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鵬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是黨的十九大總結實踐經驗、順應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提出的重大課題。”近年來,國有企業以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為出發點,以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為落腳點,結合自身特點,對黨建工作系統設計、機制培育等進行了大量探索,進一步鑄牢了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根”和“魂”。
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的內涵與意義
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是黨的十九大立足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和我們黨新的歷史使命,立足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足加強黨的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來的。貫徹落實這一總要求,對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的深刻內涵與邏輯。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高屋建瓴地指明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的方向,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根本原則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指導方針是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主線是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總體布局是“5+2”布局,即全面推進黨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目標是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的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國防建設、民生改善作出了歷史性貢獻。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在穩定宏觀經濟、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等方面依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國有企業的性質及地位,決定了必須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必須推動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在國有企業深入落實。
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的體系與路徑分析
國有企業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必須系統謀劃,從完善體制機制入手,統籌推進黨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制度建設,促進黨的建設與企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
從體制機制來看。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在國有企業深入落實應通過三大體系進行完善。一是建立標準化的黨建工作流程體系。制定標準化指導手冊、專項工作模板、工作指導書等,使黨建工作按標準和程序推進,幫助基層黨組織準確把握“做什么”“怎么做”的問題。二是建立常態化的黨建工作督查體系。通過巡視巡察、黨建督查、不定時抽查等方式檢查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質量,形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反饋改進-提升質量”的良性循環。三是建立精準化的黨建工作考核體系。突出重點,細化指標,以年度為周期,系統評價基層黨組織“做得怎么樣”,發揮黨建考核“指揮棒”作用,把從嚴治黨要求落到實處。
從實施路徑來看。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在國有企業深入貫徹落實包含六大具體路徑:一是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加強政治建設是新時代黨根據自身特點對黨的建設提出的新要求,抓住政治建設這個“牛鼻子”,對黨的其他各項建設就能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二是把思想建設作為引擎。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全黨,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首要任務,針對黨的觀念淡薄問題,著力改進和完善宣傳教育的方式方法,對黨員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的教育。三是把黨員干部和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基礎。落實好干部標準,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要改進推薦考察辦法,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要不斷完善凝聚人才、激勵人才、有利于人才充分發揮作用的體制機制。四是把作風建設作為關鍵。通過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來夯實黨執政的群眾基礎,通過嚴整“四風”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五是把紀律建設作為支撐。要保持各級黨組織的政治定力和提升黨員的政治素養,堅定不移跟黨走;要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增強黨性修養,站穩人民立場,做到黨章規定的“四個服從”,讓紀律成為帶電的“高壓線”;要抓住“關鍵少數”,強化監督執紀問責,不斷完善監督體系。六是把制度建設作為保證。把長期以來黨的領導工作中和黨內生活中的經驗教訓加以總結概括,形成全黨必須共同遵守的黨內法規、條例、規則等制度,以及體現時代特征和先進性要求的具體規定、評價標準、考核體系等,不斷健全完善黨內法規,構建全方位的制度體系,增強提高黨建質量的制度保障。
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在國有企業往深里走往實里走的方法思考
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握企業發展和黨建工作規律,將黨建工作與企業中心任務、經營管理融合運轉,構建黨建工作格新局。
深化融合程度:堅持與時俱進,探索決策、執行、監督“三位一體”融入方式。一是抓起點,在決策上融入。要進一步厘清黨委和董事會、經理層等治理主體之間的權責邊界,提高“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董事會定戰略作決策防風險、經理層謀經營抓落實強管理”質量,確保各治理主體不缺位、不越位、不相互代替、不各自為政,不斷提高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質量。二是抓過程,在執行上融入。通過管干部聚人才、抓班子帶隊伍、打基礎提能力、強監督正風氣,量化考核黨員在各項工作中發揮的先鋒模范作用,把黨建工作成效與經營業績同步檢驗,確保各項工作扎實推進、見到實效。三是抓結果,在監督上融入。推動黨組織監督體系與企業監督體系深度融合,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精細化的監督體系,促進工作聯系更加緊密、溝通協作更加順暢、協同發展更加有力、覆蓋領域更加廣泛、政治生態更加清正。
創新融合方式:堅持開拓創新,著力破解黨建融入引領企業高質量改革發展的難題。一是堅持將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相結合。以黨的建設引領企業重大項目建設,制定正確的工作目標與措施引導并保障項目有序推進,實現黨建任務與企業發展的階段性任務同步推進。二是堅持將普遍規律和特殊情況相聯合。把普遍與特殊、共性與個性相融合,注重把握好黨建工作的重點與難點,分清常規工作與創新工作的關系,加強分類指導,鼓勵基層積極探索,激發基層黨員的創新創優創效熱情。三是堅持將橫向到邊與縱向到底相聯合。構建覆蓋面廣、貫徹度深的黨組織融合體系,促進國有企業集團黨委、子公司黨組織和各基層黨支部、黨小組、黨員的上下聯動,全面提升本單位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四是堅持將管理考核與成效運用相結合。采取實地觀摩、交叉檢查、問答交流、現場測評等方式,對黨建工作融入引領企業發展過程和結果進行全方位的檢查考核,探索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的有效途徑。
提高融合能力:堅持細化舉措,不斷彰顯黨建融入引領企業高質量改革發展的成效。一是著力提升各級黨組織引領力。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自覺同黨章對標,自覺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對表,同上級重大決策部署對標對表,堅定政治立場,明確政治態度,嚴守政治紀律。二是著力提升各級黨組織組織力。堅持黨管干部和市場化選聘相結合,堅持關心和厚愛相結合,注重年輕干部培養,強化干部職工隊伍專業化能力建設,動態優化調整組織設置,持續提升組織力。三是著力提升各級黨組織學習力。推進黨建信息化建設,堅持線上與線下融合,把線下教育動員與線上溝通交流結合起來,以黨建工作的實際效果提升服務管理的有效性。四是著力提升各級黨組織創新力。把黨建品牌創建過程嵌入到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中,深入滲透到基層黨建工作中,確保黨建成果看得見、摸得著,有抓手、見效益。五是著力提升各級黨組織協同力。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作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黨群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和具體業務指導,推動黨委意志落地;人事、紀檢、宣傳等業務部門和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要發揮各自職能優勢,密切協作、分工負責、互相支持,推動管業務與管黨建有機結合,切實提升協同作戰能力,形成黨建工作新格局,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