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征和
真心是不可再生的用盡了就是用盡了
19歲時,傅雷來到巴黎學習語言和藝術理論,期間結識了同樣喜歡探討藝術的法國女郎瑪德琳,不久便墜入愛河。但傅雷出國前已有婚約,由母親做主,定下與遠房表妹的秦晉之好。一貫對母親孝順的傅雷此時犯難了,該如何抉擇?在無數次失眠與痛苦的思想斗爭之后,追求自由愛情的力量占了上風。傅雷寫信告訴母親,自己已經是成年人,婚姻應該由自己做主,希望母親理解,解除與表妹的婚約。可是信寫好了,傅雷卻沒有勇氣寄出去,便叫好友劉海粟幫他寄出。
信“寄出去”了,傅雷感到少有的輕松與解脫,興沖沖地去找瑪德琳??裳矍暗囊馔庖荒蛔屗@呆了,瑪德琳正同另一個男子打得火熱。任憑傅雷怎樣規勸,瑪德琳堅持認為,她可以愛他,同時也可以愛別的男人,相愛并非一定意味著結婚。傅雷崩潰了,他想要自殺。
就在這生與死的岔路口,劉海粟出現了,他勸傅雷平靜下來,正視中西文化的差異。于是,傅雷同瑪德琳冷靜地“分手”了。但他一下子又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之中,他想到那封信,母親看到后該如何心痛,表妹又該怎樣失魂落魄?而這時,劉海粟拿出了那封信,這讓傅雷又驚又喜。作為朋友,劉海粟實實在在地“騙”了傅雷一回,當初傅雷讓他幫助寄信時,他十分清醒,傅雷一定是“戀令智昏”,預見他與瑪德琳的戀情不會持久,也想到了這封信對寡居的傅母和未婚妻的打擊有多大,于是,私自扣下信件未發。傅雷瞪大了眼睛,久久地盯著劉海粟,猛地一下抱住他,流下淚水。
劉海粟對傅雷的“騙”,其實是給感情一時發熱的朋友一個冷靜期,這是朋友間的理解,更是對朋友的關懷。后來,傅雷一直視劉海粟為朋友中的至交,遇事總愛與他商量。
(責任編輯/劉大偉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