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鋒

摘要:目的:探討舒芬太尼聯合鹽酸羅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無痛分娩降低產婦疼痛感的價值。方法:選取在我院進行無痛分娩的產婦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使用舒芬太尼聯合鹽酸羅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方案,對照組使用鹽酸羅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方案,比較兩組鎮痛效果和分娩結果。結果:觀察組0級、Ⅰ級占比高于對照組,Ⅱ級、Ⅲ級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順產率高于對照組,陰道助產率、剖宮產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鹽酸羅哌卡因聯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無痛分娩中的作用顯著,可推廣。
關鍵詞:鹽酸羅哌卡因;舒芬太尼;無痛分娩;疼痛感
通常所說的“無痛分娩”,在醫學上稱為“分娩鎮痛”,是使用各種方法使分娩時的疼痛減輕甚至消失[1]。本研究主要分析舒芬太尼聯合鹽酸羅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方案在無痛分娩中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6月~12月在我院進行無痛分娩的產婦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產婦年齡24~38歲、平均年齡(31.4±2.0)歲,平均孕(38.6±1.0)周;對照組產婦年齡23~41歲、平均(32.1±1.5)歲,平均孕(39.1±1.2)周。兩組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產婦均采取硬膜外麻醉處理。產婦宮口開到3 cm左右時進入分娩活躍期,醫護人員第一時間建立靜脈通道,靜脈滴注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1 000 ml, 期間密切監測胎心。觀察組采取鹽酸羅哌卡因聯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方式:保持左側臥位,于L3~4進行硬膜外穿刺,頭端置管,連接自動鎮痛泵。PCEA泵用藥如下:0.06%~0.1%羅哌卡因+舒芬太尼0.4 g/ml(配制:1%羅哌卡因10 ml+舒芬太尼50 g+生理鹽水至120 ml)。硬膜外麻醉中,達到硬膜外后,先注入1%利多卡因5 ml作為實驗量,確認在硬膜外后接硬膜外泵以6~9 ml/h持續,密切觀察產婦心率、血壓與胎心等變化,鎮痛一直到第一產程結束,分娩后2 h拔出硬膜外導管。對照組采取鹽酸羅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方式,初始劑量6~9 ml,其余操作和觀察組相同。
1.3 觀察指標
采用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疼痛分級標準評估兩組產婦分娩時的疼痛程度,同時記錄兩組分娩結局。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SPSS24.0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分娩疼痛等級比較
觀察組0級、Ⅰ級占比高于對照組,Ⅱ級、Ⅲ級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分娩結局比較
觀察組順產率高于對照組,剖宮產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相較于剖宮產,產婦在自然分娩過程中承受的疼痛更為劇烈。現在的年輕女性雖然說大多獨立自主,但是對于家人的依賴性較大,心理敏感脆弱,且疼痛耐受性較差,很多產婦都是由于無法耐受生產疼痛而轉為剖宮產[2]。無痛分娩起源于國外,至今已有100余年的歷史,在國外已經得到廣泛應用,美國分娩鎮痛率超過85%,英國超過90%。我國很多醫院也開始無痛分娩,有的醫院順產中30%~40%為無痛分娩。無痛分娩是通過麻醉方法降低產婦在分娩時的疼痛。對于無痛分娩麻醉劑的選擇、劑量等都有嚴格的要求,主要目的是保證產婦順利分娩以及新生兒的安全。
鹽酸羅哌卡因和舒芬太尼屬于近年來臨床上較為常用的產科無痛分娩鎮痛類藥物。鹽酸羅哌卡因藥效發揮時間更長,為長效局部麻醉類藥物。相關研究顯示,鹽酸羅哌卡因由于皮下浸潤所產生的麻醉作用 時間與同樣濃度水平的其他麻醉類藥物相比較要高出3倍左右。研究證實,鹽酸羅哌卡因對患者運動阻滯產生的分離度水平要遠大于其他任何麻醉類藥物,且機體對藥物產生的清除率水平較高,更加適宜產科鎮痛。
綜上所述,舒芬太尼聯合鹽酸羅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方案能減輕產婦疼痛,且不會對新生兒造成較大影響,促進良好的妊娠結局,安全性高,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劉延海.分析鹽酸羅哌卡因聯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無痛分娩的臨床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21):238.
[2]姜文莉.鹽酸羅哌卡因聯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無痛分娩的臨床效果[J].世界臨床醫學,2017,11(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