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芙蓉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次年,剛滿18歲的楊作云應征入伍,奔赴朝鮮。1952年10月14日,楊作云所在部隊接到命令,要求攻占618高地。部隊領命之后急速前進,直奔618高地。行軍途中,遭遇敵軍炮襲,4名戰友不幸中彈,倒在了血泊中……
排長回頭看了看瘦小的楊作云,問道:“你怕不怕?”
看著剛才還活蹦亂跳,如今卻血肉模糊的戰友,楊作云滿腔怒火,大聲回答:“不怕,既然來了,就干到底!”
“好!你帶著兩個戰士去前線觀察敵情,隨時向我匯報。”
“是!”
乘著夜色的掩護,楊作云和兩名戰士悄悄摸到最前線,剛剛到達618高地對面的小山上,就看見有一百多號敵人,偷偷摸摸向我軍陣地潛襲而來。
楊作云一看形勢嚴峻,已經沒有退路,待敵人再靠近一些,果斷出擊,大喊一聲:“打!”一把抓起沖鋒槍,朝著敵人的方向猛烈掃射,其他2名戰士拉開手榴彈,向敵人扔去,一瞬間,敵群像開了花一樣,炸得敵人丟盔棄甲,一片鬼哭狼嚎。
經過一場惡戰,我軍終于拿下618高地。但由于戰斗重點轉移,全排急需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另一陣地上去。
“楊作云!”
“到!”楊作云迅速跑到排長面前,打了一個標準的立正姿勢。
“部隊馬上要轉移到另一陣地上去,你帶2名戰士繼續堅守618高地。能守住嗎?”
“能!618高地是戰友們浴血奮戰奪回來的,我們非守住不可!”楊作云年齡雖小,但說話斬釘截鐵。
后來,在慘烈的戰斗中,一名戰友不幸犧牲。楊作云英勇抗敵,頑強堅持,一人擊退敵人17次反撲,堅守坑道3晝夜……618高地被削平一米多。
“水,水——”一絲微弱的聲音傳來。楊作云聞聲向旁邊的坑道摸索過去,原來是2班副班長頭部中彈,昏迷之際想要喝水。楊作云把副班長摟在懷里,他知道敵人前后封鎖嚴密,早已彈盡糧絕,哪里還有水。看著副班長犧牲在自己懷里,他心如刀絞。
終于,增援部隊來了,排長看著精疲力竭傷痕累累的楊作云,緊緊地握住了他的雙手,說:“你辛苦了,下山去吃口飯,補充能量!”
待營長把一盤炒雞蛋端到楊作云面前時,楊作云心里難受極了,戰友們的音容笑貌一個個浮現在他眼前,尤其是2班副班長臨終前連喝一口水的愿望都沒有實現,他禁不住失聲痛哭……
如今,88歲的楊作云老人依然致力于公益事業,疫情期間動員全家人捐款捐物。老人感慨萬千:“戰爭結束就什么都好了,既然活下來就要繼續為國家做貢獻。只有國富民強,才不受別人欺負!”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