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向東
奮斗來不得半點虛假
深圳市公安局曾接到一位市民的報案,稱他的家人迷上了“成功學大師”,為了拜師賣了房子交學費。深圳警方出警后抓獲了多名所謂“成功學大師”。調查發現,這些所謂的“大師”其實是初高中畢業后,混跡于社會,把自己包裝成留洋博士,并通過各種“話術”發展下線,騙取錢財的。
如今,社會發展節奏快,人心浮躁,太多人患上了“成功饑渴癥”,渴望迅速發財,改變命運,但又不想費時費力打拼,于是,“成功學”應運而生,仿佛只要聽一堂課就能改變命運。為此,白巖松提醒說:“當前是一個‘成功學泛濫的時代。”
《新周刊》總結:“‘成功學是中國當代社會的毒瘤。”一位曾經迷戀“成功學”的人,后來明白了“成功學大師”們把成功完全功利化了,他說:“‘成功學所宣揚的‘三個月賺一百萬‘35歲實現財務自由等誘人的噱頭,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詐騙。”他們唯一的目的是忽悠別人把學費交了。貴州遵義的養殖戶牛芳芳,夫妻倆靠貸款養了300多只羊和幾十頭牛,有人在微信上向她推薦陳安之的“成功學”培訓……會上得到許諾,拜陳某某為師,依靠他的指點和名望,金手指點中幾個項目就能賺上幾千萬元。牛芳芳夫婦賣掉牛羊,湊足108萬元,如愿成為陳某某門下“終級弟子”。但是,最終他們兩手空空,血本無歸。
如果說有一門學科專門教你如何成功,這從邏輯上講就有問題。因為假如成功是可以被傳授的,那么教你成功的人自己怎么不去做?記得電視劇《歡樂頌》里邱瑩瑩剛失戀后買了一大堆書,天天在家大吼:“我要成功,我能行。”安迪提醒道:“這些書寫得荒唐,根本不科學。”
“成功學”界定的“成功”很極端:“以最快的速度創造最大的財富。”這樣的成功學是最廉價的精神鴉片,有一種強烈的暗示,就是成功是有捷徑與竅門的,可以不勞而獲的。這種暗示加強了“成功學”聽眾的投機心理。日本現代管理學家大前研一訪問中國,他在一家書店看到一本《西方百部管理經典速讀》,以200頁篇幅濃縮了整個現代管理學理論,這種急功近利的程度讓他驚詫。深圳市公安局中隊長梁永興說:“所謂成功大師包裝的課程,打著勵志的旗號,迎合了一些人一夜暴富、一招解困、一步登天的心理。”迷信“成功學”其實是一種無藥可救的懶惰。
“成功學”的邏輯推理是:有人成功了,那么你按照他總結出來的成功方法,就一定能夠成功。這個世界上存在著由客觀規律決定的必然。正常情況下,我們看待一個人的發跡過程,是有因果關系的,先有因,后有果。但是“成功學”是反過來的,是強行把成功人士身上的某些東西說成是他們成功的必然因素。成功不是一種結果,而是一種經歷。成功本質是小概率事件, 成功是個性的,不是共性的。所以,“成功學”總結出的公式化的成功之道根本不靠譜。
“成功學”主張“成功是可以復制的,照著成功學的方法去做,就一定會成功”。現實生活中,真正發家致富的道路,都是無法復制的。中國涌現出的本土企業家,他們都是靠自我奮斗成功的。有位企業家坦言:“所謂的成功學都是扯淡。”馮侖就說:“企業家,都是野生的!”說成功有秘籍那是誤導蕓蕓眾生,成功是教不出來的,也是沒有捷徑可走的。
到底什么才算人生的成功?易中天說:“成為一個真實的人,善良的人,健康的人,快樂的人。”我們應該認清成功的本質,才不至于誤入歧途,成為“成功學”的奴隸。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