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特拉維斯·布拉德貝里?? 鄧笛 編譯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很大程度上說,我們過什么樣的生活取決于我們有什么樣的習慣。我們的種種際遇都與習慣有關。若想過上充實又有意義的生活,養成下面10個習慣是有必要的。
1.遠離“毒”人
有些人對你來說是“有毒的”,會影響你的生活質量。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你面前發脾氣、倒苦水,似乎這是他們唯一想對你做的事情。偶爾為之,是對你的信任;經常如此,則是對你的傷害。長此以往,他們的負面情緒會對你起到“累積效應”,讓你也成為一個消極和頹廢的人。人生有限,值得你交往和關注的人有很多,為什么不試著與那些能讓你熱血沸騰的人在一起呢?像他們一樣,熱愛生活,感恩生活,帶著欣喜與希望去遠航。
2.睡覺前不把手機和電腦帶上床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這種習慣會損害睡眠和工作效率。短波藍光在決定人的情緒、能量水平和睡眠質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早晨,陽光中含有高度藍光。當你的眼睛直接接觸到它時,它會阻止你的身體繼續產生那些對你能起到催眠作用的褪黑素,從而讓你處于清醒狀態。下午,藍光漸失,你身體里褪黑素漸增,你開始有昏昏欲睡的感覺。所以,人在晚上睡覺是一種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然而,許多人喜歡把手機和電腦帶到床上,讓它們發出的短波藍光映照在臉上。這樣的接觸會抑制褪黑素,干擾入睡能力。我相信大家都會承認睡眠不足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所以,睡覺前不把手機和電腦帶上床是一種好習慣,值得你努力培養。
3.感謝此時此地
我們都想過上幸福的生活。幸福的基礎,是感恩,而不是財富、美貌、權力或冒險。感恩是對你擁有的一切欣賞。一頓餐,少了買不起的香檳和魚子醬,并不意味著失去用餐的樂趣。你會發現,和喜歡的人在一起,熱狗和啤酒味道也一樣不錯。不要總認為你需要一些你目前還沒有的東西,才能獲得快樂。如果不珍惜現在擁有的東西,就永遠不會欣賞到美好生活。
4.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卻不期待萬事如意
這種做事習慣與“感謝此時此刻”相伴而生。你可能會羨慕某些人,因為他們似乎擁有完美生活。然而,這些人也有自己的麻煩,所謂完美,不過是在你大腦中出現的海市蜃樓。你可能會害怕無法預料結果的變化,但這個變化帶來的結果,可能會成為你一生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你不是先知先覺者,也不是料事如神的預言家,所以你要對未來的生活保持開放的心態,變化帶來的后果未必都是不好的,也可能是巨大的驚喜。
5.習慣把想做的事情先干起來再說
做事情之前謀劃一番是必要的,但“三思而不舉”不僅不利于事情的順利進展,反而會在舉棋不定之間耽誤事。大多數作家的寫作竅門就是一頁接一頁地寫,有些文字或稚嫩或凌亂,永遠不能示人,但是他們寫著寫著,就有了好作品,成了好作家。有些人之所以一生碌碌無為,就是“光想不練”所致。我們一開始的想法可能并不完美,生產出來的東西可能也不是什么好東西,但是如果始終不行動起來,就永遠也創造不出好東西。
6.養成有條理的習慣
有一種說法是:“人們缺的不是想法,而是時間。”時間是真正稀缺的一種資源,而許多人浪費的時間實在是太多了。浪費時間的原因之一,就是沒有養成有條理的習慣。沒有條理的人,時間都在“尋找”中浪費了。他們總是丟三落四,永遠找不到自己想要找的東西,永遠記不住需要做的事情。養成有條理的習慣先從學會整理開始,所有的東西都應該分門別類,用的時候能很快找到,而不是在尋找中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
7.記錄和收藏那些打動你的東西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一句名言、一件物品、一個念頭,讓你產生某種共鳴,但你又說不出到底是怎樣一種共鳴,這時不要放走它們,而是記錄它們,收藏它們,有一天你再見到它們時,你或許會發現它們當年讓你產生共鳴的原因所在,而這時你生命中的有意義的時刻就誕生了。
8.經常做一些能提醒你知道“我是誰”的事情
經常安排一些時間,將所有的面具都摘下,做那些讓你最能感到真實感的事情。這些事情只有你自己知道,可能是跑步,可能是在“老音樂”的伴奏下翩翩起舞,不管是什么,騰出時間做這些事情,必定有助于恢復活力,其效果甚至會大到讓你難以置信。
9.養成不盲目承諾的習慣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一項研究表明,一個人說“不”的難度越大,就越有可能感受到壓力、倦怠,甚至抑郁。實事求是,量力而為,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切忌使用“我想我可能做不到”或“我不確定”這樣模糊的短語,而是簡潔明了地說“不”。不輕易承諾,是對承諾的尊重,也會明顯減少過度承諾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
10.堅持現實的目標
有很多想減肥的人,一開始就宣稱,“3個月內要減掉30磅”。大目標確實可以振奮人心,但當目標沒有達到,也會感到失望和內疚。目標不能達到,制定目標則沒有意義。我當然不是建議你停止設定那些具有挑戰性的目標,而是建議你制定現實可行的最小目標并努力實現。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