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斌
摘要:市政道路維修工程是城市建設發展的基礎性項目,工程質量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傳統管理模式下,建設單位只關注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為更好地管理工程質量,建設單位應該全過程予以控制和管理。本文從建設單位的角度出發,探討了從投資決策階段開始到勘察設計、招投標、施工及竣工驗收階段全過程中,建設單位應該采取的管理方法和控制重點,并指出全過程的管理下工程質量更有保障。
關鍵詞:建設單位;道路維修;質量管理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市政道路,而市政道路維修工程更是基礎性項目,對維持城市的日常運轉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傳統的建設模式中,建設單位質量管理的重點一般都放在在施工階段。為更好地管理工程質量,建設單位的質量管理行為應貫穿項目建設全過程,即從投資決策階段開始,到勘察設計階段,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最后的竣工驗收階段,每一階段都應進行質量控制。
一、市政道路維修工程在投資決策階段的質量管理
工程項目投資決策是投資行動的準則,一般來說,市政道路維修工程的資金來源都是財政資金。建設單位在投資決策階段應進行廣泛的調查和研究分析,決定工程實施范圍和維修標準等關鍵標準。由于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涉及工程建設的各方面,項目負責人還應具備一定的設計、施工和造價的知識面。在審核可行性研究時,需要注重考察方案是否合理,選用的材料是否符合經濟標準,造價估算是否有遺漏。在宏觀方面,也要注意審查方案是否符合國民經濟發展規劃,是否符合國民經濟建設方針,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等等。對于方案中不合理的做法,專家在評審時應予以指出并要求修改,徹底擺脫決策時的行政干預。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維修工程能以最小的造價換取最佳的效果,在投資決策階段就能為工程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市政道路維修工程在勘察設計階段的質量管理
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資料表明,雖然設計費用只占工程全部費用不到1%,但在項目決策正確的前提下,對工程投資的影響程度高達75%。因此,建設單位在勘察設計階段的質量管理是項目成功的前提。一般來講,工程設計分為三個階段,即初步設計、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對于初步設計,建設單位應將“為什么要做”作為重點內容進行審核。對于技術設計階段,由于不是建設工程必須具備的階段,一般都予以省略。但對于技術復雜的項目,技術設計就顯得相當必要,建設單位應重點關注設計單位是否按設計任務書或批準的初步設計方案進行深化,深度是否達到要求,有無違反抗震、人防等強制性規范,設計概算是否超出投資估算等方面內容。當設計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以后,建設單位應將質量控制的要點放在要求設計單位按合同內容按時交付圖紙,跟蹤監督,履行中間驗收,安排施工圖審查等內容上。
一般來說,設計人員的知識水平對方案設計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道路維修工程的一個特點是市政道路的現狀破損程度決定設計方案是否合理,因此道路破損程度的檢測評估工作是必須要實施的,只有設計人員掌握了道路實際破損程度,才能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可行的設計。建設單位不能為了節省投資,而不安排道路破損檢測工作。除此以外,建設單位也可在設計階段就安排監理單位介入,監督設計質量。目前,我國的監理主要服務在施工階段,設計監理比較少。日后,為進一步提高設計圖紙的質量,建設單位應盡早安排監理單位介入,協助審核設計各專業的圖紙,協調設計進度等等。
三、市政道路維修工程在招投標階段質量管理
建設單位在招投標階段進行質量管理的目標就是擇優選擇施工單位,盡可能規避在施工中出現的質量風險。為擇優選擇施工承包單位,招標文件及最高投標限價的編制顯得尤為重要。建設單位在此階段質量管理的重點包括:第一,建設單位應明確“一分錢一分貨”的理念。如果一味地去追求優良工程,但又不愿意付出對應的投資,這樣只會造成工程質量不能達到目標。只有建設單位愿意付出與質量目標相適應的價格,并使施工承包單位能獲取一定的利潤,工程質量才有保障。第二,建設單位在編制資格預審文件時,應合理制定投標人的資質、業績、財務等方面要求。尤其是財務方面,良好的財務狀況是投標人承擔新工程的實力體現。合理的資格預審條件,既可篩選出有實力且聲譽好的投標人,也能保持投標的競爭性。第三,建設單位合理和資金安排是工程質量得到保障的前提。市政道路維修工程一般都是財政投資項目,財政資金安排計劃是項目資金到位的證明,建設單位在制定工程推進計劃的基礎上,應在財政年度預算編制前向所屬的財政部門申請足額的資金安排。只有資金到位了,才能避免因拖欠施工單位工程款導致施工單位偷工減料出現的質量問題。
四、市政道路維修工程在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
施工質量管理是工程全過程中的最重要的一環,建設單位一般可以在人、材料、機械、施工方案、環境保護等方面著手。
對人的控制,主要在于建設單位必須使用國家執業資格制度施工管理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和管理人員;為保證人員的業務水平,應要求施工單位對作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做出考核,實行先教育考核后上崗的制度;通過平時的理論學習,加強施工管理人員的理論知識和工人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提高其技術水平和質量意識;督促施工單位選用業務水平好,心理素質好的人員從事關鍵施工工序工作,切勿選擇有生理缺陷的人從事不準從事的專業工作。
對于材料的控制,雖然建設單位不能強制要求施工單位選用某個廠家的材料,但應要求施工單位通過比選材料供應商,選擇合格的,能如期供貨的材料供應商;審核施工單位制定的材料供應計劃,是否和工期計劃相符;除了要求進場材料具備出廠合格證外,建設單位還應獨立委托材料檢測單位負責施工材料的送檢和抽檢工作,使檢測單位做到公正出具檢測報告。
對于機械設備的控制,建設單位應要求施工單位選用合適,檢測合格的機械設備;檢查機械設備的操作規程和適度是否完善;要求施工機械必須在年檢合格的基礎上再報審被批準,才能進場使用,不能讓機械帶病作業。
對于施工方案的控制,在開工之前,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應認真仔細審查施工單位提交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確保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準確性;對于達到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必須要求施工單位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組織專家組對施工方案進行論證,以確保專項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五、建設單位對監理單位的監理工作的管理
在建設工程中,監理單位是受建設單位委托,根據法律法規、工程建設標準、勘察設計文件及合同,在施工階段對建設工程質量、造價、進度進行控制,對合同、信息進行管理,對工程建設的各方關系進行協調,并履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法定職責的服務活動。一個負責任的監理單位對建設單位相當重要,能輔助建設單位監督工程質量,減輕建設單位的工作壓力。目前,國內監理單位的素質參差不齊,資質掛靠現象時有發生,有的監理單位與施工單位更是藕斷絲連,甚至架空建設單位。對于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該停工整改的不予與管理,嚴重影響工程的質量,并直接影響建設單位的利益。因此,建設單位對監理單位的管理也是全過程質量管理的一個重點。建設單位對監理工作控制的重點包括:要求派駐現場的監理工程師必須具備從業資格,并由一定的工作經驗;審查監理規劃,并督促監理單位嚴格按監理規劃實施監理工作;按合同約定及時支付監理費用;建設單位經常到現場檢查監理工作等。
六、市政道路維修工程在驗收階段的質量管理
工程驗收分為施工過程的質量驗收和竣工驗收,建設單位關注的重點也不同。在施工過程的質量驗收,建設單位需要重點關注包括:基槽的驗收需要建設、監理、設計、勘察、及政府質檢部門的共同參與;對于關鍵工序,容易出現質量通病的工序,及采取新工藝新技術施工的工序,必須要求施工單位編制施工方案,要求監理單位督促施工單位按施工方案實施;對于隱蔽工程的驗收,必須有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參加,且記錄拍照存檔;對于地基基礎,主體結構等關鍵部位,建設單位應獨立委托第三方檢測單位獨立檢測并出具報告,以確保關鍵部位的工程質量。
竣工驗收是工程施工全過程的最后一道工序,質量管理的關鍵在于“質量評定”,建設單位重點檢查項目是否已按合同、圖紙完成所有內容,主要的材料進場報告是否齊全,送檢材料的檢測報告和實體抽檢報告是否已經全部出具等。
一般來講,對于工程在使用過程中出現質量缺陷問題,由責任單位負責缺陷維修,如施工缺陷導致的質量問題由施工單位負責返場維修,設計缺陷導致的質量問題由設計單位負責。由于一般的質量缺陷責任期只有兩年,但質量缺陷發生的時間和造成的損失具有不確定性,如質量缺陷發生在責任期之后,質量缺陷造成的損失超過質保金或設計費,這時缺陷整改難度大,若只靠質量保修書約束責任單位履行維修責任是不夠的。
2005年,建設部和保監會曾聯合出臺《關于推進建設工程質量保險工作的意見》,明確了工程保險的種類、投保的項目類型和投保主體。近年,上海和深圳陸續發布工程類保險的服務規范,而國內的一些大型的保險公司已推出建設工程設計責任險和工程質量責任險。這類保險的責任期通常為10年,從竣工交付后開始計算,比國家規定的質量缺陷責任期長,可以加強工程質量的保障。因此,建設單位可以嘗試引入工程設計責任險和工程質量責任險,利用市場化保險手段對沖質量責任帶來的風險。
七、結語
市政道路維修工程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市政道路的質量管理,建設單位必須做到全過程質量管理,從投資決策階段,到勘察設計階段、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驗收階段,每一步都需要質量控制,工程質量才有保障。
參考文獻:
[1]沈海華,唐倫,石海洋.試論市政路橋工程項目前期管理的重要性[J].工程技術研究,2018,1:191-192
[2]丁霄.如何提高市政工程項目前期工作質量[J].建材與裝飾,2017,9:159-160
[3]顧蕓.市政道路工程項目動態過程管理的實踐應用[J].地產,2019,22:77-139
[4]徐彪.基于建設單位視角的項目質量管理[J].城市住宅,2020,2: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