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杰 任幸
摘 要:王寧先生從理論原則、內容方法和終極目標等方面對漢字教育進行了全面的闡釋,為漢字教育的科學性指明了方向。她指出漢字教育的科學性就是要尊重漢字的規律,即漢字的表意性和系統性;漢字教育的內容要注重漢字學理,體現教學內容的層級性與銜接性;在方法方面主張挖掘漢字的趣味性,提倡方法的多元性;漢字教育的目的是通過教學過程讓學生產生對表意漢字構造特點和使用規則的感受,科學地認識漢字,正確地使用漢字,并因此強化民族文化意識,陶冶愛國情操。
關鍵詞:王寧 漢字教育 科學化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寧先生,師從我國著名文字訓詁學家陸宗達先生,在文字訓詁研究領域有極深的造詣;作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研制組的成員和普通高中課程標準研制組組長,在中小學漢字教學理論的研究方面建樹頗高。她通過分析大量不同時代不同體制的漢字形體,對漢字構形系統的原則和方法進行了符合漢字事實的科學闡述,為人們科學、系統地分析漢字提供了理論依據,與此同時創造性地提出了極具操作性的結構——功能分析法,創建了“漢字構形學”,完善了漢字學理論,而且因其諳熟傳統漢字教學的規律與方法,豐富并深化了文字學及漢字教學理論。王寧先生因其扎實深厚的漢字學理論功底,從諸多方面提出了漢字教學應遵循的理論及原則,這些理論與原則皆以漢字教學科學化為目標,是傳統文字學原理與現代漢字學理論在漢字教學方面完美融合的體現。
一、漢字教育的核心思想
顧黃初先生在《語文學科教育的百年步履》一文中列舉了語文學科教育領域存在的十個問題,第一個就是“漢字教育被嚴重地忽視”a,“漢字教育”的概念由此提出;在《再談漢字教育的科學性》一文對王寧先生的訪談中,王寧沿用了顧黃初先生“漢字教育”的表述,她說:“我也和顧先生一樣,稱‘漢字教育,包括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與專業教育,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小學的漢字教育。漢字教育重要是因為漢字本身重要?!蓖瑫r王寧先生明確指出“漢字教育”的目的,“是要通過教學過程讓學生產生對表意漢字構造特點和使用規則的感受”。她說:“教學的科學性,不僅僅是教法問題,更重要的是學理問題。教師在學理上的精透和豐富應當是更為重要的?!庇纱丝梢姡鯇幭壬皾h字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實現“漢字教育的科學化”,而實現“漢字教育的科學化”,首先要提高教育者在漢字學理方面的思想境界;其次是使漢字宏觀理論的研究能及早介入漢字教學,并使作為表意文字的漢字所具有的規律能夠在識字教學領域引起足夠的重視。為此,王寧在《漢字教學的原理與各類教學方法的科學運用》一文中對已有的各種漢字教學方法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在介紹各種方法優點的同時也指出了各種方法存在的局限。她認為:“沒有一種教學法是適用于教學的各個階段以及各種漢字字符的,也沒有一種一元化的識字教學法是萬能的、沒有局限的。過去的一些被稱作教學法的經驗總結都是有價值的,它們屬于不同的教學途徑和不同的教學切入口,適用于不同階段,彼此并無對立性,應當相互取長補短,自覺地綜合使用,因地因時甚至因人而具體選用?!睋怂龔娬{:“在小學基礎教育的漢字教學領域,應當遵循‘理有定則,勿離勿違和‘教無定法,殊途同歸的原則,提倡漢字科學與認知心理科學同時進入課堂,樹立教學經驗與教學手段必須提高到理性的科學意識。沒有上升為理性的個人經驗不宜推廣,即使是科學有效的方法也不宜作為唯一的方法形成‘流派去讓大家硬性模仿?!薄皯斕岢虒W方法與教學策略的多元化。”“方法可以選擇,學理不能違背?!奔匆洋w現了漢字教育科學性的核心思想,要求在漢字教學中,“在不違背漢字構形規律和演變規律的前提下,對構意直接、明確的字加以準確講解;或對需要經過推源再來講解的漢字,推源后再來講解。在講解個體漢字時,要把它放到漢字構形系統中去,找到它應有的位置再來講解”。這既是漢字教學所需遵循的“普遍學理”,也是漢字學理論指導漢字教學即漢字研究介入漢字教學的具體闡釋。“學理”是漢字教學最好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原則,只有遵循漢字教學的基本原則,才能在人講錯漢字時,運用漢字構形學的原理指出其錯誤所在。所以要想把漢字教學提高到“漢字教育”的高度,就要把漢字教學所忽視的內容在漢字教學中重視起來,重視漢字教學經驗與手段的科學意識的建立,重視漢字特點及規律,重視漢字學理論的指導,重視漢字學原理。
二、漢字教育科學化的具體內容
為了達到漢字教育的更高境界,王寧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字學養,提出了實現漢字教育科學性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勿違“學理”。王寧先生指出:“漢字教育重要是因為漢字本身重要。”b那么漢字本身重要在哪里?在以往的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并不理解形、音、義三要素的聯系和區別,往往均衡用力或無意識地側重于某個要素進行漢字教學。其實漢字的“音和義都是漢字作為漢語的載體,由漢語那兒承襲而來,只有字形是漢字的本體”c。而“漢字構形的最大特點是它要根據所記錄的漢語詞(語素)的意義來構形”d,也就是說漢字字形被構造出來時就被賦予了某種意義信息,因此漢字屬于表意文字體系,“表意性”就是漢字自身所體現出的最大規律。以“斤”字為例,“斤”的甲骨文字形,是一把曲柄大斧的形象?!墩f文解字》:“斤,斫木也。象形,凡斤之屬皆從斤?!边@里的“斫木”即“砍伐樹木”的意思,所以就“斤”的字形分析并結合《說文解字》的釋義來看,“斤”的本義是“斧頭”。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附錄5“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共收常用漢字3500字,被分配在義務教育的四個學段完成學習,每個學段都有具體的“識”與“寫”數量的要求。在如此龐大的識字數量面前,如何讓學生快速掌握漢字的構形特點,科學地“識寫”漢字,這就需要了解掌握漢字的另一大規律“系統性”,即漢字構形是一個系統,字跟字之間在形體上彼此存在著相互的關系。e例如前面提到的“斤”字,凡由“斤”字組成的合成字大都與“斤”所表示的表意斧頭”有關,如“匠”字,構形從“匚”從“斤”,“匚”表示一種方形的盛物器,“斤”即表示“斧頭”,二者會意則表示帶著“斧子”等工具的做工之人就是“匠”,引申為各種門類的匠人;再如“析”字,由“木”和“斤”組成,以斧剖木會意“分析”“辨析”之義;再如“斬”字,“斤”表示“斧頭”,斧頭可以砍物,也可以用以砍人,成為殺戮的工具;“車”是交通工具,在古代也可以用作刑罰的工具,即“車裂”,因此“斬”由“斬首”引申為“斷”,“斬釘截鐵”,表示“斷”得很干脆,因此比喻處理事情或說話干凈利落,絲毫不猶豫。通過“斤”,則可以關聯到眾多與由“斤”作為構件參構的字,由此體現漢字構形的“系統性”規律。遵循漢字規律是漢字教育科學性的核心,在教學過程中以揭示漢字的表意性和系統性為目標,讓學生產生對表意漢字構造特點和使用規則的感受f,這是漢字教學的根本任務。
自1985年以來,王寧先生就開始創立漢字構形學的基礎理論,2015年出版了《漢字構形學導論》一書。漢字構形學根據漢字不同的功能構件的組合將漢字分為十一種構形模式,這十一種漢字構形模式涵蓋了從甲骨文到楷書大部分漢字的構形方式,比傳統“六書”理論更適用于漢字構形的分析。王寧先生認為“漢字構形學應當為基礎教學中的漢字教育提供簡明而通俗的科學理論原則”g,不僅因為漢字構形學適用范圍更廣,更因為漢字構形學這門學科把漢字置于一個符號系統中,使漢字有了相應的位置,有助于確立初期積累字表、科學地講解漢字字理。
三、漢字教育的層級性與銜接性原則
以漢字構形學為理論原則,王寧先生明確了漢字教育的內容。她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思維特點將常用字識字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即初期積累階段(零突破識字階段)、中期積累階段(識字量大幅度增加階段)、后期積累階段(識字的鞏固階段)h,并對每個階段的教學內容都做了詳細的闡述與說明。
初期積累階段,王寧先生綜合各種條件選擇初期積累字,力求讓學生在開始識字時就能進入科學識字的軌道。她利用漢字多元參數數據庫,從8000個漢字中綜合優選出300個漢字,最終形成了《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附錄4《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部編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共有300個不重復漢字,其中216個漢字都來自于300基礎字表。同時王寧先生還對初期積累字的使用與講解提出了建議。她指出:“在小學一二年級階段,直接講授漢字構形規律是沒有必要的,但通過漢字的具體分析和不斷積累啟發學生感悟漢字的特點和規律,使他們理解漢字、熱愛漢字又是必須做到的?!眎例如可以適當運用古文字形來講解獨體象形字,以增強學生對漢字表意性的感受,了解漢字形體發展演變的事實;也可以通過偏旁部首展示漢字形體相互聯系的事實,還可以在講解義音合成字(形聲字)時,讓學生指出字形中的聲符和義符,感受漢字構形可分析的事實,以此感受漢字構形的特點和規律,在漢字的講授中滲透漢字的學理。
中期積累階段,王寧先生提出可以依靠字理幫助學生掌握字義。字理即構意,是漢字構形時被賦予的意義信息。講解字理有許多好處,可以增強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了解蘊藏在漢字背后的文化知識,還能通過講解字理將字與字聯系起來,使學生感受到漢字是一個系統。但是字理不能亂講,必須以漢字學理為原則,不能把示音構件講成表義構件,違背學理制造混亂。因此,王寧先生提出講解字理的五個原則,避免講錯一個、亂了一片問題的出現。
后期積累階段,王寧先生提出仍然可以通過字理幫助學生學習漢字,但此時的字理已不僅有助于學生了解漢字的意思,還是溝通字與詞的紐帶,使識字教學進入即字用階段。例如在中期積累階段學習“理”字,對其構形進行分析,知“理”是由表義構件“玉”和示音構件“里”組合而成,其字理是順著玉的紋理雕刻玉器,即“紋理”。到了后期積累階段時,要字拓展到詞,引出“理”的“治理”“整理”和“理順”等詞義系統,做到由字到詞的提升。同時,王寧先生還提出到了后期積累階段,要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此時的新字積累應主要采用演繹的方法。例如學生通過“財”了解到“貝”這個表義構件在參構字形時所帶入的“財貨”“交易”等構意,從而在遇到其他從“貝”之字時能夠舉一反三,了解“貸”“貴”“賄”“賂”等字都與“財物”有關。
四、提倡漢字教學方法的多元化
在漢字教學方法方面,王寧先生肯定韻語識字、注音識字、字族文識字、字理識字、集中識字、分散識字這六種主要方法在漢字教學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她否定把這六種漢字教學方法發展成流派、各自為政的做法。她以“字理識字”為例,認為雖然在中期和后期積累階段,都可以通過字理來幫助理解字義,但在初期積累階段,學生的識字量不多,就不宜強調字理,否則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另外對一部分演變復雜的漢字,王寧先生也提出建議希望教師不宜花大量時間進行講解。所以“字理教學”只是識字教學的一種方法,它不適用于學生學習漢字的所有階段,而是需要和其他教學方法綜合使用。教師不能在掌握一種漢字教學方法后就把它當作萬能在教學過程中反復長期使用,而應該主動取各類教法之長,補各類教法之短,使漢字教學方法多元化,并能因地因時甚至因人不同而不同??傊椒梢远嘣珴h字的學理——即漢字自身的規律卻不能背離。
從漢字教育的思想境界,到漢字教育的理論原則,再到漢字教育的內容方法,可以說這些思想的相互貫穿與融合,即完整地體現了王寧先生漢字教育科學性的理論體系,使漢字教育真正走向了科學化的發展道路。王寧先生真正做到了把學術成果應用到語文教育的實踐之中,她既是文字訓詁學家,也是當之無愧的語文教育大家。
a 顧黃初:《語文學科教育的百年步履》,《中學語文教學參考》1998年第1—2期,第6頁。
be 李節:《再談漢字教育的科學性——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王寧訪談》,《語文學習》2015年第3期,第7頁,第8頁。
cdgi 王寧:《漢字構形學導論》,商務印書館2018年版,第6頁,第55頁,第19頁,第254頁。
f 王寧:《談談語言建構與運用》,《語文學習》2018年第1期,第9頁。
h 王寧:《漢字教學的原理與各類教學方法的科學運用(上)》,《課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10期,第5頁。
參考文獻:
[1] 王寧.我與中國傳統語言文字學[J].中國教師,2013(10).
[2]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Z].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基金項目: 本文系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建設一般項目(20JDYB02):“中小學漢字教育實踐范式與培訓策略研究”及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創新項目(2020SY185):“以漢字學理原則為指導的小學高段漢字教學實踐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作 者: 潘杰,太原師范學院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漢字基礎理論及漢字教學;任幸,太原師范學院教育學院語文學科教育在讀碩士研究生。
編 輯:曹曉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