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媛媛,王 艷(通訊作者),龐 穎,權曉芳,詹 敏
(西安兵器工業五二一醫院 陜西 西安 710065)
產后出血的危險因素主要為子宮收縮乏力,產道損傷,胎盤因素,凝血功能障礙等[1-2]。胎兒娩出后24 h內,陰道分娩者出血量≥500 mL,剖宮產者≥1000 mL,為產后大出血。產后2 h之內是出現產后出血的高峰時間段,如果不及時處理,出血得不到有效控制,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引起失血性休克,嚴重者導致死亡[3-4]。為進一步改善產婦產后出血,促進產婦早日康復,保證良好的生活質量,需要為產后出血的產婦選擇更好的治療藥物控制產后出血量[5]。本文選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共收治的70例難治性產后出血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探討氨甲環酸用于難治性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共收治的70例難治性產后出血的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5例。納入標準:產婦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產前檢查沒有異常情況;孕周均達到37周以上。排除標準:對研究所應用藥物過敏的產婦;有盆腔感染類疾病產婦;有宮頸裂傷史的產婦;有子宮肌瘤的產婦;合并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產婦。其中對照組產婦的平均年齡為(28.64±2.75)歲,平均孕周(38.57±2.13)周,平均產次(1.32±0.11)次;其中剖宮產患者18例,陰道分娩患者17例。觀察組產婦的的平均年齡為(27.94±3.13)歲;平均孕周(39.15±1.24)周;平均產次(1.15±0.13)次;其中剖宮產患者20例,陰道分娩患者1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在產后3 h后,對照組產婦靜脈滴注100μg卡貝縮宮素(生產企業:輝凌制藥(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500)和500 mL 10%葡萄糖注射液混合液,并在子宮體及下段注射欣母沛250μg(生產企業:Pharmacia& Upjohn Company,注冊證號:H20030189),如果止血效果不明顯需要再進行一次重復注射。
給予觀察組患者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將1 g的氨甲環酸(生產企業:福州海王福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504)溶入1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采取靜脈滴注方式,滴速保持為60滴/min。并在術后12~24 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鈉注射液(生產企業:意大利阿爾法韋士曼制藥公司,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090246),1次/d,每次40 mg,應用到術后4~5 d之后。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和治療24 h后的血漿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 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 PT)指標。
療效判定標準:產婦治療15 min之后,陰道出血量明顯降低,而且宮頸收縮明顯為顯效;治療30 min后,產婦陰道出血緩解,宮頸的收縮有所改善為有效;治療后產婦的宮頸收縮和出血情況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為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采用SPSS 2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產婦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的治療效果比較[n(%)]
兩組患者治療前FIB、APTT、PT凝血功能治療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FIB、APTT、PT凝血功能指標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凝血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產婦凝血功能指標比較(±s)
FIB/(g·L-1)分組 例數APTT/s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5 2.52±0.95 6.75±0.23 40.95±8.0223.60±3.86對照組 35 2.67±1.02 4.25±0.54 40.25±8.9531.50±4.14 t 0.681 2.772 0.449 7.259 P 0.498 0.007 0.655 <0.001分組 例數 PT/s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5 16.62±2.42 11.80±2.91對照組 35 16.64±2.15 13.68±1.21 t 1.993 6.261 P 0.657 <0.001
目前臨床上普遍應用縮宮素控制產后出血情況,縮宮素屬于一種神經垂體類多肽物質,能夠有效控制產后出血情況,但是因為其半衰期短,因此多主張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2,6-7]。氨甲環酸屬于一種抗纖維蛋白溶解藥,并且是當前治療和預防產后出血的后旋藥物。氨甲環酸屬于合成氨基酸類抗纖溶藥物,可以競爭性的抑制纖維蛋白賴氨酸點位和纖溶酶結合,抑制纖維蛋白凝塊裂解,從而產生止血效果,當前臨床主要應用氨甲環酸在纖維蛋白溶解亢進導致的各種出血癥狀的治療之中[8]。但是氨甲環酸會增加產后或術后血栓形成的風險,因此產后或術后要應用肝素抗凝預防血栓形成。對于產婦來說,其凝血狀態比較特殊,因此氨甲環酸成為了產后出血治療的熱點研究藥物[9]。
本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證明,應用氨甲環酸聯合常規縮宮素治療,能夠提升產后出血患者的治療效果。研究結果還表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FIB、APTT、PT凝血功能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相關研究表明,APTT能夠反映內源性凝血功能,其水平降低代表患者的血液在一種高凝狀態下,如果超過正常指標數值則對產后止血產生不利影響[3]。TT能夠反映產婦機體抗凝水平指標,升高則表示產婦的機體凝血功能出現異常。FIB能夠反映出機體高凝狀態,其指標上升表示機體的血漿黏度出現異常,代表產婦處在血液高凝和纖溶亢進情況。本文中應用氨甲環酸治療后,產婦的凝血功能顯著優于對照組,這是因為氨甲環酸可以加快血小板聚集,從而解決凝血功能障礙情況,加強子宮收縮,減少出血情況。
綜上所述,應用氨甲環酸對難治性產后出血患者進行治療,能夠提升患者凝血功能,減少產婦出血量,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