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和安 蘭芬
摘 要:寫作能力一直是中學生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雖然學生和老師在寫作上下了很多功夫,但效果都不是很好。總的來看,中學生整體的寫作水平還是偏低,主要是題材重復,內容空洞,無法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實感,大部分給人的感覺就是在湊字數。針對這一問題,文章對中學生寫作內容空洞、缺乏情感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幾點對策建議。
關鍵詞:中學語文;寫作情感;有效策略
一、 引言
寫作是中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現在部分學生不會寫,不愿意寫,或者是為了應付老師和考試,就胡亂拼湊字數交差。中學生處于一個有著浪漫幻想的年紀,本可以寫出很多現實的美好,和對未來充滿憧憬的文章,但是現在一些中學生的文章顯得模式化,功利化,內容空洞,不像是這個年紀的孩子應該寫出的文章,學生的作文沒有真實的情感,全是一些套話,大話,空話,這種現象嚴重背離了學習寫作的初衷,也導致了學生不想寫,怕寫,老師也不想教,從而導致惡性循環。
二、 中學生寫作情感缺失原因
(一)教育體制方面
我國一直都采取的是應試教育,就是以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的能力,是考核的唯一標準,但這種方式很容易忽視學生個體的一些能力。在中考和高考的指揮棒下,應試教育的影響依然比較強大。部分學校為了提高作文成績,想出各種方法來進行快速作文訓練,這些快速作文訓練大多是模仿別人的文章來套用格式來寫作,這種方式是無法體現作者自己的真情實感的,而且作文最后都是模式化的作文,作文整體框架結構都像是復制的一樣。這種訓練的結果就是學生寫的作文,沒有情感,沒有自己的思維,更沒有創新,長此以往還會壓抑學生的真實情感。
學校會這樣做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要在中考或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績。這種功利性的作文教學模式會讓學生養成壞的習慣,套用優秀作文的模板,然后為了更符合主題的內容,開始編造一些事情,情感方面也會根據文章整體情況來編,這樣就會讓整個作文讓人感覺很假,虛情假意。長期這樣的話,學生就不會在寫作文的時候表現出自己的真實情感,因為寫出自己的真實情感,可能無法達到優秀作文的那種境界。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是無法讓中學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的。
(二)教師教學方面
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也會對學生的寫作情感有影響。由于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還存在著很多問題。
部分語文教師都是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的老師,但是很多觀念卻還是以前的老思想,并沒有達到與時俱進。在課堂上還是以教師個人講授為主要教學方式,很少會有互動,更談不上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所以這些學生還是只能以應試教育的灌輸模式學習,很多學生對這個很反感,但沒有任何可以解決的辦法。
例如,有些語文教師在平時的作文教學和寫作訓練中,還是刻意地以中考或高考來做一些模式化的練習。經常會出一些命題作文,但是很多命題作文還不符合學生目前的心理認知水平,學生都無法理解命題的意思是什么,更不知道怎么開始寫了。作文的題材有很多,不是只有命題作文,可以先以其他題材來訓練寫生的寫作能力,然后逐步轉換到命題作文,并且要教會學生如何理解命題的意義,指導學生一步步地來提升寫作能力。
(三)學生自身因素
中學是一個人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特殊時期,在這個時期里,學生個人的自我意識開始成長,每個學生都會有一些自己的特點。與小學階段比,顯得更加成熟,對生活和自己未來的人生有了向往:跟成年人比,又還顯得很稚嫩,生活經驗不足,對于情感顯得淺薄和浮躁。但是寫作是一種心理活動,他是根據作者本人的心理所思所想來創作的,是個人的真實情感流露。好的作文之所以好,是因為我們可以通過文字感受到作者當時的心情,作者就是要通過寫作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而學校還是以“為了升學,為了考試,為了高分”去指導學生寫作文,忽視學生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情,就會讓學生在以后的寫作當中逐漸喪失自我的情感,讓文章內容顯得空洞。
三、 中學生用真感情寫作文的有效策略
(一)教育體制的改進
1. 考試制度應該改革
教師對優秀學生的選拔不應該停留在傳統的那種只以分數為唯一評判標準的選拔方式,而應參考學生的綜合實力。比如,國外的一些學校,在選擇優秀學生時,會以是否獲得一些競賽類比賽獎項為標準,而不是以考試的分數作為唯一的標準。這種綜合測評方式可以從側面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因為學生知道,可以通過提高自己寫作能力的方式來給自己增加附加的分數,學生有了寫作興趣,才會將自己的真情實感在寫作中表達出來。
2. 學校應該增設課外閱讀課
課外閱讀是豐富學生閱歷,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還可以提高學生對于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和自我思維能力。這樣在寫作過程中就不會沒有東西可寫,故意胡亂拼湊文字來完成寫作,同時也會使寫作內容更加的富有真情實感。
(二)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進
1. 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閱讀是非常重要的,閱讀可以積累很多知識,同時還可以學習很多優秀的寫作和表達技巧,把這些寫作技巧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不但可以提高寫作水平,還因為內容更加的吸引人,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中學階段,這個非常特殊的時期里,學生會表現出想要表達的欲望,但因為可能思想還顯得很幼稚,擔心表達出來的個人情感會被別人取笑,所以就選擇不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那么,作為教師,應該注意每個學生的特點,要給予學生鼓勵,要讓學生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給予肯定,并對那些取笑別人的學生做出批評,只有這樣才可以建立學生的自信心,才會讓學生愿意在寫作過程當中寫出自己的真實情感。有學者提出一種理念,就是對話。寫日記是自己跟自己的對話,寫作文,是和老師的對話,因為寫作文主要的批閱對象是老師,所以學生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想法通過作文傳達給老師,老師可以通過作文知道每個學生的煩惱是什么,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將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到文章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