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倩倩,宋曉雪,成慶忠,柴小云,張 帆
(長治市中醫醫院康復醫學科 山西 長治 046000)
隨著全民健康意識的增強與社區醫療機構的建設強化,社區居民的防病意識逐漸增強,但是缺血性卒中的發病率仍然很高,急迫的需求在社區機構中開展康養結合的方式給予指導及干預[1]。該技術模式的引入,不僅可以搭建醫院-社區的康養模式,將康養理念在社區滲透,將技術下沉,提升社區的慢性病康養服務能力;而且將缺血性卒中的防治分解至社區中,采用醫養結合的模式,提升患者防病治病的依從性,從而降低卒中的發病率,減輕缺血性卒中因此的傷殘率,提升人民的生活質量,節約醫療費用。本文對經絡促通技術引入社區康養預防缺血性卒中的療效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0年7月—12月長治市東街下東社區存在缺血性腦卒中危險因素的居民60例,隨后根據動態分組法將這60例患者分為常規干預組與經絡促通組,每組各30例。在常規干預組患者中,有男17例,有女13例,年齡40~75歲,平均年齡(65.42±8.66)歲,而在經絡促通組患者中,有男18例,有女12例,年齡40~為77歲,平均年齡(65.98±8.72)歲。所有患者均自愿參加,填寫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1)長治市東街下東社區所管轄居民;(2)年齡≥40歲;(3)卒中風險篩查評估≥3分。排除標準:(1)既往患腦卒中病史,包括出血性及缺血性卒中,無論有無后遺癥;(2)有嚴重心、腦、腎疾患者;(3)使用激素者;(4)卒中風險篩查評估<3分;(5)近1月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者;(6)繼發性高血壓;(7)繼發性高血糖;(8)繼發性高血脂;(9)行心臟瓣膜置換術者;(10)糖尿病急性并發癥。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常規干預組:采用腦卒中一級預防方法對常規干預組患者進行干預,具體方法如下,(1)飲食干預。首先需要定時定量進餐,根據患者的體力勞動的需求來采用主食固定的方法,固定每日三餐的主食。將鈉的攝入量減少,多食用蔬菜水果以及富含堅果類食物的地中海飲食;(2)飲酒干預。如果患者具有大量酗酒史,則需要最大程度地減少飲酒,男性每日酒精的攝入量不應超過2個標準杯,女性每日酒精的攝入量應不超過1個標準杯(1個標準杯=12 g酒精)。(3)運動干預。根據患者的病情來采取適當的體力活動,囑咐患者多進行有氧運動,3~4次/周,40 min/次。(4)體重干預。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飲食習慣以及增加體力活動等來對體重進行控制[2]。
經絡促通組:采用常規干預方法的基礎上聯合采取經絡促通技術來對經絡促通組進行干預,其中常規干預方法同常規干預組完全一致,而經絡促通技術方法如下:(1)受試者自我操作部分為長治市中醫醫院編排的經絡敲打操,并錄制操作視頻,受試前給予規范培訓,確保每人均能夠熟練掌握,手法到位,每周做5~7次,1次/d,每次約20 min。經絡敲打操步驟如下:①敲百會:雙手掌交替輕敲百會穴,要求勻速、力度適中,1 min;②搓后頸:雙手放于后頸部,拇指正對第七頸椎棘突下位置,2.3.4.5指壓至頸椎棘突上,略施力分別向兩側滑動至夾脊穴處,以指腹按壓1 min,快速向外側進行彈撥放松,后雙手向兩側分別水平位揉搓后頸部1 min;③肩靈動:雙上肢下垂,手中立位,肩部分別向12點、6點、9點、3點位進行垂直與水平運動,時間1 min;④肘腕繞:肩外展90度,前臂中立位,雙手握拳,腕屈曲,肘腕順時針環繞運動1 min;⑤髖腰扭:站立位,雙腳與肩同寬,髖腰順時針與逆時針各旋轉30 s;⑥磨膝蓋:坐位,雙手掌包裹膝蓋,順時針與逆時針各旋轉30 s;⑦踮腳尖:站立位,雙足踮起、落下,踮起時保持3 s,落下保持1 s,反復進行1 min;⑧揉涌泉:坐位,雙足涌泉穴處各踩一乒乓球,下壓時刺激穴位3 s,放松1 s,共1 min;⑨按壓八脈交會:取公孫、內關、足臨泣、外關、后溪、申脈、列缺、照海,每穴按揉1 min,共8 min[3];⑩腹式呼吸:全身放松,吸氣鼓肚子,呼氣收腹,要求呼氣時間是吸氣時間的2倍,約2 min。(2)治療師操作部分由經過培訓的治療師和康復醫師進行操作,每周1次經絡疏通督脈與膀胱經的手法操作。操作方法:通督療法[3-4]。①先以右手拇指由下而上逐個點按督脈穴位,深按而緩揉,每穴按揉約30 s;②隨即以一指禪推法沿后正中線逐步推至上枕后隆突;③以捏脊手法,自下而上捏脊,捏三而拿一,共六次。疏通膀胱經:①先以雙手拇指由下而上逐個點按督脈穴位,深按而不揉,每穴點按穴位30 s;②隨即以掌根推法沿背部膀胱經第一、第二線逐步緩慢推至大杼穴,推6次為一組,共三組。每月1次,連續3次的穴位埋線治療。(3)取肺俞、脾俞、胃俞、腎俞、血海、豐隆、三焦俞、肝俞、膽俞,進行穴位埋線,每月1次,連續3次治療。每3個月檢查并收集一次治療信息,并填表登記。
使用尼莫地平評分法進行評價,卒中風險積分下降>95%為痊愈;70%~95%為顯效;30%~<70%為有效;<30%為無效。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治療效果方面,經絡促通組與常規干預組患者的相關數據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例)
2017年由Ness協作研究組主持的中國卒中疾病負擔的橫斷面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卒中的年齡標化患病率、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為:1114.8/10萬人年、246.8/10萬人年、114.8/10萬人年。因此,缺血性卒中給社會、家庭帶來的負擔仍然沉重,需要醫療機構上下聯動構織防護網絡來降低缺血性卒中的發生風險。隨著社區醫療機構的建設強化,社區居民的防病意識逐漸增強,但是由于基層工作經驗的匱乏以及群眾防病治病的理念薄弱,降低卒中患病率的措施之一是進行高危人群的社區管理,在社區機構中開展康養結合的方式給予指導及干預是順應大健康理念的防病舉措。經絡促通技術中經絡敲打操主要圍繞頸、肩肘腕、髖腰及膝踝關節及八脈交會穴進行。八脈交會穴為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相通的八個特定穴,針刺八脈交會穴能夠疏通經絡、行氣活血[5]。通過點按的方式代替針刺同樣能夠溝通十二經脈之間聯系,對十二經氣血起到蓄積和滲灌的作用。經絡敲打操通過作用全身關節部位強化經絡氣血流暢,配合百會、涌泉使陰陽續接灌注通暢,可在活動關節的同時,通過經絡聯絡上下,溝通內外的作用構織的密網,使氣血在循行的過程中運行通暢,減少了病理產物形成,有助于已經形成滯留的痰瘀等邪排出。《難經·二十八難》:督脈者,起于下極之輸,并于脊里,上至風府,入屬于腦。《靈樞·經脈》:膀胱足太陽之脈……從顛入絡腦……。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均與腦聯系密切。推拿督脈和膀胱經可以使氣血更好的流注于腦部,并在循行灌注的同時通過膀胱經將代謝堆積的瘀毒排出體外。在特定腧穴進行穴位埋線,進一步激發五臟六腑功能,疏通氣血經絡,提高機體免疫力及自我修復能力,達到預防腦卒中的目的。
該項技術的開展并引入社區康養機構的優勢在于:(1)經絡促通技術的開展可以以治療的方式定期積聚周邊患者,進行生活方式的干預督導;(2)采用經絡促通技術結合生活方式及危險因素的干預可以達到從源頭提升正氣,同時將積存的毒邪清理,雙管齊下的功效。
綜上所述,本文研究與分析經絡促通技術引入社區康養預防缺血性卒中的療效,結果顯示在治療效果方面,經絡促通組與常規干預組患者的相關數據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故經絡促通技術引入社區康養預防缺血性卒中的療效顯著,可以在臨床上加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