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勁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在社會運轉過程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對人們日常工作生活及出行有著極大的影響;而當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日常運轉時,由于部分特殊因素的影響,極易產生交通事故問題,影響著社會整體經濟的建設發展;為此,相關單位需要對交通事故問題進行詳細的調查分析,收集交通事故多發的時間、空間等,明確交通事故具體特征,并為其制定完善的預防方案與措施,降低交通事故出現的概率,保障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正常運轉與發展,為我國社會整體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下面主要對現代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特性及其防范措施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特性;防范措施
1 現代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形態特征
通常情況下,所謂的交通事故形態主要是指交通參與者自身出現失控或彼此之間出現沖突碰撞所形成的事件;為了對交通行業進行規范管理,我國有關部門對交通事故形態進行了明確的分類,分別是刮擦、碰撞、翻車、碾壓、失火及其他等,而由于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與普通道路交通事故之間存在一定差異,其交通事故的類型還會包含撞壁及追尾等[1]。
2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分布的具體特征
2.1 時間特征
經過對大量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調查發現,相當一部分交通事故大多會在清晨、正午及傍晚時期出現,其主要是由于在以上時期,當車輛進出隧道時,其光線變化較大,且車輛駕駛員自身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再加之部分人員存在疲勞駕駛,自身心情不穩定,極易導致交通事故問題的出現;此外,由于節假日時期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中來往車輛數量大量增加,部分車輛駕駛員自身缺乏足夠的安全意識,進一步增加了交通事故問題出現的概率。
2.2 空間特征
當車輛行駛于隧道工程中,由于部分連接隧道的路段寬度不足,車輛進出隧道口的速度極易對車流量造成影響,由此導致部分駕駛員出現不規范的行為,由此而增加了交通事故問題出現的概率;同時,由于隧道內部無法將汽車尾氣進行快速排放與處理,大量尾氣極易聚集形成煙霧,再加之部分車輛照明燈的影響,由此而降低了隧道內部的能見度,增加了視覺盲區的范圍,當車輛行駛與隧道內部時,駕駛員無法對隧道內部情況及車流量等方面進行明確,極易造成交通事故問題的出現。
3 影響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具體因素
3.1 隧道環境方面的因素
研究表明,隧道環境因素可以被分為道路路面及空間環境兩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高速公路隧道的正常運轉,同時對交通事故出現的概率造成影響;其中,在對高速公路隧道進行施工時,相關單位大多會將道路線型設計為平順類型,避免對來往車輛行駛過程造成影響,僅在部分特殊地段的隧道設計施工時,會采用一定的彎道與上下坡道;當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使用的時間不斷延長,大量車輛所排放的尾氣會在路面進行沉積,結合隧道內部水汽等因素,極易降低道路表面的抗滑性,當車輛行駛其上時,極易出現側滑現象,由此導致部分交通事故問題的出現;此外,由于隧道工程內部環境較為特殊,聲音、光線、空氣及來往車輛所形成的噪音相互混合,對駕駛人員的心理造成一定影響,且在進出隧道時,由于光線的變化,同樣會引起某些交通事故問題[2]。
3.2 車輛駕駛人員方面的因素
當駕駛人員行駛在隧道內部時,由于進出隧道時的光線變化較大,駕駛員的視覺需要進行一定時間的適應,如果隧道出入口相距較近時,極大地增加了交通事故問題出現的概率;同時,由于駕駛人員對部分高速公路隧道缺乏足夠熟悉了解,且駕駛過程中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疲勞駕駛等現象,導致實際駕駛過程出現失誤操作,由此而導致交通事故問題的出現。
3.3 交通車輛方面的因素
此外,在現代高速公路隧道內部,由于部分小型車輛速度較快,對車輛自身穩定性造成一定影響,如果周邊環境出現變化或突發狀況時,由于車輛視距不足,駕駛人員無法及時做出反應處理,由此而導致追尾等事故的出現;同時,由于部分貨車載重較大,當道路前方出現事故問題時,無法在有效時間內進行制動處理,同樣會導致交通事故問題的出現。
4 現代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防范措施
4.1 加強安全意識的普及教育
當前時期,為了加強現代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問題的防范處理,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宣傳教育工作的開展,對駕駛人員進行駕駛安全方面的宣傳教育,提高其自身安全防范意識,并使其對交通誘導標識及基礎設施等方面進行充分認識,確保當日常行駛過程中能夠安全規范地進行操作;同時,在日常生活中,駕駛人員還需要對自身身體、心理等方面的素質能力進行培養提高,并對車輛整體及內部系統、部件等方面進行定期維護保養,保障車輛自身質量與安全性,避免行駛過程中出現交通事故問題[3]。
4.2 加強控制預案的制定
通常情況下,為了對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問題進行有效防范,運營單位及人員還需要聯合其他有關單位,結合現代交通事故問題的具體特征,制定出更加科學完善的交通事故應急防控預案,建立專業的防控部門,并安排專業隧道管理、消防救援及醫療等人員,確保當交通事故問題出現時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與處理,并借助科學的引導部署,開展事故救援、交通疏導等工作,實現交通事故的聯動處理,為高速公路隧道整體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4.3 加強隧道配套設施的完善
同時,隧道內部道路的線型及配套設施同樣會對交通事故的出現造成影響,因此,建設單位對隧道線型進行優化設計,避免彎道及上下坡道的出現,如果部分隧道所處位置存在較大的特殊形式,設計人員需要對坡道與彎道設計較長的減速帶,并保障駕駛人員能夠獲得充分的視野,同時還需要對隧道出入口設計限速或減速的標志,為駕駛人員進行引導;此外,在對隧道進行設計施工時,相關人員還需要對通風、照明等基礎設施進行完善,避免進出隧道時光線變化較大對駕駛人員視覺造成影響,同時將隧道內部煙塵進行處理,避免由于隧道內部能見度不足而造成交通事故的出現,確保駕駛人員行駛過程的安全性。
4.4 加強監控及道路養護等工作的完善
除了以上措施之外,為了加強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預防處理,運營單位需要對隧道內部空氣、道路等環境進行詳細的調查了解,根據路面防滑性能進行處理,避免出現車輛側滑等問題;同時,相關單位還需要借助現代化設備設施的應用,對隧道內部進行實時監控,并在另一方面加強道路養護工作的開展,為駕駛員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為我國現代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整體領域的進步與發展提供保障[4]。
5 總結
綜上所述,高速公路隧道作為現代交通行業的重要環節,對人們日常出行及社會運轉有著極大的影響,而由于部分特殊因素的影響,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極易出現交通事故問題;為此,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對交通事故問題的調查研究,明確交通事故發生原因及具體特征等,并為其制定完善的防控方案與措施;同時,相關單位還可以借助現代化技術與設備設施的應用,對隧道進行實時監控了解,確保當交通事故問題出現時能夠在第一時間發展與處理,避免對后期車輛行駛造成影響,進而推動現代交通行業及社會整體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丁浩,馬非,夏楊于雨,等.城市道路隧道與公路隧道的運營風險差異分析[J].隧道建設(中英文),2019(A1):45-49.
[2]李倩,郭健,周宗,等.復雜環境下的山區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機理研究[J].武漢輕工大學學報,2020(2):53-58.
[3]林有心,馬兆有.基于事故特征的隧道交通安全問題及管控要點分析[J].道路交通科學技術,2020(1):14-18.
[4]彭翔,宋燦燦,王維利,等.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數據分析方法研究[J].城市道橋與防洪,2020(5):27+26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