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桂
(山東省郯城縣結核病防治所結核病內科 山東 臨沂 276100)
隨著我國結核防治策略的不斷推進與深入,肺結核患病率在逐年下降,但耐藥結核病例卻逐年攀升,尤其利福平作為常規抗結核藥物,許多患者都出現了利福平耐藥,從而導致治療效果不佳等情況[1]。本文的研究對象為利福平耐藥肺結核患者,共32例,均為我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間收治,以此來研究分析聯合用藥的效果與價值,現報道如下。
將我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接受治療的32例利福平耐藥肺結核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常規組與觀察組,其中常規組患者16例,年齡為25~65歲,平均年齡為(45.25±1.57)歲;觀察組患者16例,年齡為26~65歲,平均年齡為(45.63±1.42)歲。所有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經過藥敏實驗,表明患者對利福平存在耐藥性者。排除標準:(1)無法與之正常交流者;(2)此次藥物過敏者;(3)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4)存在嚴重肝、腎等器官障礙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常規組患者接受環絲氨酸膠囊治療(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40503),2次/d,0.25 g/次,口服給藥,持續治療6個月。觀察組患者采取聯合用藥治療,即口服環絲氨酸膠囊+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片。環絲氨酸膠囊治療方法與常規組一致;左氧氟沙星(山東羅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40511),0.4 g/次,1次/d;利奈唑胺片由(Pfizer Pharmaceuticals LLC公司,批號140315),600 mg/次,2次/d,持續治療6個月。
(1)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包括空洞閉合時間、病灶吸收縮小時間、痰培養轉陰時間、抗酸染色圖片陰性時間)、血清學指標、不良反應發生率(包括皮疹、神經末梢炎、肝功能損害、胃腸道反應)。(2)治療效果:根據患者治療后的改善情況,將其評為顯效(患者治療后痰液檢查未見結核桿菌,胸片檢查病灶被完全吸收,空洞閉合)、有效(患者治療后痰液檢查較治療前明顯減少,胸片檢查病灶有所吸收,空洞趨向閉合)和無效(患者治療后無明顯改善),治療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3)血清學指標:通過ELISA法對PCT、TNF-α進行檢測;通過分光光度法對PON1進行測定;通過二甲酚橙法對TAS、TOS進行檢查。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例)
觀察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者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 s)

表2 兩者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 s)
病灶吸收縮小時間/d組別 例數 空洞閉合時間/d痰培養轉陰時間/d抗酸染色涂片陰性時間/d觀察組 16 98.74±8.72 16.35±4.63 43.91±10.35 71.32±9.37常規組 16 156.47±11.5348.53±4.75 63.74±10.72 81.54±9.64 t 15.974 19.405 5.323 3.041 P<0.001 <0.001 <0.001 0.005
觀察組患者PCT、TNF-α、血清總氧化態(Total serum oxidation state TOS)低于常規組患者,血清對氧磷酶-1(Serum paraoxonase-1 PON1)、總抗氧化態(Total antioxidant state TAS)高于常規組患者(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清學指標比較( ± s)

表3 兩組患者血清學指標比較( ± s)
組別 例數TNF-α/(ng?mL-1) PCT/(ng?mL-1) TOS/(μmoL H2O2Eq?L-1)觀察組 16 82.43±9.72 0.11±0.02 11.16±5.47常規組 16 137.65±9.53 0.47±0.06 16.49±5.65 t 16.226 22.768 2.711 P<0.001 <0.001 0.011組別 例數TAS/(μmoL Trolox Eq?L-1) PON1/(U?L-1)觀察組 16 3.12±0.45 32.85±7.72常規組 16 2.23±0.37 23.47±.7.53 t 6.111 3.479 P<0.001 0.020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例)
利福平耐藥肺結核主要是患者體內結核菌對利福平抗結核藥物有著耐藥性,從而會使得患者的治愈率下降,主要是因為患者依從性差、不合理的化療方案所導致的,因此需要尋找有效的治療措施進行干預[2]。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87.50%高于常規組患者的56.25%,同時臨床癥狀改善時間低于常規組患者,該結果能夠充分證實聯合用藥有著較為顯著的療效。對其原因進行分析,是因為利奈唑胺片屬于唑烷酮類抗生素的一種,是由人工合成的成制劑與抑制細菌的蛋白質,與其他抗菌藥物相比,該藥不僅不會對肽基轉移酶活性產生影響,同時還能夠對細菌50 S核糖體亞單位起到作用,并且還能夠對核糖體與mRNA的連接進行抑制,對70 S起始復合物的形成起到阻值,進而能夠最大程度的抑制患者體內細菌蛋白質的合成,從而充分發揮良好的抗菌作用[3];左氧氟沙星是一種抗菌藥物,屬于第三代氟喹諾酮,能夠在結核分枝桿菌DNA螺旋酶中起到作用,通過結合A亞單位來對DNA復制進行阻止,進而使得核糖核酸同蛋白質合成失控,因此能夠起到殺死細菌的作用[4]。同時該藥物還能夠在DNA復制末期中起到作用,從而促使與成鏈同DNA母鏈進行打結與纏繞,進而對DNA復制起到阻止作用,能夠有效抗菌;環絲氨酸膠囊能夠競爭性的對細胞漿中的D-丙氨酸合成酶、L-丙氨酸消旋酶起到抑制作用,從而有效抑制結核桿菌的細胞壁合成,尤其在利福平的耐藥結核桿菌中能夠起到重要作用[5]。觀察組患者PCT、TNF-α低于常規組患者,PON1、TAS、TOS高于常規組患者,該結果能夠有效說明聯合用藥能夠對患者血清學指標起到改善作用。其中PCT屬于新型炎癥標記物,能夠有效診斷感染性疾病,并對其程度進行評估;TNF-α屬于促炎癥因子,是單核巨噬細胞分泌而成,能夠有效對炎性活化以及細胞聚集起到促進作用,從而導致患者炎癥反應加重,進而嚴重損害到患者肺組織;PON1屬于鈣離子敏感的脂肪酶,可以水解脂質過氧化物,該指標水平與患者機體內脂蛋白類物質氧化合成升高、抗氧化酶水平下降存在較為密切的關系,因此該指標水平會在患者應激狀態下降低;TAS能夠對患者抗氧化應激水平進行有效反應;TOS能夠對患者氧化應激狀態起到有效反應[6]。
綜上所述,聯合用藥時能夠幫助患者降低炎癥因子,同時能夠對氧化應激起到良好改善作用。兩組患者不存在不良反應事件差異,該結果能夠充分體現聯合用藥的較高安全性,多種藥物的使用不會增加患者安全風險。本次觀察例數太少,還需加大樣本量繼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