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崢峰
(山西省汾陽醫院 山西 汾陽 032200)
酒精性肝炎是酒精性肝病的一種表現形式。通常情況下,酒精性肝病的致病原因是患者長時間大量飲酒,導致肝臟出現故障,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肝臟疾病,在發病初期往往表現為脂肪肝,隨著病情加重,轉變為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纖維化等[1]。患者若是嚴重酗酒,出現肝功能衰竭以及誘發大量干細胞出現壞死情況的概率非常高。酒精性肝病是我國發病率較高的肝臟性疾病,對民眾的生命健康存在著威脅,患者在確診后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可控制病情發展成終末期肝病。病情較為輕微的患者主要是通過戒酒以及給予一定的營養支持進行治療,但患者若是酒精性肝炎患者,則需接受藥物進行輔助的治療,有效以及適于長期服用的藥物是治療酒精性肝炎的關鍵[2]。近幾年來,水飛薊賓葡甲胺在肝損傷的治療上獲得了顯著的治療效果,該藥物是指從水飛薊種子提取到的有效活性成分水飛薊賓,與葡甲胺鹽進行反應得到的化合物。據相關研究報告顯示,水飛薊賓葡甲胺在抗脂質過氧化以及自由基的清除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促進損傷的干細胞合成脫氧核酸以及結構蛋白,進行有效的免疫調節,并且可抵抗肝纖維化,是臨床上治療肝損害的傳統藥物[3]。故本文主要分析水飛薊賓葡甲胺治療酒精性肝炎的治療效果,并對患者表現出的不良反應作出分析,現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時段內收診的確診為酒精性肝炎的8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40例。納入標準:患者診斷結果符合肝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酒精性肝炎的相關診斷標準,在臨床上表現出酒精性肝炎的臨床表現癥狀;經倫理委員會同意批準后,患者了解后簽署同意書(倫理審批號:20171120)。排除標準:患有多項器官嚴重合并病癥的患者;精神功能存在障礙,認知不全的患者;對本次所采用的藥物過敏的患者。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對照組的患者年齡24~63歲,平均年齡為(38.7±4.5)歲;治療組的患者年齡26~65歲,平均年齡為(39.5±4.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營養支持、短期保肝治療等常規治療手段,并督促患者戒酒,給予患者常規保肝治療,進行靜脈滴注160 mg的復方甘草酸苷與10 mL的多烯磷脂酰膽堿。
治療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給予水飛薊賓葡甲胺(湖南千金協力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3021882)。0.2 g/次,3次/d,口服進藥。在持續治療2個星期后,停止使用復方甘草酸苷與多烯磷脂酰膽堿。患者持續服用水飛薊賓葡甲胺6個月。
在進行治療后,對比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肝功能指標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的情況。其中,治療效果通過分級量化臨床表現癥狀進行評定,臨床表現癥狀主要包括大便異常、惡心嘔吐、脅肋疼痛、疲勞乏力程度、食欲情況等,分值為0~6分,分值越高,代表該癥狀越嚴重,統計治療前后的總癥狀分值:無效為積分減少少于30%;有效為積分減少在30%~70%;顯效為積分減少在70%~95%;治愈為積分減少大于95%。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本組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治療后治療組患者3項肝功能指標結果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比較( ± s,U/L)

表2 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比較( ± s,U/L)
組別 例數 ALT AST CGT治療組 40 35.00±13.00 36.00±11.00 63.00±16.00對照組 40 52.00±25.00 46.00±22.00 108.00±25.00 t 3.816 2.571 9.589 P<0.01 <0.01 <0.01
治療組中發生的不良反應的患者中,有1例出現皮膚瘙癢,總發生率為2.50%;對照組中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中,有2例出現皮疹,4例出現皮膚瘙癢,總發生率為1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酒精性肝病近幾年在我國的發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該疾病主要是因為患者長期飲酒過量導致的,在患病初期通常表現為脂肪肝[4]。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脂肪肝在飲酒人群中的占比已超過一半,因大多數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表現正常,故往往并未給予重視。酒精性肝炎是酒精性脂肪肝的加重癥狀,此時患者的肝功能出現明顯異常。若是此時患者未能及時就醫進行治療,病情將會加重,酒精性肝炎或可能轉變成酒精性肝纖維化或是肝硬化,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肝功能衰竭的情況[5]。
臨床上通常采取綜合治療方案進行對癥治療,患者在治療初期需禁酒,給予患者一定的營養支持[6]。患者若想有效治療該疾病,需改變自身的飲食習慣與生活方式,選擇水飛薊賓葡甲胺片、多烯磷脂酰膽堿、還原性谷胱甘肽、甘草酸制劑等保肝藥物進行治療,且相對來講,靜脈類保肝藥物的治療效果遠遠大于口服類保肝藥物。
水飛薊賓葡甲胺是近幾年治療效果顯著的治療肝損傷的藥物,該藥物是指從水飛薊種子提取到的有效活性成分水飛薊賓,與葡甲胺鹽進行反應得到的化合物,水飛薊屬于菊科草本植物,水飛薊賓是水飛薊素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可有效保護患者的肝酶系統,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提高肝細胞的解毒功能,延緩干細胞的損害進程[7]。由于水飛薊賓葡甲胺是葡甲胺與水飛薊賓化合而成,較水飛薊賓而言更加易溶于水,并且可快速吸收,具有優越的生物利用效果。水飛薊賓是一種良好的肝細胞膜吸附劑,在進入體內后,在肝細胞膜附近快速聚集,加快肝細胞膜的修復速率,減緩肝細胞因數量減少而對肝臟造成的傷害[8]。
綜上所述,臨床治療時,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酒精性肝炎患者水飛薊賓葡甲胺的治療效果顯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并改善了患者的肝功能情況,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具有優越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