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躍,王伯均,陳京京
(漣水縣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 江蘇 漣水 223400)
高血壓腦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CH)約占全部腦卒中患者的20%~30%,病死率和致殘率居所有腦卒中類型的首位[1]。手術治療是HCH患者的首選方法,但術后康復是急需解決的問題[2]??焖倏祻屯饪疲╢ast track surgery, FTS)理念是利用一系列經循證醫學證實有效的處理措施減少應激反應和并發癥發生,促進患者康復[3],但是其康復效果不甚理想,仍需進一步提高。隨著中醫學的不斷發展,中醫針灸等方法在術后康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本研究觀察FTS聯合針灸在HCH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本院收治的60例HCH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A組30例采用FTS法,B組30例采用FTS聯合針灸法。納入標準:(1)經診斷為HCH者[4];(2)發病24 h內進行顱內血腫微創手術者;(3)首次診斷并手術治療的HCH者;(4)無嚴重心血管疾病者;(5)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健全者;(6)生命體征平穩者;(7)均自愿簽署本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惡性腫瘤、妊娠者;(2)伴有血液系統疾病者;(3)伴有局部感染或全身感染者;(4)伴有免疫缺陷者;(5)伴有精神或認知障礙者;(6)轉至上級醫院接受治療者;(7)依從性差者;(8)合并腦積水、腦梗死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倫理審批號:[2019]006號),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我院收治的60例HCH患者均給予常規基礎護理措施,A組在此基礎上采用FTS方案,術前宣講FTS,術中保暖護理,術后多模式鎮痛,制作并播放術后早日下床活動益處視頻,病情穩定后24 h指導肢體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康復鍛煉,腹部環形按摩,實行責任制全程護理預防并發癥的發生。B組在A組的基礎上另給予針灸措施,康復訓練期間給予手三里、足三里、三陰交、合谷、內關、太沖、尺澤、曲池、豐隆、血海、中渚等穴位針灸,環跳、手三里、足三里、合谷、太沖、中渚等穴位采取強刺激,內關、尺澤、血海、三陰文等穴位采取輕刺激,進針后留置30 min,1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干預1個月。
(1)對比兩組腦血管功能:所有患者分別于干預前后采用腦血管功能分析儀(GT-3000型,上海神州高特醫療設備有限公司)檢查其腦血管平均流速(average cerebrovascular velocity, ACV)、腦血管平均流量(average cerebral vascular flow, ACVF)、腦血管外周阻力(peripheral cerebrovascular resistance, PCR)、腦血管動態阻力(dynamic cerebrovascular resistance, DCR)。(2)對比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統計兩組患者術后再出血、腦梗死、感染的發生情況。(3)對比兩組近期康復效果:隨訪3個月,利用格拉斯哥預后評分(glasgow outcome score, GOS)判斷患者預后情況,GOS評分1~5級分別為1級死亡、2級植物狀態、3級重度殘疾、4級中度殘疾、5級輕度殘疾或無殘疾,將GOS評分評級≥4級記為預后良好[5]。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且方差齊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干預后ACV、ACVF較干預前均提高(P<0.05),且B組均高于A組(P<0.05),兩組干預后PCR、DCR均降低(P<0.05),且B組均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腦血管功能參數結果(±s)

表2 兩組腦血管功能參數結果(±s)
注:與干預前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ACV/(cm·s-1)ACVF/(mL·s-1)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A組 30 13.45±2.01 17.58±2.24a 8.27±1.03 14.38±1.47a B組 30 13.73±2.07 21.03±3.47a 8.19±1.28 17.27±2.73a t 0.532 4.575 0.267 5.105 P 0.597 <0.001 0.791 <0.001組別 例數PCR/(kPa·s·m-1)DCR/(kPa·s·m-1)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A組 30 1943.39±102.841538.17±50.03a446.24±26.54 342.14±30.23 B組 30 1899.17±100.061343.28±47.14a451.03±30.28 301.27±35.18 t 1.688 15.529 0.652 4.826 P 0.097 <0.001 0.517 <0.001
B組總并發癥發生率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癥情況比較[n(%)]
B組近期預后良好率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康復結果比較[n(%)]
中醫學認為HCH是由于機體邪氣入侵、正氣不足所致,在術后康復訓練期間給予中醫針灸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康復效果。
兩組干預后ACV、ACVF均提高,且B組均高于A組,兩組干預后PCR、DCR均降低,且B組均低于A組,B組總并發癥發生率低于A組,B組近期預后良好率高于A組,提示對HCH患者實施FTS聯合針灸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腦血管功能,降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且可提高康復效果。中醫將HCH歸屬于“中風”范疇,屬于本虛標實之癥,病機主要為腦絡瘀阻、氣虛血瘀,主張活血生新、補氣祛瘀療法。本研究中通過對足三里、三陰交、合谷、內關、太沖等穴位針灸,刺激受壓迫神經,加快機體血液循環,有助于解除腦血管痙攣、加快腦出血吸收、改善腦水腫,發揮保護腦細胞的作用,同時通過穴位刺激,可達到活血養血、催發新生經絡、營養周身、緩解腦絡瘀阻、扶正祛邪、保衛機體等目的,進而改善腦血管功能,提高自理能力,改善預后。通過針灸穴位刺激可促進HCH患者血液及腦組織中合成一氧化氮,進而改善微血管的自律運動,改善循環,降低過氧化脂含量,從而減輕腦部損傷,使Ca2+細胞內流得到控制,使HCH患者腦組織Ca2+超負荷現象得到緩解,有利于中樞神經系統代謝的良性調節,進而減輕腦細胞的壞死和凋亡,促進腦血管功能恢復,提高康復效果。
綜上所述,在HCH患者中實施FTS聯合針灸法可有效改善腦血管功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康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