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娟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 廣東 廣州 510080)
在臨床治療當中,危重癥是指病情嚴重、變化快的一類疾病,大多數危重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病情控制難度大,隨時都可能出現生命危險,由于疾病因素的影響,患者容易出現進食困難、身體虛弱等情況,為了更好的保證患者體內所需的營養,通常會將腸內營養支持引入到危重癥患者治療當中[1]。而精細化護理的運用能夠更好的降低腸內營養支持并發癥,保證患者治療安全,減輕患者的痛苦。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分析在危重癥患者腸內營養支持并發癥干預中采取精細化護理的效果,具體操作如下。
從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危重癥患者中抽選86例作為本次主要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43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齡36~83歲,平均年齡(58.69±1.75)歲。對照組43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齡37~82歲,平均年齡(58.72±1.78)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高。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接受精細化護理,具體操作如下:(1)建立精細化護理團隊。由科室的護理人員建立精細化護理團隊,組長由護士長擔任,要求對團隊所有成員進行專業化培訓,提升成員的精細化管理理念和專業技能。護理人員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情況,然后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精細化護理方案。(2)心理護理。由于疾病因素的影響,很多患者和家屬均容易出現各種不良情緒,影響治療效果。所以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需要主動向患者和患者家屬普及治療方案的效果、治療進展、治療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等,讓患者和患者家屬更好的了解治療過程。此外,還需要將患者家屬反饋的問題及時記錄下來,并且盡可能的解決。當患者出現焦慮、恐懼、放棄治療等心理的時候,護理人員需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3)腸內營養管道護理。患者在接受腸內營養支持的時候,大多需要建立腸內營養管道,護理人員需要將每一個管道進行標號,然后在使用前,認真對管道進行清洗和消毒,保證一人一套管。在置入營養管道后,護理人員需要定期對管道的情況進行檢查,避免出現移位、擠壓、扭曲的等情況,同時耐心講解管道的使用方法和作用機制,讓患者及家屬認識到保持管道通暢的重要性,要求在每次使用之前,都詳細的檢查管道的通暢狀態,控制好每天營養液的輸入量和速度,在使用完后,及時對管道進行沖洗,并且做好封管,保證管道干凈衛生。(4)鼻飼護理。護理人員在給患者注射營養液之前,需要先將患者口腔積液排除,并且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口腔分泌物,保證口腔的清潔,在完成營養支持后,再次進行口腔和呼吸道的清潔,保證呼吸道通暢。同時,服用的藥物盡量選擇粉狀藥物,如果是丸狀藥物,則需要在鼻飼給藥之前,先將藥丸碾碎成粉末,再進行鼻飼給藥。
本次研究主要以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營養狀態指標、并發癥發生率、預后情況等作為觀察指標,其中營養狀態指標包括血紅蛋白、總蛋白、血清白蛋白等指標;并發癥包括應激性潰瘍、反流誤吸、便秘腹瀉、胃內潴留、胃管阻塞等;預后情況包括完全康復、傷殘、死亡[2]。
采用SPSS 29.0軟件處理,營養狀態指標屬于計量資料采用標準差(± s)表示,用t進行檢驗,并發癥發生率、預后情況屬于計數資料采用%表示,用χ2檢驗,當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患者血紅蛋白、總蛋白、血清白蛋白等營養狀態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實驗組血紅蛋白、總蛋白、血清白蛋白等營養狀態指標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營養狀態指標比較( ± s,g/L)
總蛋白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實驗組 43 88.85±5.98127.14±7.5851.67±5.9466.12±6.45對照組 43 89.73±6.12113.75±7.1452.13±6.0357.98±6.14 t 0.674 8.432 0.356 5.994 P 0.502 0.000 0.723 0.000組別 例數血紅蛋白組別 例數血清白蛋白護理前 護理后實驗組 43 24.77±4.58 39.41±5.72對照組 43 25.14±4.63 33.76±5.57 t 0.373 4.641 P 0.710 0.000
實驗組患者應激性潰瘍發生率(2.33%)、反流誤吸發生率(2.33%)、便秘腹瀉發生率(2.33%)、胃內潴留發生率(0.00%)、胃管阻塞發生率(0.00%)均顯著低于對照組(13.95%、16.28%、18.60%、11.63%、9.3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實驗組患者完全康復概率(88.37%)顯著高于對照組(69.7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患者預后情況比較[n(%)]
危重癥患者是需要重點關注的患者,患者通常病情比較嚴重,治療難度大,部分患者難以自主進食,還需要接受腸內營養支持[3]。針對需要接受腸內營養支持的危重癥患者,臨床上還需要選擇更加科學有效的方式進行護理干預,幫助更好的完成營養支持,同時減少并發癥。臨床上將精細化護理引入到危重癥患者腸內營養支持護理當中,通過精細化護理能夠很好的滿足患者的需求,提高護理效果[4]。在精細化護理中,護理人員需要接受專業化的培訓,提高自身專業知識水平,同時主動去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與病情,制定更加適合患者的護理方案,患者滿意度也會更高。除此之外,精細化護理中還針對導管、鼻飼護理、營養液等進行護理干預,能夠更好的保證腸內營養支持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和營養指標[5]。同時,護理人員時刻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主動與患者家屬溝通交流,能夠很好的了解患者的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況,從而及時發現患者不良心理,及時進行護理干預,通過有效的干預,能夠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治療效果也會隨之提升。
研究結果顯示,采取精細化護理的患者護理后血紅蛋白、總蛋白、血清白蛋白等營養狀態指標均明顯更高,表明精細化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的營養指標。同時患者各類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更低,完全康復概率明顯更高,表明精細化護理能夠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患者康復。該研究結果與劉曉娟[6]在精細化護理干預在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腸內營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評價中相關研究結果相似度高。
綜上所述,在危重癥患者腸內營養支持并發癥干預中采取精細化護理能夠有效減少并發癥,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患者護理滿意度高,護理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