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飛
(榮昌區消防救援支隊,重慶 402460)
近年來,我國重特大火災、爆炸事故、車輛事故以及自然災害逐年提升,夏季是各類事故頻發的主要季節,認真查找消防救援薄弱環節及突出問題,合理應用快速成套支護與破拆裝備,制定切實有效的救援措施,堵塞安全漏洞,提升對重特大事故防范能力。消防救援工作中如何應用快速成套支護與破拆裝備,是目前各相關人員需要考慮的問題。
救援裝備不僅關系著消防救援效率和質量,同時,也是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保障。通過對近年來消防救援工作實況的調研和分析,發現成套性、便捷性是提升消防救援效果的關鍵,總結多年消防救援經驗和教訓,促使目前國內外快速成套支護與破拆裝備的研究技術也越來越成熟和完善,在消防救援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解決了過去消防救援工作中無法對坍塌墻壁、側翻車輛以及狹窄空間進行支撐的問題,金屬網與線纜等障礙物是影響消防救援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破拆裝備的應用,能夠達到對此類障礙物進行清除的效果。
支護與破拆裝備種類繁多,頂桿、起重氣墊、液壓剪斷器以及萬向剪短器等工具都是支護與破拆裝備的構成,非常適合地面消防救援工作,各項工具應用性能較為穩定,對消防救援工作順利的開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原有的支護設備主要應用于支撐工作面頂板,隨著經濟與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和進步,傳統木質材料制成的支護設備也逐漸發展成機械化程度較高的噴漿支護、提腿式液壓支護以及錨桿系列支護等;而破拆裝備大多度情況應用于特重大事故,重點破拆較為堅硬的巖石,但對于金屬材質所制成的物品幾乎無效,由于破拆設備普遍體積較大,并不適合地面消防救援工作。結合多年消防救援經驗和教訓,構建快速消防救援通道,配置成套性、高效性、便捷性安全可靠的支護與破拆裝備,可以滿足現下消防救援工作要求。
重特大火災、爆炸事故、車輛事故以及自然災害等發生時,通常會伴隨著巷道坍塌與堵塞等問題,對第一時間開展消防救援工作有著一定阻礙,通過對近年來各類事故的消防救援案例的調研和分析,發現墻體、巷道以及巖體二次坍塌頻繁發生,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延緩了消防救援最佳時機,同時,也對消防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有著嚴重的威脅,大大地降低了消防救援效率。借助快速成套支護與破拆裝備,能夠對以坍塌的墻體等進行支撐和障礙物清除,輕巧、便攜式的支護與破拆裝備是消防救援工作的基礎保障,便于快速建立消防救援通道的同時,也能達到提升搶險救援效率的目的。
成套性輕便支架與消防專用起重氣墊是快速成套支護設備的主要構成,在支護金屬或非金屬構件方面有著較好的應用優勢,不僅對縮短建立快速消防救援通道時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時,也為救援身在危險困境的人員延長了時間,為消防救援工作提供了極大便利。液壓支護與手動支護是目前成套輕便支架應用的主要兩種形式,消防救援人員可根據事故情況選擇合適的支護設備,或者混合使用。
氣動鏈條鋸、液壓剪擴器、開縫器以及速斷器是快速破拆裝備的主要構成,該套設備能夠對金屬或非金屬障礙物進行清除,對建立搶險救援通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傳統液壓鏈條鋸便捷性、高效性較差,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氣動鏈條鋸的出現和應用,由于出色的應用性能,不僅可以完美配合液壓剪擴器開縫器等破拆設備,也可以實現對事故中各種障礙物進行清除,大大地提升了消防救援效率和質量。
快速成套支護與破拆裝備的動力主要來自便攜式應急動力源,便攜式應急動力源主要分為兩種:機動泵和手動泵,相較手動泵,機動泵在重大事故中消防救援工作中由于事故地區環境影響,會阻礙機動泵的實際使用效果,而手動泵在重大事故消防救援工作中更具有優勢。消防救援人員可根據事故實際情況,可以選擇二者結合的方式為快速成套支護與破拆裝備提供動力,不僅可以承擔消防救援工作負荷,也可以更好地推進消防救援工作。
氣壓機動泵工作原理參考圖1。

圖1 氣壓機動泵工作原理
目前快速消防救援通道的搭建方式主要涉及以下三種:(1)借助破拆裝備掘進小端面巷道或墻體,利用傳感器設備確定人員被困區域,在指定巷道區域已坍塌的墻體、巖體等進行支護,搭建快速消防救援通道;(2)借助破拆裝備對通道中障礙物進行清除,并結合便捷性支護工具恢復原有行走通道,便于快遞打通人員被困區域的同時,也為加快搭建小斷面快速消失救援通道提供了便利;(3)借助大功率外部車載轉機來操作地面救援,利用大孔徑鉆孔打通人員被困區域,在此基礎上搭建快速消防救援通道。根據事故發生實際情況,選擇搭建合適的消防救援通過,提高搶險救援效率的同時,也能更好地滿足消防救援工作要求。
通過對現階段消防救援現狀的調研和分析,上述消防救援通道的搭建仍存在許多問題,在實際救援工作中,消防人員并不能精準地掌握地質資料,事故情況,因此,對部分救援工作的開展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若無法精準定位人員被困區域,極易失去最佳救援時機。部分消防救援裝備不充足,成套性、高效性以及便捷性等具體應用性能較差,極大地降低了消防救援效果。快速消防救援通道的搭建理想狀態,應該保證消防救援人員與被困人員取得聯系,并可以傳遞食物,延長救援時間,利用快速成套支護與破拆裝備建立臨時有效的消防救援通道以及障礙物的清除,提升消防救援效率。
以城市住宅樓瓦斯爆炸事故為例,引起住宅樓墻體支撐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支架支護密度不充足導致的,使得住宅通道上方墻體或墻壁二次坍塌,通常表現為頂板小范圍坍塌或住宅通道局部大面積坍塌等。利用快速成套支護與破拆裝備搭建快速消防救援通道,根據事故現場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救援方案及支護與破拆工具,降低瓦斯爆炸事故對現場消防救援工作的影響。
針對頂板小范圍坍塌,消防救援人員應在第一時間內檢查坍塌地點附近頂板的支架情況,若發現以損壞的支架,需要及時進行更換,可選擇頂桿支護,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住宅樓墻體碎石掉落阻塞救援通道。仔細測量坍塌區域實際支護高度,以此采取合適的支護工具,利用支護工具與頂板進行連接,盡可能選擇可以延長的頂桿,能夠分攤承載力的同時,也能增加支護區域穩定性。此外,可以坍塌區域的最末端,放上一根較短的支護工具,減輕大頂桿側面負荷壓力,結合破拆設備清除住宅樓通道內障礙物,進而達到快速搭建救援通道的目的。
針對住宅通道局部大面積坍塌,此現象的發生會間接引起大量碎石掉落,并會堵塞救援通道,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面臨著二次坍塌的風險。
因此,消防救援人員在進行支護時,應快速環顧救援環境,選擇合適的支護工具對該區域進行支護,可采取三角形支護的方式穩定大面積坍塌區域,結合消防專用起重氣墊來搬運或位移一些較大的障礙物;借助破拆裝備清除住宅樓各類障礙物,選擇合適的角度,避免插入危險臨近點引起墻體二次坍塌,進而完成快速消防救援通道的搭建,及時救助被困人員。
除此之外,為了全面提升地方消防救援效果,除了需要靈活應用快速成套支護與破拆裝備外,也要轉變城市發展模式,不能過于追求規模經濟效率,要從多方面考慮消防安全問題,在滿足統籌城市布局經濟需要、生活需要以及安全需要的前提下,不斷完善消防救援措施,保障城市安全運行。
消防安全是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關鍵,隨著城市規模逐漸擴大,各工業企業與園區的建設數量不斷增多,各類發展要素齊聚城市,城市消防安全面臨著新的挑戰。快速成套支護與破拆裝備的出現和應用,對當下消防救援工作的開展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不僅能夠有效提升搶險救援效率,也實現了社會發展安全水平及城市安全發展治理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