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森
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下,要求學生不僅要擁有健康的身體素質還要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現今中學生沉溺“溫房”的環境中,抗壓能力太低。為此學校要展開挫折教育,培養學生的抗壓能力,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初中體育在培養學生的身心健康方面必不可少,因此體育教學需要采取恰當策略來培養學生抗壓受挫能力。
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家長對于育兒的觀念也隨之改變,導致孩子在家庭的溫房中逐漸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大幅度降低。體育教學在培養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方面至關重要,學業的負擔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影響著學生的身體還影響著心理方面,過多的壓力導致學生開始出現各種負面情緒,如果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且不及時發泄出來便會導致一系列令人難受的后果。因此除開客觀因素的干擾,體育教學中的“挫折教學”必不可少。
1 挫折教學的重要性
挫折教育的觀點在于通過挫折中的磨練,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通過教育者實施可控的挫折使學生得到鍛煉,防止學生在不可控的挫折之下受到重創,從而導致厭世等消極情緒的出現。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是在現今以成績為主要奮斗目標的高中階段,學生會經常遭受失敗的困擾,雖然這是很自然的現象,但仍有學生無法接受現實出現各種負面情緒,一點挫折便導致崩潰。這種狀態與家庭、學校、學生自身息息相關,除開家庭教育,學校需要幫助學生走出這種不健康心理狀態,這時候就體現出“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在行為與心理的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才能使學生健康度過這段學業負擔沉重的時期。抗壓受挫能力不僅適用在學校學習階段更適用在社會適應方面,社會不同學校,經濟的飛速發展帶來社會競爭更加激烈,中學生是未來國家建設發展的主力軍,為了學生在未來能更好的發展,學校更需要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
2 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挫折教育”策略
2.1 挫折教育的有限度
在進行挫折教育前,教師應該明白挫折教育是有限度的,挫折教育并不等于侮辱這種教育本身是為了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去努力改正,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很多老師誤將負面批評當成挫折教育的主要手段,對學生進行否定認知,讓學生本就充滿負擔的心理更加嚴重。這種情況往往是教師不能基于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將學生的錯誤歸因于片面,導致學生在這種氛圍下心理向著不健康方向發展。在一定的情況下,挫折教育也可能會給學生以強烈的心靈打擊,特別是對一些處在青春期階段的學生,他們格外在意別人的想法,在意自己在異性心目中的表現。因此教師可以考慮避免在公共場合進行教導,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不讓教育進一步增加負面影響。因此教師需要了解挫折教育的兩面性,也要因人而異不能籠統教導。
2.2 體能訓練
對于高中生來說,繁重的課業使他們長期不進行體育鍛煉,因此會對體能方面的運動產生畏難心理。長跑就是這一方面的典例,很多學生對于長跑一直懷有恐懼心理,但長跑最能鍛煉學生吃苦耐勞。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長跑來訓練學生,在長跑過程中,體力不支想要放棄,呼吸方式不當導致難受等一系列問題,教師需要在跑前就要講解好,并帶領他們進行熱身運動。讓學生在跑前就明白長跑必然是痛苦的,但他們需要忍耐下來,在跑的過程中除非特殊情況實在不能堅持,教師一定要監督好每個能跑的要堅持跑完。只有在放棄的情緒中強迫自己,才能使他們更進一步。等到他們堅持下來,體會到自己能跑完時便會在潛意識中給自己慢慢留下自己能行的心理暗示。
2.3 競爭教學
體育本身就有競爭性,教師可以抓住這方面將學生分組進行對抗競爭。例如籃球比賽,在競賽中學生會不可避免地產生競爭心理。這時失敗的一方必然會產生挫敗心理,這時候教師就可以適時來對學生進行心理疏通,幫助他們找出輸的原因,鼓勵他們通過訓練來加強能力彌補不足,讓他們認識到失敗不可怕,只要能想辦法克服,必能在此基礎上讓自己更加優秀,這樣一來一個較好的挫折教育例子就實現了。
2.4 體育技能
對于挫折教育的目的解讀就是為了讓學生不再害怕挫折,并且學會去跨越這一障礙。因此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抗壓受挫能力,還要幫助他們掌握越過這些障礙的技巧。通過教導他們基本動作要領、注意事項并反復訓練,讓學生在遇到挫折時能即使通過所學到的技巧等來應對挫折項目,讓他們在挫折中一步步去調整自己,超越自己。技能的教導會讓學生產生自己能解決挫折的自信心,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挫折觀。
3 結束語
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狀態會有差異,這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深入溝通,去詳細了解學生實際情況來制定合適的挫折教育,或者在現有狀態上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綜上所述,體育教學可以通過競爭與技能的教學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讓學生能正確對待挫折,受到打擊能通過學到的知識去改善去彌補,讓自己能夠進一步發展。
(作者單位:西安市經開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