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慶海
(1.陸軍工程大學石家莊校區,河北 石家莊 050003;2.32153部隊,河北 宣化 075100)
鼓式制動器是一種典型的摩擦式制動器,在各型汽車上得到廣泛應用。隨著研發設計水平的提高和材料工藝的改進,盤式制動器相較于鼓式制動器具有更優良的性能,使得盤式制動器逐步取代鼓式制動器成為最主流的車用制動器[1]。但鼓式制動器因其結構簡單和成本低廉,仍然被廣泛應用于許多民用及軍用汽車上,作為行車制動器或者駐車制動器[2-3]。制動器是汽車動力傳動系統中的一個關鍵部件,對行車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鼓式制動器在工作過程中經常出現磨損不均勻的現象,導致制動器過早失效[8]。本文從鼓式制動器的結構設計和工作過程進行分析,探究鼓式制動器磨損不均導致過早失效的原因。
首先通過2020版的SOLIDWORKS軟件構建鼓式制動器的三維實體模型。SOLIDWORKS是全球知名的三維模型開發與設計軟件,在各個行業及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構建的鼓式制動器實體模型如圖1所示,其主要組成部件包括制動鼓、制動蹄、制動傳動機構等。

圖1 鼓式制動器三維實體模型
制動蹄和制動鼓是鼓式制動器的核心工作部件。制動蹄與制動傳動機構安裝在一起并受傳動機構驅動,制動鼓通過緊固螺栓與輪轂固定在一起。在未制動時,制動鼓與制動蹄之間保持一定的間隙;在工作時,制動蹄在傳動機構的作用下與制動鼓壓緊并摩擦,從而產生制動力。通過控制制動的強度及時間,可使制動鼓與輪轂減速或停止,以實現行車制動或駐車制動。
從結構原理上看,由于制動器的主體部分被輪轂所包圍,屬于封閉式或半封閉式的設計結構。這種設計結構不利于制動過程中產生的摩擦熱能的消散,且制動效能受限于制動蹄與制動鼓之間的實際接觸面積的大小。作為鼓式制動器的主要工作及受力部件,制動蹄在工作過程中易發生形變,并引發制動衰退、抖震以及制動效率下降等現象[7-8]。尤其是在崎嶇不平的路面上制動時,其操控穩定性較差。制動不平穩可導致制動蹄與制動鼓遭受較多的應力沖擊。
輕型車輛上使用的的制動蹄一般由型鋼輾壓或鋼板沖壓焊接而成,而載重車輛上使用的制動蹄則多用可鍛鑄鐵、球墨鑄鐵、鑄鋼或鑄鋁合金等材料制成[6-7]。本文中算例中的制動蹄的材料設定為可鍛鑄鐵,具體的材料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制動蹄材料參數
在操縱力的作用下,制動蹄與制動鼓接觸壓緊,制動蹄受制動鼓反向壓應力,同時受到傳動機構及支撐筋板的壓應力。在設定強度為10 000 N的瞬時沖擊應力作用下,制動蹄的靜應力分析結果如圖2所示,形變分析結果如圖3所示。

圖2 制動蹄靜應力分析結果

圖3 制動蹄形變分析結果
從SimulationXpress的分析結果可見,在蹄式制動器的工作過程中,當受到外部沖擊應力的時候,盡管所受的力并未達到材料的屈服力,但制動蹄上的受力并不均勻,邊緣處所受靜應力要大于中間部位所受靜應力,如圖2所示。由此導致的結果是,制動蹄邊緣處產生的形變要大于中間部位,如圖3所示。在這種情況下,制動蹄與制動鼓的實際有效接觸部位為凸起部位,因此該區域首先發生磨損,由于接觸面積為非平面,必然導致磨損距離。當凸起部位磨損至一定程度后,其余區域也開始磨損,直至兩區域的磨損程度趨于一致。在持續的外力沖擊作用下,上述過程不斷重復。隨著工作時間的推移,當累積磨損超過設定閾值,制動器即發生失效。
在緊急制動或者在顛簸路面進行制動的情況下,由于外部沖擊力較大,制動蹄受力極度不均,難以做到平穩制動[5]。根據上述分析結果可知,這種情況必然會導致制動鼓和制動蹄發生不均勻的形變。由于制動蹄和制動鼓均為剛性材料,其產生的形變難以完全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形變產生的凸起部位必然會發生磨損加劇的情況,進而導致制動器過早失效。
通過SOLIDWORKS軟件構建鼓式制動器的三維實體模型,從其結構原理出發分析其結構特點,分析其制動過程中的受力特點和工作特性,并通過SimulationXpress對制動蹄進行應力和形變分析,對鼓式制動器磨損不均勻的原因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外界載荷的綜合作用使得制動蹄發生形變,由此造成制動器的局部磨損加劇,是鼓式制動器磨損不均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