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農業的建設發展不僅需要立足當下,順應新形勢下的經濟發展趨勢,同時也需要從我國傳統農業的歷史文化本源出發,挖掘并整理我國農業文化的豐富資源,力保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和現代農業文化建設得以在過去、現在、未來的綜合性研究基礎上找到科學化、民族化和因地制宜的發展路徑。由趙佩霞、唐志強共同主編的《中國農業文化精粹》一書是以我國農業文化為研究對象的專著。該書旨在呈現我國歷史悠久、厚重豐富的農業文明,梳理我國自古以來的傳統文化內容與形式,包括絲綢文化、棉麻文化、茶酒文化、歷史文化名村等,并對我國傳統的古代農學思想進行了分析論述,全方位構建了我國農業文化的理論與實踐體系,為我國現代農業的建設發展與農業文化的傳承弘揚提供更深厚的文化滋養。
該書內容豐富,共包括15個論述部分:第1部分從農業起源的傳說說起,追溯了原始的幾大代表性的早期農耕文明,包括舊石器、新時期、河姆渡、半坡等農耕文明;第2部分介紹了我國農耕文明的精髓,即精耕細作,并論述了我國以精耕細作為核心的古代耕作技術體系;第3部分論述了我國農業生產的三要素,即天時(物候)、地利(肥料)、人和(良田改造);第4部分介紹了我國傳統的代表性農具,包括耒耜、曲轅犁、三腳耬、水利磨面機等;第5部分介紹了我國古代的水利工程,包括兼顧漕運和灌溉的運河工程、潤澤農桑的水利工程、鎮海伏波的堤塘工程等;第6部分介紹了我國古代的漁獵生產活動;第7部分介紹了我國古代的畜牧業生產活動;第8部分介紹了我國古代的農產品加工,包括農作物加工、禽肉制品加工、調味品加工等;第9部分介紹了我國悠久的茶酒文化,并分別從茶和酒的生產、發展和文化流傳進行了說明;第10部分介紹了我國絲棉麻毛的農業文化;第11部分介紹了我國古代的農學思想,分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經營思想理念的先進性與落后性;第12部分介紹了我國古代經典流傳的農書,包括《夏小正》《氾勝之書》《齊民要術》《茶經》《蠶書》等;第13部分介紹了我國古代極具代表性的的古典園林,包括靈囿、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等;第14部分介紹了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名村,包括它們的建筑遺產、文物古跡和傳統文化;第15部分介紹了我國極具民族與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我國豐富多樣的農業物質文明和農業精神文明出發,筆者認為,當前高職院校農業人才的培養需要高度重視農業教育與中國文化發展的關系研究,構建我國從古代到現代的綜合性農業文化體系,整合并利用我國豐富多樣的農業文化資源,科學促進現代農業經濟的發展。
一方面,就我國悠久的農業物質文明和農業精神文明來說,我國是農業大國,數千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傳承,積累了豐富且深厚的農業物質文明財富和農業精神文明財富,給中國人留下了許多引以為豪的農產品、農業技術、農業文獻、歷史文化村落、農事文化等等,而這些農業物質文明財富和農業精神文明財富通過現代的傳承發展既能夠弘揚我國傳統的農業文化,形成我國農業建設的強有力的文化生命力,也能夠系統化地整合我國豐富的農業文化資源,為我國農業產業的多元化建設與創新創意化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需要注意的是,我國農業文化歷史悠久,農產品、農業技術、農業莊園、歷史文化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數量和規模都十分宏大,一定程度上為農業產業的精細化發展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對此,高職院校可以從自身地域文化出發、從院校辦學特色出發,有針對性地探討相關農業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問題,增進學生對農業文化、農業思想、農業生產方式、農業經營模式等問題的認識與反思。
另一方面,就農業文化在我國現代農業經濟建設與農業人才教育方面的意義來說,農業文化是農業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品質的農業文化內核能夠為農業產業經濟的發展和農業人才的培養提供強有力的物質文明支持和精神文明支持,內外兼修地促進現代農業的健康發展,所以,在高職院校的農業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中,農業文化的傳承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農業文化課程亦是高職院校農業專業課程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從當前我國農業文化體系的建構成果來看,大量優質、多樣的農業文化資源還未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高職院校可以以這些農業文化資源為切入點,探索高職院校農業教育的辦學特色,設置創新化的農業文化教育課程,引導學生更多地關注我國農業的歷史、文化,并運用前瞻性的專業研究視野,積極探索農業文化資源開發的創新路徑。
綜上所述,該書較全面地呈現了我國悠久的農業發展歷史和豐富的農業文化資源,為現代農業經濟的發展和現代農業文明的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從現代高職教育的農業專業教育來說,農業文化的傳承與教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在文化上延續對農業的重視,不斷豐富我國農業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我國的現代農業文化建設和現代農業人才培養才能達到更高的水平。
(朱彥,男,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中國文化文學和寫作、秘書工作、創新創業)
書名: 中國農業文化精粹
作者: 趙佩霞,唐志強
ISBN: 9787511624062
出版社: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5年12月
定價: 87.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