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嘯

摘要:目的:探討在嬰兒生長發育中實行兒童保健干預措施的應用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體檢的嬰兒110例,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55例。觀察組應用綜合保健干預措施,對照組應用常規干預措施,比較兩組營養性貧血、佝僂病、缺鈣等營養性疾病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嬰兒營養性疾病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嬰兒生長發育中應用綜合保健干預措施效果更好,嬰兒發生營養性疾病概率更低,有助于保障嬰兒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兒童;保健;干預;生長發育
嬰兒時期的生長發育較為重要,直接影響著嬰兒未來成長的身體健康、智力等[1]。近年來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兒童保健也逐漸得到重視。本研究探討在嬰兒生長發育中,實行兒童保健干預措施。其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體檢的嬰兒11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對照組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齡3~35 d;體質量3.3~6.1 kg。觀察組55例,男34例,女21例;年齡4~36 d;體質量3.1~6.0 k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干預方法
對照組嬰兒實行常規保健干預措施,定期對嬰兒進行體檢等。觀察組在常規保健干預的基礎上,對嬰兒實行綜合保健干預措施。(1)兒童保健系統。護理人員應完善兒童保健系統,自嬰兒出生至12個月的生長情況,實施相應的跟蹤調查,若發現嬰兒出現生長發育的問題,應及時對嬰兒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并采取相應的保健措施[2]。(2)嬰兒體檢。護理人員應對嬰兒的體格、神經發育等情況實施詳細的檢查,包括視聽、肌張力、豎頭、手支撐等檢查,若發現嬰兒存在不良反應,應立即糾正。(3)嬰兒聽力、視力練習。護理人員可以通過發放相關的資料,從旁指導嬰兒家屬,如何正確對嬰兒展開聽力、視力的訓練,耐心解答家屬的疑問,并示范相應操作。(4)母乳喂養。護理人員應對嬰兒家屬講解母乳喂養的優勢,進一步提倡母乳喂養,并詳細告知哺乳的相關注意事項,提醒家屬應在嬰兒出生半個月左右開始加入維生素AD。(5)健康宣教。護理人員主動向家屬講解關于兒童保健的知識,加深家屬的認知,內容應包括常見的病癥及預防措施等,若家屬發現嬰兒發生病癥,可及時進行治療。
1.3 觀察指標
干預半年后,對比兩組營養性疾病發生率,營養性疾病包括營養性貧血、佝僂病、缺鈣等。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營養性疾病發生率(5.45%)明顯低于對照組(29.0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在人類的生長過程中,嬰兒期最關鍵、最迅速,并且對整個生長過程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對嬰兒實施適當的保健干預措施,確保健康成長,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通過相關研究發現,嬰兒期是大腦發育的主要時期,該時期內適當地對嬰兒實施聽覺、視覺等訓練,能夠有效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的進一步發育[3]。綜合保健干預措施相對比常規保健干預措施,能夠更好地實施上述訓練,并通過適當的撫觸,有效促進嬰兒的生長激素分泌,對進一步提升嬰兒的抵抗力,確保嬰兒健康生長,效果更加顯著。
參考文獻
[1]胡榮.兒童保健對嬰兒生長發育及營養性疾病發生的影響分析[J].醫學美學美容,2020,29(3):53.
[2]楊麗云.兒童保健對嬰兒生長發育的影響及護理措施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5):239-240.
[3]艾景芳.兒童保健對嬰兒成長及營養性疾病發生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23):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