灶良惡性的診斷效果。TI-RADS分類可通過判斷圖像性質進行良惡性病灶診斷。其通過分析結節的不同階段,如囊性、實性、混合性,粗鈣化、環狀鈣化和微小鈣化合并存在等,以及形態、邊界、回聲等,綜合判斷有無惡性征象,評估惡性風險,對于4級及以上者,需要行穿刺病理活檢明確診斷。
本結果顯示,病理診斷良性病灶、惡性病灶高于超聲診斷、漏診率稍低于超聲診斷,但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超聲診斷的靈敏度為96.47%,特異度為98.07%,準確度為97.80%;TI-RADS分類中,良性病變1級82例、2級219例、3級86例、4級28例;惡性病變4級11例、5級54例、6級20例,在惡性病變中,5級占比重最高。充分顯示了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甲狀腺占位病灶良惡性的診斷效果,能夠為臨床判斷良惡性病灶提供證據。
綜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甲狀腺占位病變的價值確切,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度都很高,值得在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