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馬克思的總體性敘事對辯證法形態的澄清

2021-07-01 15:42:50尹健劉同舫
江漢論壇 2021年6期
關鍵詞:辯證法馬克思

尹健 劉同舫

摘要:辯證法兼具表現形態和運動形態,兩種形態在哲學史上呈現為從原初統一到分裂的運演軌跡。黑格爾構建理性體系促使兩種形態實現內在統一。馬克思將黑格爾辯證法自我否定運動確立為“簡單形態”,并從人類歷史總體過程的發生學視角澄清對“簡單形態”的多重誤解,體現了在辯證法“簡單形態”領域內表現形態融入運動形態的統一路徑。隨著對資本主義社會總體性敘事的深入,馬克思指責蒲魯東等改造黑格爾辯證法從而為資本“合理性”辯護的狡計加重了辯證法形態的神秘性。他在重審黑格爾辯證法時區分了辯證法“敘事”與“研究”的差別,揭示出黑格爾辯證法現實勞動維度敘事的缺場所造成的兩種形態的邏輯斷裂,并立足于社會歷史變革與人的存在方式的具體總體性,從本體論維度描述了辯證法的“合理形態”,使得辯證法的兩種形態在“合理形態”的領域中達成有機統一。

關鍵詞:馬克思;總體性敘事;辯證法;合理形態

中圖分類號:B02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854X(2021)06-0055-08

在哲學史上,辯證法的演變是表現形態與運動形態①相互作用的結果。黑格爾在邏輯學和體系化維度推進了辯證法的發展,促使辯證法的表現形態與運動形態在“理性王國”中達成內在統一。馬克思在汲取傳統辯證法思想成果的基礎上,著重考查了黑格爾辯證法的形態問題,確立了辯證法的新形態。學界在探索馬克思辯證法的形態時從其與黑格爾的關系入手,厘清了馬克思對待黑格爾辯證法的基本態度和立場,為進一步深究馬克思辯證法的思想觀點奠定了理論基礎。但目前的成果主要聚焦于馬克思如何“研究”黑格爾辯證法的層面,對馬克思在“研究”中如何展開“敘事”的層面論述較少。“敘事”是“研究”成果的闡釋與表達方式,旨在從時間和因果的邏輯關系上再現“研究”成果的形成過程,使得研究對象本身的內容結構在“敘事”中得以充分展露。在馬克思對辯證法形態研究中展開的敘事與傳統的方式不同,它經歷了從“觀念的歷史”向“現實的歷史”形式的轉變,最終形成了獨特的總體性敘事理路,描述了辯證法的“合理形態”。總體性敘事構成了馬克思研究辯證法的深層邏輯,理應成為我們深入探討其如何澄清辯證法形態的題中之義。

一、辯證法兩種形態的分離與馬克思的總體性敘事

辯證法在哲學研究中形成了穩定的范疇系統和特有的范式框架,產生了標志自身獨特屬性的表現形態。辯證法的表現形態與其對人的存在問題的認識層次的變化密不可分。人類歷史在根本上依托于人生命存在的變化,辯證法必定在這一變化中確立與表現形態相配套的運動形態,即人對自身生存、發展和解放路徑的自覺反思與構想的辯證運動過程。人的現存生活、行動和思想總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逐漸豐富、更加完善,這決定了作為辯證法理論體系的表現形態與標識人的生命涌動的運動形態,既以人的存在為紐帶保持內在關聯,又由于人鮮活的生命變動而存在一定差異空間。

辯證法兩種形態既深層關聯又相互區別,表明二者在人類歷史進程和哲學史中既具有緊密相連的統一進路,又蘊藏彼此分離、相互脫節的現實條件。辯證法的表現形態旨在從思想體系的高度來把握人的存在,它真實反映了人對自身生存狀態的領悟,并統攝人們思索、選擇和實現自由與解放的現實道路。辯證法的運動形態表達出渴求理想的生存狀態與克服生命活動有限性的思維意向,使人通過辯證的思維運動獲取一種思考宇宙萬物的理性智慧。因而,辯證法的兩種形態具有內在一致性:運動形態遵循表現形態的理論指向而決定人生存方式的走向,表現形態通過運動形態得到自覺反映。然而,兩種形態并不總以和諧統一的形式共存,表現形態承載著反映人的存在狀態的顯性線索,使人能夠清晰掌握辯證法的理論類型與人的存在之間的關聯;運動形態則包含了更為幽深的隱性線索,旨在彰顯出人的辯證思維的獨立性意義,逐漸生成對人的生活和思想無形的支配力量,從而超出表現形態的理論框架并與之相分離。

古希臘的辯證法經歷了從最初客觀描述事物運動現象到以理性認識事物本質的轉折,最終凝結為兩種形態的統一關系。早期哲人們在探索世界存在的本源和終極真理問題時,致力于在現象界域描述事物的運動、變化,試圖尋找世界存在的“始基”,表明辯證法注重在本質層面把握存在的神韻,因而,先哲們探討本源性問題的辯證法與抽象的思維運動處于原初的統一中,但是這種統一尚停留在描述客觀事物的層面。在思維的發展進入到理性認識的階段,人們注重從現象與本質的區別中理解“存在”的問題,這種自我意識的增強顯露出辯證法的屬人本性。蘇格拉底“認識你自己”的箴言預示了辯證法的主體性轉向。為了提升人的生命境界,蘇格拉底肯定理性辯證法與人的思維矛盾運動的統一。柏拉圖進一步深化了蘇格拉底的統一思想,認為辯證法的知識是通向“至善”境地的根本途徑,而運用辯證法的人則成為達至最高境地的主體,領悟到人的“意見和知識之間的差異極大地影響了結論的真實性,而不是其必要性和有效性”②。柏拉圖強調,辯證法源自人的理性選擇,當主體意識提高到能夠掌握辯證法知識的程度,就能步入理念的運動軌道。

近代哲學直面人的主體理性,通過確立主體意識的獨立地位來揭露人自我完善、自我救贖的辯證歷程,辯證法的兩種形態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分離。人的主體性運動能否超離自身所處的自然系統而把握萬物的存在?這一困惑在康德的批判哲學中表現為人的理性自由存在與其所從屬的自然存在之間的沖突,其先驗辯證法的兩種形態體現為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档掠纱伺忻髁巳说膬煞N存在方式:人的現象世界與人“本體(noumena)的世界”,預示了實踐理性與理論理性的分野,并突出人的先驗本質和實踐理性相對于一切經驗現象與自然作用的獨立性。對于如何發揮實踐理性的獨立作用,康德引入“判斷力”范疇來促使實踐理性與理論理性實現功能性統一。他提出“判斷力”能促使人自由且有勇氣地運用理性,但他并未為人們如何合理地運用理性指明方向,也并未直接闡發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的內在聯合點,而是在概念上為二者設置中介。由于忽視了自然界存在的客觀目的,“現象界”與“本體界”處于離群索居的狀態,使得辯證法的兩種形態產生了分離。

康德辯證法兩種形態的分離帶有濃厚的主體性形而上學烙印,遭到黑格爾從辯證法敘事維度展開的抨擊與糾偏。康德認為,“物自體”只能夠在目的能動性(purposive agency)概念中被認識,而其中的客觀目的始終在經驗的解釋原則之外孤立存在著。他遺忘了“物自體”的表象與被表象之間的聯系,難以容納主體話語涉及“物自體”自在存在的敘事??档碌摹案拍罘治觥睌⑹聫娭品珠_了范疇的界定及其功能確定的統一過程,在尚未獲取完備經驗演繹結論的條件下就斷定實踐理性的認識功能,并推演“物自體”的先驗概念,結果導致“一個關于‘被表象的對象的陳述,涉及其表象的方式,關于對象卻說不出什么。這種陳述中出現的術語‘我并沒有指涉那個自我,而是僅僅傳達了自我表象”③??档玛P于對象的“概念分析”未能在邏輯上構成“我”的能動探索中完備的主觀環節,窒息了表象浮現的總體性。正如有學者評價:“黑格爾是第一位將思維和存在自覺理解為整體的運動和相互聯系的思想家?!雹?黑格爾批判康德遺留的二律背反障蔽了世界整體的終極存在,認為康德所追求的兩種理性的功能性統一實屬以實踐理性為本位的外在統一,提出通過“客觀理性”的辯證運動達到理性與現實的和解,實現兩種形態的內在統一。

黑格爾改造康德的主體性原則,促使辯證法兩種形態的生成融為同一過程,體現其“總體化”的敘事結構。在黑格爾看來,“人的目的決不會使人直接去面對自然力量,它會指使人利用其他自然物做成的工具來對付自然力量”⑤,人只有通過理性才能把握事物自我否定、自我綜合的內在統一規律,而理性恰恰需要概念的先驗規定來保存自身,以此保證辯證法的兩種形態植根于同一母體,遵循絕對概念同一目的的原則。黑格爾實現兩種形態統一的論證邏輯體現了其獨特的“總體化”的敘事方式,在黑格爾那里,“總體需要在每一個特定的時刻都是內在的,作為一種驅動它超越所有限制的力量”⑥,世界源于絕對概念自我認識的創造,辯證法在對世界的總體敘事中確定其內在的否定方式。馬克思深究黑格爾思辨辯證法的敘事結構,從黑格爾的絕對概念觀摩人類歷史的總體運動,洞悉到人的目的一直處于被降低、被遮蔽的狀態,而理性則在絕對概念的辯證運動中保存了自身的“最高目的”,進而表露出對黑格爾“總體化”敘事的質疑:以理性為基礎的辯證法所宣稱的自由與解放歸屬于誰?這種自由和解放的意義是否具有普遍性?

馬克思在對社會歷史的總體性敘事中指出黑格爾辯證法所承諾的“自由”與“解放”理想的蒼白,認為奠基于理性之上的敘事無法真實敞顯人類歷史的總體,理性對自由的敘事及其解放的邏輯不具有普遍意義。馬克思發現黑格爾憑借絕對概念維持辯證法內在統一的牽強之處:“因為《現象學》堅持人的異化,——盡管人只是以精神的形式出現,——所以它潛在地包含著批判的一切要素,而且這些要素往往已經以遠遠超過黑格爾觀點的方式準備好和加過工了。”⑦ 馬克思展開對歷史總體過程的反思,經歷“觀念的歷史”敘事向“現實的歷史”敘事的轉變,最終形成了總體性的敘事思路。敘事是具體的,敘事的改變也是有條件的。馬克思承認“觀念的歷史”對歷史事件存在的意義,但只有終止“觀念的歷史”的思辨,面向具體的生活世界才能進入感性現實的歷史之境,這意味著寄寓于現實歷史的辯證法與黑格爾受制于觀念歷史的辯證法不同,其本身表現為現實歷史中人的活動特性。馬克思指斥現代市民社會所制造的“理性王國”并非立足現實的人類歷史語境,也未能指向普遍的自由與解放,“將歷史不是看作已經完成的,而是即將在未來得以實現的”⑧,因此,辯證法彰顯了“現實的人”的矛盾性生存方式所展開的運動形態。

馬克思辨明黑格爾辯證法“總體化”敘事中“自由”實現的虛假性,明晰人類自由的實現與辯證法兩種形態合一過程的深層關聯,顯現了總體性的敘事話語。他揭示黑格爾“自由”實現的進路為:“絕對理念”的循環運動契合了辯證法的理論性質,人類自由在“絕對理念”層面上與辯證法的理論精神達成一致。馬克思進而發掘黑格爾實現路徑的雙重困境:一是將自由的理念等同于人類自由,結果滋生出與人相對抗的消極力量;二是以“絕對理念”的自由為起點,將人類整體自由與不同環節的自由內在統一起來,自由的辯證運動陷入了不斷返回“絕對理念”尋求支撐的邏輯循環。馬克思認為,導致黑格爾辯證法內在矛盾的根本原因是其對精神、理性等抽象范疇的“總體化”敘事,這種內在的整體敘事實則把屬人的辯證法與自由精神凝練為單純的理性,仍然留有形式邏輯的理論余緒。在關于人類自由如何在歷史的辯證運動中具體展開的問題上,馬克思認為人類自由并不必定依賴于辯證法部分的運動環節,而是建基于體征人類歷史總體性的辯證法。在人類歷史總體性的視野中,辯證法的表現形態是對人能動地自我表達的反映,辯證法的運動形態是對人創造歷史的現實過程的體現。人是什么樣的與其怎樣創造活動相一致,因而,辯證法的兩種形態在人類歷史的總體性敘事中必然達到有機統一。

馬克思的總體性敘事是其表述人類歷史的方式,他將人的存在解釋為共時性與歷時性辯證統一的歷史總體,設立對人類歷史過程的總體性敘事進路和人存在的現實社會歷史的總體性敘事話語。馬克思的總體性敘事能夠承擔起基于歷史而面向未來的有效指引功能,他對人的矛盾性存在和實踐力量的闡述表明,任何社會歷史中的異在形式都在與人類歷史總體相關聯中獲得自身,總體性“不是最終得到的結果,而是起點”⑨。馬克思的總體性敘事是對人類存在整體關系的哲學表達,總體性是其敘事的起點,并貫穿于人實踐活動的內在生成邏輯,他對歷史演變進程的闡釋,呈現為異質性矛盾關系交織展開而形成的敘事統一體。他將黑格爾的辯證法著作——《精神現象學》置于社會歷史的辯證運動中考察,指出黑格爾對辯證法的整體敘事是其理性主義對現實“總體化”的表達,目的是為現狀提供合法性辯護;提出對辯證法的整體敘事不能取代辯證法本身作為歷史整體特性的現實,必須將對辯證法的總體性敘事訴之于以現代社會歷史為基本載體的具體關系,從資本社會秩序與社會歷史變革的角度敘事辯證法形態的變化。

二、對辯證法“簡單形態”多層誤解的發生學澄清

馬克思在審視黑格爾辯證法時確立了與其“一般運動形式”相匹配的“簡單形態”。他充分肯定黑格爾對辯證法本體論根基的理論自覺,但貶斥其達到這一自覺的思辨路徑,認為沉浸于抽象演繹的辯證法形態在現實的社會歷史中有失偏頗,最終招致辯證法的“簡單形態”被表面解讀。批判的神學家和鮑威爾分別從理論前提與現實觀照兩個層次借用黑格爾的辯證法批判宗教;費爾巴哈直接批判黑格爾辯證法的神學宗教性質;馬克思立足于社會歷史現實運行的總體過程,從發生學視角澄清了黑格爾辯證法的“簡單形態”,洞察到批評者們對“簡單形態”的多層誤解并未針對性地揭開其否定的基本特質。馬克思關于人類存在和社會歷史的總體性敘事表明,辯證法貫通于人現實存在的充分展開和無限發展,表現為人將自身生存歷史視為自我產生的過程,在人的生存實踐中克服了趨近于形式邏輯的辯證法弊端,實現兩種形態的統一和理論范式的現實轉換。

辯證法的“簡單形態”是恩格斯在評析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中提出的概念,認為馬克思“從黑格爾邏輯學中把包含著黑格爾在這方面的真正發現的內核剝出來,使辯證方法擺脫它的唯心主義的外殼并把辯證方法在使它成為唯一正確的思想發展形式的簡單形態上建立起來”⑩。恩格斯所指的為馬克思辯證法提供正確性理論基礎的“簡單形態”,就是與“一般運動形式”相對應、與黑格爾的整個哲學體系相區分的表現形態。確立“簡單形態”是為了保證“一般運動形式”這一內核免于黑格爾辯證法整體形態的統攝而得以保存。理論敘事具有使研究合法化的功能,可以建立統御一切異在表達的總體性話語。馬克思對辯證法“簡單形態”的敘事旨在建立讓一般人都能理解的形式。他在致恩格斯的信件中明確指出,“我很愿意用兩三個印張把黑格爾所發現、但同時又加以神秘化的方法中所存在的合理的東西闡述一番,使一般人都能夠理解”。這里“合理的東西”不是指辯證法“合理的全部”,而是作為基石的“一般運動形式”。馬克思在研究黑格爾辯證法時多次強調對其“作為推動原則和創造原則的否定性的辯證法” 的積極闡釋就是關于“簡單形態”的一般敘事。而批判的神學家、鮑威爾和費爾巴哈在審視和反思黑格爾辯證法時則暴露了其解讀“簡單形態”的破綻。

批判的神學家從理論前提出發,借用黑格爾的辯證法對猶太人宗教展開了批判,他們提倡基督教對包括猶太教在內的一切宗教實現控制。在神學家眼中,黑格爾辯證法的否定命題是超越時空的絕對批判,其理論功能在于完成對預料困境的扼殺,不管事情本身如何發展都不會偏離辯證法的框架。神學家將辯證法的批判功能應用到猶太人問題上,認為猶太教與基督教之間的對立只能歸屬于神學領域。基于神學的理論前提,他們將基督教神學奉為能夠圓滿解釋現狀的權威,而猶太教與基督教的對抗則是其對神學權威的動搖,必將造成批判的瓦解和辯證法的失效。為了避免猶太人對神學根基的動搖,神學家制造了一種假象,促使黑格爾辯證法以精神領域的自我否定完成絕對批判的理論使命:因晦于精細區分黑格爾的精神領域與宗教神學領域,只能訴之詭辯、隱晦的手段編造對這些范疇的理解,將哲學家無法證明的完全批判搬用到神學領域進行形象虛構,將基督教假定為具有歷史形式的事實并以此對猶太人罪惡的起源大加撻伐,結果陷入杜絕經驗事實對辯證法批判的反駁以及在批判中依從實證方法的糾結。

為了化解神學家的矛盾,鮑威爾從政治解放的現實批判猶太人宗教,拒卻否定性在黑格爾辯證法和哲學中的決定力量,認為黑格爾的“理論是普遍化的、極具破壞性的嚴酷的實踐。它本身就是革命”,他的哲學是對一切現狀的革命。鮑威爾將猶太人問題歸咎為宗教問題,企圖廢除一切宗教以回應猶太人對自由權利和政治解放的訴求。廢除宗教是鮑威爾實現政治解放的被迫選擇。在他看來,猶太人強烈的政治解放欲求與其對基督教的敵視密切相關,基督教本身由于在政治上缺乏自由而無法消除與猶太人的對抗,猶太人所要求的解放是特殊的利己主義者的表現。為了平息現實中猶太人對基督教國家制度的不滿,鮑威爾主張先解放基督教自身,通過對整個宗教予以徹底的否定,來解答猶太人的困惑和質疑。他鼓動猶太人放棄對基督教的魯莽敵對,剝去二者分庭抗禮的宗教外衣而將其還原為人內在精神的一致性;認為無論是猶太人還是基督教國家都需要從宗教中解脫出來,一旦國家廢除了基督教的形式,猶太教與基督教的對峙將不攻自破。

費爾巴哈在社會歷史的層面對黑格爾辯證法及其整個哲學展開批判。他將猶太人的活動劃分為直觀的理論活動和宗教式的功利主義實踐,認為前者是體現人類本質的活動,而后者是人本質的異化。在費爾巴哈看來,猶太教信徒與基督教徒只是在信仰儀式上存在差異和對立,猶太人并未產生對現實市民社會的直觀自覺。他認為理性王國通過思辨哲學取代了感性的上帝,逐漸成為人們尋求信仰精神的主要渠道;而黑格爾的理性按照自己的目的創造了上帝的形象,走向了理性崇拜的“泛神論”。這完全是無視猶太人感性的宗教體驗,將黑格爾的思辨哲學視為理性神學的玄思。然而,理性如何在遺忘感性存在時依然維持上帝的權威?費爾巴哈認為,黑格爾將上帝轉化為主體“自我”,通過政治國家理念的辯證運動來消解市民社會矛盾的設想必將淪為虛空。他提出“真正的辯證法并不是寂寞的思想家的獨白,而是‘自我和‘你之間的對話”,試圖將黑格爾以理性自我為中介的辯證法轉變為以“類”為中介的人與人關系的直觀過程。

馬克思通過對人類歷史規律和人在具體社會歷史條件下總體活動過程的考察,認為神學家、鮑威爾以及費爾巴哈對黑格爾辯證法的借用或反對雖然一定程度觸動了其理性王國的神經,但因執拗于超越具體實踐和現實語境的單一敘事方式,缺乏歷史發生學和總體性的批判思維,在批判黑格爾辯證法觀點的過程中丟棄了否定性的理論基礎,歸根究底是對黑格爾辯證法“簡單形態”的誤解。馬克思深諳神學家在解決猶太人問題時將黑格爾辯證法的否定性偷換為絕對批判性,這是在批判的程度上對辯證法“簡單形態”的誤解。針對基督教德國對猶太人執行絕對的排擠策略,馬克思判明神學家的批判并未涉及政治國家層面,只是囿于神學維度來比對猶太教徒和一般宗教信徒的關系,目的是對猶太人冠以異族之名而加以排除。按照黑格爾的辯證法,任何概念都在自我否定中實現自我推動,猶太人宗教也依循自我揚棄的運動原則。而神學家并未認識到內生于猶太人宗教之中的否定及其轉變的力量,其對猶太人宗教的批判實質是從理論前提處將黑格爾辯證法的否定性誤解為批判性,而“對黑格爾的辯證法和整個哲學的剖析,是完全必要的,因為當代批判的神學家[XL]不僅沒有完成這樣的工作,甚至沒有認識到它的必要性”。神學家執著于神秘權威的神學前提——“宗教的超人性”,遺失了哲學以本體維度的理論前提,以僵硬對立的方式借用辯證法的批判性對猶太人問題進行清除,將猶太人問題視為宗教問題而非國家性問題加以批判。

盡管鮑威爾從神學家中脫穎而出,提出對基督教國家進行全面的批判,但在馬克思看來,這種批判不過是為了完全否定而進行的批判,錯誤在于將黑格爾辯證法的否定性視為通過經驗事實可以予以證實和闡明的特質,這是在批判的范圍上對辯證法“簡單形態”的誤解。馬克思指出,鮑威爾擴大了辯證法否定性的范圍,以一種經驗主義的方式將否定擴充為對一切宗教和整個普魯士王國的批判,根本違背了黑格爾在否定中包含肯定的本意,造成批判由事物運動的手段轉變成目的。鮑威爾一切批判的目的是為了最終消除猶太人提出的解放要求,但“他批判的只是‘基督教國家,而不是‘國家本身,他沒有探討政治解放對人的解放的關系”,這表明鮑威爾對市民社會和政治國家的批判是為宗教批判服務,而辯證法被誤讀為純粹的批判哲學。這一批判是否達成了其所預想的目標?馬克思予以尖銳地否認:“在問題不再是神學問題的地方,鮑威爾的批判就不再是批判的批判了?!?他認為鮑威爾缺乏發生學的批判思維,難以把握黑格爾辯證法在否定與肯定、革命與保守之間運動的張力。

在剖析費爾巴哈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態度時,馬克思認為其將辯證法的否定性解釋為事物之間外在規定的相互排斥,是在運動形式上對辯證法“簡單形態”的誤解。他認為費爾巴哈著眼于直觀的方式摒除宗教,隱含了將感性存在與宗教神學對立起來的思維;而將宗教置于直觀之外加以排除,決定了其無法超越黑格爾哲學體系來厘清理論與實踐的真實關系,反而削弱了黑格爾以理性為中介推動事物辯證運動的思想效應。馬克思表明,費爾巴哈在徹底擯棄宗教的同時,將黑格爾的思辨過程裹挾于形而上學一并拋棄。他肯定黑格爾抓住了勞動的本質以及把人視為勞動結果的理論貢獻,并以此抨擊將人與勞動強制分裂的異化史觀?!榜R克思早期發展并在其成熟的著作中仍然認可的異化勞動理論是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應用?!?馬克思認為“費爾巴哈設定的是‘人,而不是‘現實的歷史的人”,根本原因在于他忽視了黑格爾辯證法運動形式的歷史感,把否定之否定看成自然界直觀的思維。

馬克思在澄清誤解中從發生學的視界揭明辯證法“簡單形態”的精神實質和理論精髓。他將黑格爾否定的辯證法的精當之處歸結為“把人的自我產生看做一個過程,把對象化看做非對象化,看做外化和這種外化的揚棄”。黑格爾能夠站在歷史的角度將人的產生看成否定中包含肯定的創生運動,使得辯證法持有一種超越知識論轉向生存運動的表現意趣。但馬克思也發現了隱藏在歷史辯證運動形式下的秘密:“這一在黑格爾那里還是非批判的運動所具有的批判的形式?!?黑格爾只是賦予歷史的辯證運動以思辨的表達,并未揭露由“現實的人”的實踐構成的社會歷史的具體運動形態,導致其將社會矛盾歸因于市民社會中個體理性的缺失。馬克思從現實的歷史語境證實物質利益是市民社會一切沖突的歷史根源,提出要基于物質利益矛盾掌握社會歷史運動的規律。在馬克思看來,否定是黑格爾辯證法的靈魂,承載辯證法的“一般運動形式”而貫穿于整個思想體系,只有將思辨的敘述轉變為與“一般運動形式”相契合的“簡單形態”,才能保證否定性在關照現實歷史中發揮作用。因而,馬克思對“簡單形態”的澄清就是要將辯證法的表現形態融入運動形態,實現二者的統一。

三、對辯證法“合理形態”存在根據的本體論溯源

馬克思在反思現代社會存在的語境中考辨了黑格爾的辯證法,認為在黑格爾的“理性王國”中,人是概念的外化、勞動是精神的活動,辯證法的否定內核被包裹在精神實體的神秘外衣下,因此必須推動否定性向批判性、革命性顯現,才能達致辯證法的“合理形態”。隨著政治經濟學理論研究的深入推進,馬克思形成了對資本生產過程的總體性敘事,其中,辯證法的運用構成了資本生產過程的基本敘事線索,社會歷史變革成為現實社會發展的主要敘事議題。蒲魯東等基于黑格爾辯證法自我否定的運動形式,妄圖以“物品”“價格”和“購買”等抽象范疇為動力化解資本主義生產的固有矛盾。馬克思判別他們并未擺脫黑格爾對辯證法敘事的羈絆,反而在現實運用中加深了辯證法的詭辯性,實質是為資本主義存在的“合理性”辯護。針對辯證法的誤用、濫用,馬克思結合社會歷史變革的規律和需要,從本體論的維度追溯:辯證法自我否定的動力源自何處?辯證法運用的“合理性”與其本身存在的“合理形態”有何關系?

馬克思所描述的辯證法“合理形態”是在揭開黑格爾辯證法神秘形式過程中提出的命題。他掀開黑格爾抽象思辨的神秘面紗:人以概念的存在方式進行封閉的否定運動,看似永無止境,實則溢出了現實的存在而無法走向成熟,陷入精神自我滿足的簡單運動狀態。馬克思認為,精神的否定性運動在形式邏輯的強壓下勢必致使辯證法的合理內核遭到窒息,應當使辯證法體現出關于“現實的人”的勞動實踐如何展開的“合理形態”。在探討批判活動的內容與形式的合理性時,他指出自己的辯證方法與黑格爾的根本不同在于:“辯證法,在其合理形態上,引起資產階級及其空論主義的代言人的惱怒和恐怖,因為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辯證法的“合理形態”是從“簡單形態”的否定性出發,不斷剝去“神秘外殼”而趨向批判性、革命性的存在形態,它之所以引起了部分“代言人的惱怒和恐怖”,是因為它對現存事物持有批判與革命的立場和內在要求。

馬克思將辯證法的“合理形態”表述為對“現存事物”和“既成的形式”的批判與革命,那么,“現存事物”與“既成形式”究竟指的是什么?辯證法“合理形態”的理論探求究竟要解決什么問題?蒲魯東在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形成、發展了“序列辯證法”,他所明確批判的“現存事物”是指所有權和私有制,所反對的辯證法“既成形式”是教條主義的理解方式。在蒲魯東看來,現實的歷史由于社會病灶的生發而無法完成對私有制的批判,只有構筑超越現實歷史的普遍法則才能克服和重建所有權,運用“形而上學的定律或公式在政治經濟學、民法、政治學上的應用以及對這些科學的批判”。馬克思抨擊蒲魯東將理性范疇置于現實歷史之上的方式鈍化了辯證法批判的鋒芒,“他只是根據絕對方法把所有人們頭腦中的思想加以系統的改組和排列而已”,指出其將辯證法的批判與革命特質置于普遍理性范疇的前提下,以“序列辯證法”來認識社會歷史,難以徹底揭開辯證法的神秘外衣。

馬克思認為,歷史以社會關系的方式而存在,辯證法的“合理形態”在對現實社會關系的批判與革命中得以確立。蒲魯東將黑格爾辯證法改造為“序列辯證法”的表現形態并證實其存在的合理性,根本目的是保障它在社會政治經濟領域的運用。蒲魯東確信,分工、稅收、所有權以及共產主義等范疇都是理性的衍生物,每一種范疇都產生于對前一種范疇的消除,而理性的正義原則與現實貧困的根本矛盾,只要返回經濟范疇的起點就可得到解決。蒲魯東將經濟范疇置于至尊性地位,認為辯證法“要敘述的并不是那種符合時間順序的歷史,而是一種符合觀念順序的歷史”。他改造了黑格爾辯證法“正反合”的三段論,任意設置經濟范疇在“正反合”中的運動序列,以祛除序列關系中消極的范疇來消除現實貧困。馬克思批判蒲魯東主觀化的模仿致使辯證法充滿了偶然性的詭辯,“蒲魯東先生從黑格爾的辯證法那里只借用了用語。而蒲魯東先生自己的辯證運動只不過是機械地劃分出好、壞兩面而已”。蒲魯東將一系列經濟范疇本身的好、壞兩面固定化,企圖否定一切范疇的消極方面,加重了辯證法否定力量的神秘性。

蒲魯東的“序列辯證法”生造了清理癥結的方法論套路:調配一種“合成法”原理來調解矛盾,只是劃分矛盾好、壞的方面進行簡單擇取,消弭一切矛盾內在自發的辯證運動形式。這一套路盛行于庸俗經濟學家和類似蒲魯東社會主義者的理論學說當中。為了維護資產階級生產的經濟利益需要,庸俗的經濟學家將資本主義生產看成單純滿足人生活需求的商品生產過程,通過對商品、價值概念的粗淺演繹,證實資本主義生產能夠自我消化內在矛盾而證成自身的永恒在場。馬克思譴責庸俗經濟學家不理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暫時性,結果使辯證法淪為脫離歷史總體性的抽象形式。類似蒲魯東的社會主義者承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客觀弊病,憑借蒲魯東“序列辯證法”任意調動的“正反合”三個階段,他們認為原始的共產制是正題,資本主義私有制是反題,最后的合題是攻克了兩個階段消極部分的“共產主義”。馬克思指認這種“共產主義”的片面性:他們并不否定一切現存制度,反而保留一些在“社會主義原則”中的不平等制度,以作為實現平等的手段。馬克思認為清除私有制不代表實現共產主義,這些社會主義者搬弄了辯證法“最簡單的技巧”,把共產制與私有制兩種互不相容的成分強制連接在一起,難以真正達到對現實社會歷史的變革而實現共產主義。

馬克思將辯證法“合理形態”的命題與社會歷史的變革聯結起來,將“合理形態”理論本身的運動發展與其現實運用區分開來。他認為,對蒲魯東以及庸俗經濟學家來說,“黑格爾的全部遺產不過是可以用來套在任何論題上的刻板公式,不過是可以用來在缺乏思想和實證知識的時候及時搪塞一下的詞匯語錄”。蒲魯東等資產階級代言人誤認為辯證法在資本主義社會里每一運動環節所呈現的形態都具合理性,然而其所勾勒的資本總體性范疇只是人類社會歷史整體過程的一個側面,難以洞悉資本的本性及資本生產走向滅亡的趨勢。馬克思詰責資產階級運用辯證法為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合理化”辯護的伎倆,造成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浸染了主觀化、形式化和工具化色彩。在他看來,辯證法的運動內在于“資本的獨特總體性創造出來的表征的兩難局面”,脫離現實總體性的辯證法形態非但無法承擔對自由真理的探尋,反而容易與資本權力意志結盟。這只會導致辯證法獨具的理論特性消逝殆盡,無法彰顯現實歷史變革的動力源泉和超越性的解放旨趣。

這種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語境中被誤用和濫用的辯證法,馬克思認為是丟棄了理論根基的存在形態,需要結合現存社會形態和社會歷史變革來揭明其“合理形態”。馬克思分析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被應用到資本主義社會運動中淪為形式化、抽象化的原因,認為除了黑格爾辯證法本身存在的“神秘外殼”之外,根本在于辯證法的本體論解釋原則在運用中被忘卻。馬克思致力于從本體論角度挽救辯證法“合理形態”的理論聲譽。他揭示黑格爾辯證法“理性的狡黠”顛倒了人的生命較于絕對概念的本體優先性,并且在為現實提供辯護時忽視了“現存事物”緣何存在的根本問題。“在《資本論》中,顛倒的方法需要把歷史理解為具體的不同經濟生產條件下的發展互相替換。” 馬克思提出必須從人與社會存在的總體關系中把握辯證法“合理形態”的存在根據。他承認黑格爾第一個敘述了辯證法的“合理內核”,但在揭示神秘形式時他采用了與黑格爾不同的敘事方式。圍繞現實生產力與現存社會關系發生沖突時如何進階到下一發展軌道的問題,馬克思指出社會勞動生產力成為變革現實物質條件的歷史動力,資本主義本身為其被批判和革命創造了條件;批判的本質在于揭露資本作為生產關系社會關系的真實本質,革命的任務旨在革除一切妨礙生產力發展的異化力量。

馬克思在資本時代澄清了辯證法“合理形態”存在的本質問題,在本體論維度追溯人的現存方式是否合理以及如何通達相對合理生存狀態的問題,這一前提性的追問飽含了他對辯證法本身真理尺度的關懷。在辯證法意義上,人的存在與其他“現存事物”的不同在于,人本身內含不斷超越現狀而面向未來的生命自由和解放意向,而獨特的生命智慧構成一切事物趨向合理的辯證存在與運動的內在依據。馬克思肯定社會歷史的變革與人自我超越的能量具有一致性。人從屬于歷史的總體,能夠將一切現實歷史現象洞察為真正的現實,這表明人的實踐始終保持著在沖突中尋求統一和解的內生力。以人的存在本質為根據的辯證法的“合理形態”,既能保證推動與創造原則在開放的總體性視野中不斷流動而不至僵化,又能推進自由和解放價值掙脫某一固定歷史階段的必然規定,自覺體認歷史總體發展的能動性,將每一歷史階段都視為由多重沖突關系構成的否定性的總體,由此促使辯證法的表現形態與運動形態達成以批判的、革命的方式共時性的有機統一。

在馬克思辯證法的理論視界中,一切時代關于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敘事話語都隱含著對社會歷史“實然”的反思和“應然”的訴求;人的存在狀態在任何階段都有局限,總是處于被不斷反思和超越之中。由黑格爾開啟的辯證法體系宣告了傳統辯證法二元對立結構的終結,使辯證法不再憑仗有限的主體理性,轉而依附絕對理性實現兩種形態的內在統一。馬克思圍繞社會生活規范性基礎的實現方式問題,對黑格爾辯證法的“簡單形態”及其在現代社會中遭到的誤解和誤用進行回應與反駁,并以“現實的人”的存在形態與存在根據的關系為問題鏈,推動辯證法的“合理形態”進入現實社會關系總體的澄明之境。馬克思對辯證法“簡單形態”的揭示與“合理形態”前提性問題的描述,表明他始終秉持對辯證法現成形式進行具體總體性的社會歷史解剖,體現了他對方法論與歷史問題意識之間相互生成關聯的自覺把握,也更深層體現了他探索人類解放與自由的規律的哲學智慧。

注釋:

① 辯證法是歷史性的范疇,伴隨理論探究的推進而呈現出不同的形態特征。傳統哲學教科書一般將辯證法的形態劃分為三種:樸素辯證法、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唯物主義辯證法。有學者從哲學改革的視角重審了辯證法形態的界分,將辯證法的三種形態表述為唯心辯證法、唯物辯證法和實踐辯證法。(參見朱寶信:《辯證法的三種形態》,《學術研究》1996年第8期。)兩種劃定方式都以哲學史的演進階段為依據,區別僅在于對辯證法形態的歷史階段的起點界定不同。筆者認為,兩種提法并未直接涉及辯證法理論本身的存在形態。本文提出的辯證法的表現形態和運動形態,是出于對馬克思的辯證法以何種方式存在于理論和現實中的厘清,馬克思的辯證法具有外在表現形態和具體的運動形式。(參見陶富源:《馬克思辯證法的一般規定和形態表現》,《學術界》2004年第2期。)從古希臘以來,辯證法始終與人的存在狀態和活動方式密切相關,因而,表現形態即辯證法與人的存在狀態相匹配的外在形式;運動形態是辯證法與人現實的實踐活動相對應的思維過程。

② B. Castelnérac, Impossibility in the Prior Analytics and Platos Dialectic,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Logic, 2015, 36(4).

③ 伊安·亨特:《康德的辯證法及其問題》,徐長福譯,《現代哲學》2009年第6期。

④ Tony McKenna, Hegelian Dialectics, Critique, 2011,39(1).

⑤ 俞吾金:《從康德的“理性恨”到黑格爾的“理性的狡計”》,《哲學研究》2010年第8期。

⑥ Luiz Repa, Totality and Negativity: Adornos Critique to Hegelian Dialectic, Caderno CRH, 2011, 24(62).

⑦《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9頁。

⑧ 柄谷行人:《康德、黑格爾與馬克思》,夏瑩譯,《哲學動態》2013年第10期。

⑨ Fredric Jameson, Valences of the Dialectics,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2009, p.15.

⑩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2、600頁。

關于辯證法的“簡單形態”與“一般運動形式”的關系問題,有學者存在不同看法,將“簡單形態”視為辯證法的整體表現形式,認為馬克思去掉黑格爾加諸辯證法頭上的“絕對理念”及其外化的繁瑣規定,“恢復辯證法作為正確的思想方法的簡單形態,如實地把辯證法看作是經過實踐提煉出來的正確的、簡約的、能夠舉一反三的思維方法”。(參見張奎良:《論辯證法的合理形態》,《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8年第4期)筆者承認“絕對理念”對辯證法的“簡單形態”具有規定的復雜性,但在馬克思看來,“簡單形態”只是解釋“一般運動形式”的表達,黑格爾的辯證法形態仍存在抽象性局限。誠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馬克思批判政治經濟學的方法正是建立在“簡單形態”的基礎之上。(參見《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3頁)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3頁。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5、112、25、26、528、205、201、602、605頁。

茲維·羅森:《布魯諾·鮑威爾和卡爾·馬克思——鮑威爾對馬克思思想的影響》,王謹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127頁。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上卷,榮震華、李金山等譯,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185頁。

Tobias Henschen, Marx on Alienation and Employee Capital Participation,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2020, 27(2).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頁。

蒲魯東:《什么是所有權》,孫署冰譯,商務印書館2009年版,第3頁。

蒲魯東:《貧困的哲學》上卷,余叔通、王雪華譯,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第177頁。

Fredric Jameson, A New Reading of Capital, Mediations, 2010, 25(1), Fall.

作者簡介:尹健,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浙江杭州,310058;劉同舫,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杭州,31005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責任編輯 ?胡 ?靜)

猜你喜歡
辯證法馬克思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論辯證法的總規律
論五四運動的啟蒙辯證法
一個半世紀后的卡爾·馬克思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人大建設(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融媒時代,新聞報道要用好辯證法
傳媒評論(2018年11期)2018-02-16 07:31:40
關于質量的辯證法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免费在线播放毛片| 中文字幕在线观| 综合色在线| 久久精品91麻豆| 国产精品原创不卡在线| 国产本道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美乳|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Aⅴ| 九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视频a|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蜜芽在线观看|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的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AV在线天堂进入| 欧美成人第一页|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国产00高中生在线播放| 99热线精品大全在线观看| 又黄又爽视频好爽视频|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老湿机| 亚洲色图欧美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va欧美ⅴa国产va影院|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福利在线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国产欧美成人不卡视频|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播放| 久久网欧美|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二区|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国产尤物视频在线|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一级黄色片网|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沈阳少妇高潮在线|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a级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99热在线只有精品| 婷婷亚洲天堂| 欧美视频在线第一页|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日韩免费毛片|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区| 久久午夜影院|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香蕉伊思人视频|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97国产在线视频| 麻豆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一级在线毛片| 日本午夜在线视频|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日本免费一区视频|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91亚瑟视频| 国产精品性| 亚洲综合色婷婷中文字幕| 草逼视频国产| 女人爽到高潮免费视频大全|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