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敏
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理論,倡導教育要能應用于生活。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淺談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內涵和原則
(1)生活化教學方法概述。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按照初中地理課程標準的要求,將教學與學生生活體驗聯系起來,引導學生根據身邊的生活事件來探究相關的知識,讓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同時讓學生在實踐中能獲得更多的生活體驗,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和應用能力。
(2)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原則。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應遵循生活與地理相結合原則。生活中處處含有地理知識,地理生活化教學要對地理教學內容進行生活化處理,變枯燥教學內容為生活中的鮮活事例,但課堂教學又不能純粹充斥著生活實例,要做好生活中的元素與地理知識的有效結合,使抽象的地理知識形象化,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熱情,又能引導學生發現地理知識的現實意義,同時培養學生地理觀以及地理思維。
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1)教學內容生活化。初中地理主要闡述自然和社會環境,人教版地理教材編排符合學生認識規律,由整體到局部,由簡單到復雜,先學習地球、地圖知識,世界地理,再學中國地理及鄉土地理。教師要對教材適當地增刪,提煉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內容。由于社會日新月異,地理教材中的一些信息和數據往往會滯后于現實,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及時對教材進行更新。例如,學習《水資源》課前先讓學生了解我縣生活用水的利用現狀以及污染狀況,讓學生樹立水資源危機的意識。
(2)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教學方式生活化主要是創設生活化學習情境,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具體可以創設如下幾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引入生活化教學實例。地理知識與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教師可以科學地引入生活化的教學實例,加快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進行氣溫的變化及氣溫的分布教學中,教師可從實際生活出發,引導學生分析我縣最近一個月的氣溫變化情況。此外,教師還可以布置學生觀看天氣預報,自己制作氣溫走勢表,當學生學習與自身生活緊密相關的知識時候,會更加的專注,而且學生自主探索得來的知識也會印象更加深刻。
(3)評價內容生活化。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就要求我們教學評價的內容也必須富有生活化的氣息,教師要關注社會熱點以及身邊發生的大事,編制一些生活化的習題、試題,找準時事熱點與地理考察內容的銜接點。2017江蘇“小高考”一道地理選擇題就考了微信開機圖是幾月份拍攝的,這道題目體現了江蘇地理學科上對孩子關注生活的引導。比如韓國部署薩德系統,教師可以這樣設置試題:樂樂在看新聞聯播時,了解到美國在韓國布署薩德系統,他想知道這兩個國家在世界上的位置,應查閱:A.世界地形圖;B.世界政區圖;C.韓國政區圖;D.美國政區圖。
三、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
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應該是豐富多彩的,除了課堂教學之外,教師要不斷地拓寬教學領域,拓展生活化教學空間,帶領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外的實踐活動,搭建地理與生活相結合的平臺,地理課堂不再局限在教室里,要把課堂搬到大自然界中去。校外的實踐活動要以鄉土地理環境為依托,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