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摘要:目的:分析小細胞肺癌患者采取三維適形放療聯合化療治療的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22例小細胞肺癌患者,根據治療方式分為A組60例及B組62例。A組采取三維適形放療,B組采取三維適形放療聯合化療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以及安全性。結果:B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4.19%%,高于A組的51.67%(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小細胞肺癌患者采用三維適形放療聯合化療治療效果較顯著,且安全性較好。
關鍵詞:小細胞肺癌;化療;三維適形放療
小細胞肺癌不是十分常見的原發性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比較,該類型肺癌發病率相對較低,但卻是一種高度惡化的腫瘤,且多數患者會合并遠處轉移,嚴重影響其生命安全[1]。隨著肺癌發病率增加,小細胞肺癌病例也逐漸多見。研究分析小細胞肺癌患者采取化療聯合三維適形放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1月在河北省廊坊市第四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122例小細胞肺癌患者,根據治療方式分為A組60例及B組62例。A組男26例,女34例;年齡34~44歲,平均(57.2±4.7)歲。B組男29例,女33例;年齡33~45歲,平均(56.6±4.0)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經氣管鏡檢查或者肺穿刺活檢確診,并同意接受本次治療。
1.2 治療方法
A組患者三維適形放療,使用6 mv-x射線,以腫瘤中心為治療中心,向上、下以及前后左右方向至8 mm區域作為靶區域,將臨床靶區域沿著上、下、前后左右外放8~12 mm為計劃靶區。放射總量為45 Gy,每次使用1.5 Gy,2次/d。B采用三維適形放療聯合化療。三維適形放療方法同A組,使用EP治療方案,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依托泊苷0.1 g靜脈滴注,連續治療5 d;0.9%氯化鈉注射液1000 ml+順鉑30 mg靜脈滴注,連續用藥3 d。接受4個周期的化療。
1.3 觀察指標
(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臨床治療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無變化以及進展。完全緩解:病灶基本消失,持續4周以上;部分緩解,病灶體積縮小50%以上,持續4周以上;無變化:病灶體積縮小但是未達到50%;進展:腫瘤體積增大25%或者出現新的病灶。總有效=(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無變化)。(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包括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等。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B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4.19%,高于A組的51.67%(P<0.05)。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A組出現放射性肺炎10例,骨髓抑制7例,胃腸反應9例,放射性食管炎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5.00%;B組出現放射性肺炎11例,骨髓抑制6例,胃腸反應8例,放射性食管炎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3.50%,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16,P=0.080)。
3討論
隨著我國經濟以及工業化發展,環境污染、吸煙、職業粉塵等情況較多,因此肺癌的發病率也在上升。臨床表現為持續咳嗽、胸悶胸痛、發熱、咳嗽以及呼吸困難等,嚴重者甚至出現全身出血以及疼痛等癥狀,對生命造成嚴重威脅。臨床主要治療基礎為化療,通過化療可以明顯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但治療過程中對身體會造成一定損傷。
三維適形放射治療的每一次放射野形狀與照射方向與病灶的投影性狀一致,使得靶區域輻射劑量會增加,周圍正常組織特別是重要的器官輻射劑量減小。正常組織受到放射量比較低,因此臨床并發癥較少,在治療時放療醫生可以增加單次的劑量以及總劑量,明顯縮短治療時間,使得腫瘤控制率更高。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B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4.19%,高于A組的51.67%(P<0.05),說明聯合治療效果更加理想。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聯合應用的安全性較高。同樣給予小細胞肺癌患者同步三維適形放療聯合化療治療,結果臨床治療
總有效率為78.26%,其研究結果與本研究基本一致,說明聯合治療的有效性。
小細胞肺癌臨床發生率比較低,但隨著環境污染以及吸煙頻率增加,目前發病率也不斷上升,是一種惡性程度比較高的癌癥,發生后可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需要積極治療延長患者生命周期。小細胞肺癌患者臨床治療中使用三維適形放療聯合化療治療效果理想,值得推薦使用。
參考文獻
[1]劉凱,張典剛,譚遙,等.放療聯合化療治療局限期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4,21(7):826-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