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
2021年全國兩會,碳達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引發了輿論高度關注。對于大型企業,特別是能源相關企業,作為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最關鍵領域,對它們的影響已有諸多討論,并且一些企業也紛紛宣布開始制定自己的碳中和目標。而對于成長型企業而言,碳中和對其造成系統性的、深遠的影響也將逐漸顯露。
“未來的能源行業逐漸會從供給煤炭和電的供應商,逐漸按照新的能源結構去變成一個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用各式各樣的一次能源,轉變成用戶可以直接使用的能源形式,”SAP中國聯席總經理王前在接受筆者的采訪時表示,在轉型的過程中,信息化會起到關鍵性作用,且不再是以往僅僅加強管理、提高數據透明度以及規范化運作,更多的是和能源行業的業務高度結合,尤其是未來大多數業務都以分布式為主的趨勢下,用戶更需要一個有效穩定且可動態調度、自發自用的平臺服務。
不過,對于能源這樣“龐然大物”的企業來說,轉型既耗時,又耗力,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要有效解決管控風險的同時,還要形成高效運作的機制:首先,在統一的系統前提下,實現所有業務的自動可控,畢竟作為能源行業,更看重的是業務價值交換。其次,擁有一套成熟的軟件,且擁有豐富的業務實踐。最后,信息化改造緊跟窗口期。
當然,能源行業轉型的核心關鍵還是在于軟件系統從整體系統設計上,要解決橫向業務上的系統,這個比開發軟件更困難。
SAP在全球擁有近45萬家客戶,其中中國有16000多家企業級客戶。從全球來看,將近85%的能源類行業都是SAP的客戶。能源從全球范圍來講都是碳排放壓力相對比較大,碳中和的壓力相對比較大的企業。
“SAP可以幫助這些企業提供系統和軟件,去解決整個企業的管理流程,然后利用我們的技術和創新能力,來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向低碳經濟轉型。”王前表示,SAP的軟件和服務也能夠在多個可持續發展的領域幫助用戶去解決這些現實的問題,包括碳排放強度的追蹤,分析和披露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報告研究,以及碳資產管理,碳匯尋源和采購等領域。
Climate 21計劃是SAP幫助企業構建整個商務分析和交易處理功能,讓企業盡可能減少生產、運輸和能源使用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從而提升整個價值鏈的碳足跡管理的解決方案:首先,它能為企業提供一套運算體系,無論是通過測量法還是核算法,能夠把企業碳排放的數據摸清楚。
其次,摸清數據之后,會幫助企業進行實時分析和洞察,幫助企業做好整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決策。
最后,從整體環節包括生產、能源消費、運輸以及銷售環節做持續的業務提升,為客戶從整體價值鏈上的可操作性的支撐和洞察。
“未來,SAP會和更多企業,無論是能源類企業還是化工企業,進行整個生產以及供應鏈方面的集成,Climate 21也會在這些方面形成具體的接口,通過每一個具體接口,核算出每一個環節的成本,就可以去做具體的業務流程的優化。”在王前看來,通過去優化業務流程,可以更高效的調配、運輸,利用生產原材料做低碳包裝,在整個過程中提升碳排放控制的情況。

作為全球深具影響力的橡膠助劑大型制造商,科邁化工以國際化的營銷網絡服務全球客戶。科邁化工目前的業務主要包含:四個生產實體,主要分布在天津、蒙古、江蘇和在建的河北工廠,三個全球營銷子公司。海外公司以銷售業務為主,主要在北美、南美和歐洲,客戶主要是全球的十大輪胎巨頭。
“當企業到一定規模后,容易形成大企業病,難管理、負擔重、信息也不暢通。數字化轉型可以很好地幫助企業轉型升級,比如說決策、分析能力,這是非常重要的。”在科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樹華看來,數字化轉型是企業向高速發展過渡的關鍵時期。
據了解,科邁化工選擇了 RISE with SAP S/4HANA Cloud (私有云版本),通過靈活、輕便的 ERP 云部署方式,快速打造業財一體的數字化核心,支持集團管理完整業務流程。同時,通過 SAP Analytics Cloud(分析云),提供實時、透明的決策分析數據,有力支持企業的綠色發展與運營提升。

王樹華透露,未來科邁化工與SAP的合作會主要從兩個方面出發:首先,引進SAP的信息化技術,重塑現有企業的業務流程;其次,借助SAP的平臺,在河北滄州臨港國家化工園區建立全新的數字化工廠,全面提升企業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在全球有85%的能源行業幾乎都是SAP的客戶,SAP能夠為能源行業的整個價值鏈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洞察,這是SAP的先天的優勢。”王前強調,在中國,無論從能源的生產和能源的輸配和能源的消費,大部分企業都跟SAP有比較深的合作。SAP幫助企業提高運營效率的同時,自身也在做出承諾——在2023年實現SAP自身運營的碳中和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SAP在整個環境保護包括碳排放的利用效率方面,差不多每年都有將近1%以上的提升——在過去十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耗的比例已經從68%降到了接近57%,這也是SAP幫助企業提升整個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