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蘭
以發展功能性新型材料為抓手,以數字經濟賦能先進制造業,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
5月20日,“2021中國紡織創新年會·功能性新型材料國際論壇”于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召開。會議圍繞主題“新時代 新材料 新動能”,從國家宏觀態勢和產業頂層規劃的視角,梳理全球紡織新材料技術發展的新趨勢,探尋功能性新型材料產品的創新基因與全產業鏈協作共贏的新模式,探討“十四五”期間長樂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與新路徑。
會議旨在積極響應福州市委、市政府號召,提升紡織功能性新型材料產品發展水平,助推長樂打造成為全行業紡織功能性新型材料產業鏈交流與協作平臺,逐步發展成為全國紡織功能性新型材料重點示范城市。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主席孫瑞哲,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田中群,中國科學院院士、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朱美芳,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端小平,閩江學院校長王宗華,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任喬艷津,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等領導、國內外專家學者與國際知名企業、長樂龍頭企業等業界代表齊聚一堂,共話功能性新型材料的當下與未來。
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林中麟指出,改革開放以來,福州市紡織工業得到快速發展,如今已形成化纖、棉紡、經編、服裝、紡織機械等于一體的產業體系,并涌現出一批在國內外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龍頭企業。下一步,福州市將以打造產業基地為目標,強化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拓展紡織品的開發和應用,培育壯大產業發展新動能。
“高遠,篤實,精準,厚德。”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主席孫瑞哲在會上致辭中指明了打造以新型纖維材料為核心的產業體系的四個關鍵所在。一是堅持創新驅動,加快構筑引領性、戰略性的科技優勢,二是堅持集約發展,加快構筑規模化、協同化的制造體系,三是堅持數字賦能,加快構筑柔性化、精益化的供給能力,四是堅持綠色轉型,加快構筑可持續、負責任的產業生態。
會上舉行了“錦綸福建指數項目”啟動儀式,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恒申集團、永榮錦江牽頭倡議組成聯盟企業定期發布“錦綸福建指數”,維護行業穩健發展。
福州市長樂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徐俊介紹道,在產業數字化方面,長樂區近200家工業企業接入、使用工業互聯網,累計推動總投資185億元的項目進行智能化改造。在數字經濟賦能之下,2021年長樂區紡織化纖行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有望突破2 200億元。在數字產業化方面,長樂東南大數據產業園呈現出國家級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的態勢,已策劃生成265個重點項目,總投資約3 100億元。
風帆勁滿,華章待續。在福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動與扶持指引之下,長樂紡織業的高質量發展將邁出更堅實的步伐,未來可期。

>>“錦綸福建指數項目”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