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法
- 淺析馬克思辯證法理論的“合理形態”
150006)辯證法是一種思維方法,但與黑格爾辯證法不同,馬克思認為存在形式是辯證法應該具有的,兩種辯證法的根本區別是“神秘形式”與“合理形態”,相當于是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上,提出“合理形態”辯證法。梳理馬克思辯證法理論的相關觀點,可以為更好地理解辯證法“合理形態”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和新的思考,為人們運用辯證法理論科學地認識世界、解釋世界提供了新的方法。一、黑格爾辯證法的“神秘形式”辯證法的“神秘形式”和“合理形態”是兩種不同的形態,二者是相對存在的,通過對
西部學刊 2024年5期2024-04-07
- 列寧《談談辯證法問題》的主要內容及其當代價值
15年的《談談辯證法問題》明確提出辯證法的實質是統一物之分為兩個部分以及對它的矛盾著的部分的認識,事物的同一性具有普遍性,個別與一般的辯證關系等等重要論斷,科學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列寧將辯證法界定為認識論,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實質和動力,為我們處理認識、經驗與實踐的關系提供了認識論基礎,特別是在新時代為我們黨的建設工作、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都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關鍵詞]辯證法;認識論;矛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當代價值[中圖分類號]
中共石家莊市黨委黨校學報 2023年10期2023-11-10
- 試論辯證法的“顛倒”問題
先導。馬克思的辯證法也不例外。我們有必要回顧德國古典哲學時期的哲學問題及其歷史背景,從而更加準確的擊碎意識形態的幻想——黑格爾哲學,進而闡明馬克思的辯證法前史和“重新退回”的社會背景——國民經濟學,以此透徹理解馬克思的辯證法顛倒的雙重維度,即哲學—政治經濟學。正是基于此,馬克思最終確立了“合理形態”的辯證法。關鍵詞:法國大革命;康德;黑格爾;辯證法;馬克思;顛倒中圖分類號:A8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3)05 — 0035
理論觀察 2023年5期2023-08-29
- “資本來到世間”的真實寫照與資本蘊含的辯證法
資本原罪論 辯證法劉同舫,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旗幟鮮明地指出:“實踐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1]理解“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的哲學邏輯離不開馬克思批判與建構自身思想的原初語境以及辯證法思想。“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2]這一馬克思的著名論斷,內蘊馬克思對資本的深刻剖析與批判的歷史辯證法思
江蘇社會科學 2023年1期2023-08-28
-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方法論:哲學基礎、理論體系與當代啟示
論以唯物史觀和辯證法為哲學基礎,是具體與抽象相統一、研究方法與敘述方法相統一、邏輯與歷史相統一、分析與綜合相統一、歸納與演繹相統一的科學研究范式。對于新時代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歷史方位,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進一步增強黨領導經濟工作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具有重要指導意義,需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關鍵詞: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方法論;唯物史觀;辯證法作者簡介:王偉,中國光大銀行總行中級經濟師,中共中央黨校(國家
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 2023年3期2023-08-13
- 論辯證法在德國古典哲學中的發展邏輯
李一鳴摘 要:辯證法是德國古典哲學留給我們的豐富的思想遺產之一。當人類作為主體面對客觀世界的時候,就不可避免會產生有限與無限、必然與自由之間的矛盾,而辯證法正是在種種矛盾之中發展的,以統一融合對立來解釋人與外部世界之間的否定性關系,解決人類生存本源性問題的基本方法,它的思想價值不容忽視。正如哲學史的發展并不是單一的線性遞進,辯證法的發展也同樣有著復雜的發展脈絡,本文以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關系這一基本問題為切入點,旨在厘清辯證法在德國古典哲學中的發展脈絡,重思辯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3年6期2023-07-21
- 組工干部的“辯證法”
□ 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 陳曦“四提”“五要”見行動,前提是對“四提”“五要”的內涵準確理解、全面把握,關鍵是將“嚴真細實快”的工作作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作為一名剛踏進組工門的選調生,我想就年輕組工干部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踐行“四提”“五要”,如何把握好工作中的三對辯證關系,分享自己的認識與體會。“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把握好“大與小”的關系年輕同志剛到部里,都會從運轉文件、收發通知、接打電話等小事做起,這是我們成長的必經之路。“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
黨員干部之友 2023年7期2023-07-18
- 為青年盧卡奇的自然觀“辯護”
總問題與“自然辯證法還是歷史辯證法”的具體問題,從總體性、過程性與目的性三個維度把握其自然觀中辯證法主體思想的核心要義,目的在于正確理解盧卡奇對恩格斯的批判,并科學地得出馬克思與恩格斯并不存在對立的結論。關鍵詞:青年盧卡奇;自然觀;辯證法;主體性中圖分類號:A 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895X(2023)01?0064?06DOI:10.13256/j.cnki.jusst.sse.2023.01.011Arguing f
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1期2023-06-29
- 馬爾科維奇實踐人道主義理論的再思考
論證了人道主義辯證法何以使得人的存在、人的歷史和人的自我實現的高度統一,從而詮釋了實踐與人道主義的內在聯系;提出了“現實—潛能”構想,認為人作為個體的基本能力、基本需要以及人的實踐活動三者構成了人的本質的具體表現形式及內涵。關鍵詞:馬爾科維奇;實踐;人道主義;辯證法中圖分類號:B08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3)08-0033-04馬爾科維奇是南斯拉夫實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區分作為規范概念的實踐和作為純認識論范疇的實踐
西部學刊 2023年8期2023-06-15
- 《歷史與階級意識》的總體性思想與辯證法探析
馬克思主義及其辯證法的本質。雖然盧卡奇對辯證法的闡述帶有黑格爾思想的色彩,但其有關意識形態的觀點具有獨到的見解,把握其總體性思想,探尋其理論淵源,對了解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和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內涵有一定的啟發意義。【關鍵詞】 盧卡奇;總體性;辯證法【中圖分類號】B51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11-0095-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
今古文創 2023年11期2023-05-30
- 馬克思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揚棄與重構
馬克思從黑格爾辯證法哲學中選擇性吸收了辯證法的精粹,歸納出其鮮明的革命性、客觀性、永恒發展性,繼而形成自身科學的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社會歷史現象的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實際上開辟了哲學變革的根本方向。本文試從黑格爾辯證法的積極性談起,試圖歸納出黑格爾辯證法的基本特征,肯定其在歷史上起的積極作用,但同時也強調了因為其不可避免的內在矛盾,從抽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循環往復的邏輯論證,必然導致分裂,這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將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科學結合,提出正確的辯證法歷史
秦智 2023年3期2023-05-30
- 新時代民族思想與民族工作的哲學思考
思想;唯物論;辯證法;唯物史觀一、新時代民族思想與民族工作一切偉大的思想都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把握歷史的方向,引領偉大的時代。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了“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十二個必須,第一個“必須”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高度把握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歷史方位”[1],深深地嵌入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堅持大團結大聯
秦智 2023年5期2023-04-29
- 中國傳統哲學蘊含的辯證法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學蘊含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包括“相依相成”的聯系理論,“變易”“常道”“動靜”“漸著”的發展理論,“兩端”“兩一”“反復”的矛盾理論以及“執兩用中”“尚和去同 ”的和諧理論。對于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而言,這份歷史所給予的珍貴遺產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我們應當站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立場上,辯證地看待中國傳統哲學,取其精華。【關鍵詞】中國傳統哲學;辯證法;聯系;發展;矛盾;和諧【中圖分類號】B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23期2023-03-15
- “辯證法”到中國:馬克思主義視野下的概念史研究
摘要:“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極為重要的術語。“辯證法”概念在二十世紀上半葉于中西俄日多元文化互動的背景下在中國確立、延續,并煥發生機。從“Dialektik”到“辯証法”,是日本學者以桐城學派為典范對這一西學新詞的創譯。“辯證法”通過日本譯介和留日學者在中國得以傳播,然而“辯證法”相較政治術語則來的稍晚,成為科學玄學論戰的遺憾。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蘇俄逐漸取代日本成為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主要渠道。毛澤東在蘇聯教科書基礎上對“唯物辯證法”的話語創新,使“辯證
西部學刊 2022年11期2022-07-10
- 阿爾都塞矛盾觀的思想淵源研究
為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不能再與黑格爾辯證法糾纏不清,因此他使用了一些自己原創和借鑒的術語解釋馬克思主義,以此來與教條主義、第二國際的“機械經濟決定論”和西歐共產黨內的人道主義化馬克思主義作斗爭,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矛盾觀的改造來保衛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關鍵詞:阿爾都塞;矛盾;多元決定;辯證法中圖分類號:B565.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2)10-0168-05想要更加深入了解一個理論思想,那么從其特定的時代背景入手更容易使我們站在學
西部學刊 2022年10期2022-06-12
- 毛澤東辯證法的形成及對理論創新的指導意義
以馬列主義唯物辯證法為理論基礎,批判地繼承了《老子》對立統一、相互轉化的樸素辯證法思想,形成了具有主體原創性和自身特質的唯物辯證法思想,并把這種思想運用到中國革命和建設偉大實踐中去,彪炳史冊。毛澤東辯證法思想的形成過程,對于當今理論創新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關鍵詞:毛澤東;辯證法;形成;理論創新中圖分類號:A8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22)03-0031-03探析毛澤東辯證法思想的形成,可以發現中國革命實踐的現實土壤、馬
學理論·下 2022年3期2022-06-07
- 如何理解馬克思“合理形態”的辯證法
是歷史上首位對辯證法的形式進行描述的哲學家,辯證法的歷史發展中黑格爾具有巨大的功勞。馬克思曾經提到辯證法因為形式的獨特,成為了德國當時廣為流傳的東西,任何事物與辯證法聯系上都會變得格外的光彩。并且基于“合理形態”的辯證法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引起資產階級及其擁護者的憤怒及恐慌。辯證法對于不斷運動的事物的認識都是通過事物運動的某個瞬間去實現的,所以辯證法從來不會對某件事物或者是東西產生崇拜,所以說辯證法是具有批判性以及革命性的[1]。在這部分表述內容中,馬克思創設
經濟師 2022年7期2022-03-24
- 論辯證法的三個層次
王運豪辯證法是我們所熟知的哲學術語,但是我們對它可能是“熟知而非真知”的。這是因為,對于辯證法,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界定,這就使得它的含義陷于混亂之中。正因此,“這一方法(辯證法——引者)由于日趨混淆而變得有些聲名狼藉了”。〔1〕此外,隨著黑格爾體系的解體,辯證法似乎對人們已沒有了吸引力,它似乎喪失了意義。但是否真的如此?是否我們對辯證法的理解出了問題?更進一步說,什么是真正的辯證法?筆者認為,這些問題是我們必須予以澄清的。要澄清這些問題,便不能假定某位思想家
理論界 2021年6期2021-12-26
- 唯物辯證法與實踐辯證法之辯
——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探析
0)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本質特征是什么?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是否能夠真真正正的立足于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只有從原著所包含的整體思想出發才能做到有理有據、擲地有聲。同時我們也要明確一點,那就是馬克思主義辯證法不僅僅只是馬克思的辯證法,還應當包括馬克思的革命戰友恩格斯的相關論述,這也是我們回歸原著的前提。但許多“實踐辯證法”派論者熱衷于從《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當中提取自己需要的只言片語,以此論證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核心要素是實踐
淮陰工學院學報 2020年2期2020-01-18
- 辯證法和認識論的內在邏輯統一
曹 鵬辯證法和認識論在傳統哲學教科書看來是完全不同的,而高清海老師致力于傳統哲學教科書改革,提出了一個改革傳統教科書的基本思路:辯證法就是認識論。這個思想早在列寧時期就提出來了:“辯證法也就是(黑格爾和)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正是問題的這一‘方面’(這不是問題的一個‘方面’,而是問題的本質)普列漢諾夫沒有注意到,至于其他的馬克思主義者就更不用說了。”[1]一、辯證法就是認識論的內在邏輯辯證法就是認識論,是傳統教科書體系改革的指導性原則。傳統教科書哲學對認識論
文化學刊 2019年2期2019-12-27
- 論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本質
210003)辯證法是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最基本的方法論之一,是其理論成熟的奠基石和沿著科學道路創新發展的壓倉石,更是我們黨的理論創新和治黨治國方略發展的方法論依據。習近平強調:“要學習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 ”[1](P8)然而,由于受到以往陳舊觀念、西方錯誤思潮和樸素常識思維的影響,存在對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簡單化、片面化、實證化、抽象化等錯誤
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學報 2019年2期2019-01-26
- 為馬克思理論本性“正名”——再論“歷史的辯證法”
00715)“辯證法”作為人類認識和把握世界的強有力的科學方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考驗。雖然從人類社會誕生以來,人們就試圖運用辯證法去改造世界和認識自己。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人們始終沒有去領悟“辯證法”的精髓。跨時代巨著《邏輯學》的發表,“辯證法”大師黑格爾,也由于其唯心和歷史的局限,沒有能夠真正傳達和領悟辯證法的精神實質。直到馬克思創立科學的辯證法即歷史辯證法時,人類對辯證法的認識、把握和運用,才真正地邁入“正軌”。但是,在我們步入馬克思歷史辯證法之前,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2年3期2012-04-13
- 作為“實踐理性的辯證法”何以可能
——評《辯證法與實踐理性》
為“實踐理性的辯證法”何以可能 ——評《辯證法與實踐理性》文/ 白 剛辯證法作為哲學的生命與靈魂,一直是哲學研究者們繞不過去的一個“結”。在一定意義上,辯證法的理解和研究水平,標志著哲學的理解和研究水平。賀來教授作為國內知名的青年學者,多年來一直以自己特有的理論自覺,在努力推進國內辯證法理論研究的深入變革。從《辯證法的生存論基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到《邊界意識和人的解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再到《辯證法與實踐理性》(中國社會科學
全國新書目 2012年12期2012-03-25
- 辯證法: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新前沿——基于《新世紀的辯證法》的分析
90年代以來,辯證法成了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和爭論中最活躍的領域之一”[1](PVIII),并由此成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新前沿[2](P333-337)。而由全球最大、最知名的國際性出版機構之一Palgrave Macmillan于2008年出版、美國紐約大學伯特爾·奧爾曼教授和艾奧瓦州立大學托尼·史密斯教授主編的《新世紀的辯證法》(Dialectics for the New Century),更是“將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研究助推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3]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12年3期2012-01-24
- 辯證法崇拜:關于黑格爾辯證法“神秘化”的一種新闡釋
100091)辯證法崇拜:關于黑格爾辯證法“神秘化”的一種新闡釋徐軍(中共中央黨校,北京100091)準確把握馬克思辯證法與黑格爾辯證法的區別是理解馬克思辯證法的鑰匙,而準確把握二者的區別在于準確理解馬克思所說的“神秘化”的真實意謂。對“神秘化”的傳統理解是“倒立”,其文本依據是馬克思那段著名的“顛倒之喻”。近年來,這個比喻已經遭受到嚴重的質疑,受到這些質疑的啟發,我們試圖解答這樣的一個問題:辯證法在黑格爾手中究竟是怎樣被神秘化了的?辯證法;神秘化;顛倒之
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學報 2010年2期2010-08-15
- 現代形而上學的特征
劉林元在《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本質》一文中說,現代形而上學與17、18世紀的舊形而上學(孤立、靜止、片面地看問題)相比,已經出現了新的特點,從林彪、“四人幫”把辯證法引向現代形而上學這個事實來看,必須重新探討辯證法與形而上學斗爭的焦點和分歧實質。現代形而上學的特點主要表現是:第一,不一般地否定事物的普遍聯系,而是歪曲本質聯系,夸大非本質的偶然聯系;第二,強調絕對的運動、發展、變化,否認相對靜止、穩定、平衡;第三,強調和夸大質變,抹煞、貶低量變;第四,只承
中國青年 1983年6期1983-08-21
- 黑格爾哲學的內在矛盾
主義體系與他的辯證法相矛盾。只有很少的人指出,是他的形而上學體系與他的辯證法相矛盾。我是不贊同前者,而擁護后者的。形而上學和辯證法是方法論,而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則是在回答精神對自然界的關系誰是本原的問題上兩種根本對立的世界觀。唯心主義既可同形而上學結合,也可以同辯證法相結合;唯物主義也是。黑格爾哲學是唯心主義同辯證法相結合的典型。在黑格爾哲學體系的大廈里面,唯心主義同辯證法如水乳交融一般,結合得是很好的,思維走到那里,辯證法也就跟到那里。盡管黑格爾是講“矛
讀書 1980年3期198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