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晶

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婦產科收治的孕婦60例進行研究,根據入院序號奇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30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實驗組行人性化護理,對比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婦產科孕婦采用人性化護理可有效改善妊娠結局。
關鍵詞:孕產婦;人性化護理;婦產科;滿意度
分娩對產婦來說是一種強烈的應激反應,分娩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因疼痛而產生的緊張、焦慮、抑郁、恐懼和易怒等負面情緒。消極心理會直接影響產婦神經內分泌功能,從而影響分娩結果和妊娠質量[1]。此外,產后生理和心理變化也會加重產婦抑郁情緒,不利于產后恢復。基于此,本研究選取60例孕婦分別予以不同護理措施,對比分析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婦產科收治的孕婦60例進行研究,根據入院序號奇偶分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30例。實驗組年齡20~35歲,平均(25.52±2.52)歲;對照組年齡21~34歲,平均年齡(25.63±2.42)歲。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行常規護理。予以孕婦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導,指導孕婦按期產檢,提高孕婦對定期產檢的正確認知,告知產婦分娩各個階段的身體表現,使產婦做好心理準備,積極面對。告知產婦新生兒喂養知識,予以產婦產前、產中、產后健康教育,為孕婦提供健康知識、胎兒觀察等方面的教育。
1.2.2 實驗組
行人性化護理。(1)產前健康教育:通過講座和一對一的健康指導,解釋和分析自然分娩和剖宮產對孕婦的影響,提高孕產婦對自然分娩的認識程度,鼓勵孕產婦積極配合護理,并告知減輕疼痛的方法,減輕孕產婦對分娩的焦慮。在護理期間,主動與孕產婦及其家屬溝通,要求家屬給予支持,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緒和愉快的心情;用關愛、溫柔、溫暖的話語幫助孕產婦及其家屬了解分娩相關知識,耐心回答孕產婦及其家屬的問題。(2)動員社會支持:護士需要成為溝通者,合理恰當地將孕產婦的心理需求傳達給家庭。鼓勵家庭成員陪伴孕產婦,給予孕產婦更多的身心滿足,并為其家屬提供健康教育,讓孕產婦感受到溫暖的關懷,提高自己生產的信心。(3)根據產婦年齡等特點,選擇適當的運動,轉移注意力,縮短個人行為時間,保持快樂狀態,有利于胎兒的生長,減少巨嬰的可能性。(4)對孕產婦進行心理指導:在溝通過程中,護士應對孕婦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關注孕婦心理狀態的發展和變化,如果產婦產生焦慮、焦慮等不良情緒,及時對孕產婦進行心理疏導,糾正心理障礙,使其保持舒適的情緒,防止產后抑郁癥的發生。(5)外部環境的維護:保持病房清潔衛生,每天定期通風,及時清除病房內垃圾,使病房溫暖舒適,提高孕產婦舒適度。(6)護理人員對產婦進行綜合評價包括臨床檢查、文化程度、心理狀態等。在護理過程中進行有效溝通,取得產婦信任,并及時進行指導以消除產生消極心理,仔細回答產婦的問題,提高信任度。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產婦妊娠結局。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進行t檢驗、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2結果
實驗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人性化護理是近年來臨床廣泛應用的護理理念之一,主要是指相關護理人員采用人道主義,綜合患者的生命健康與權力需求,在考慮患者人格尊嚴的基礎上,充分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從而實現臨床護理質量的提升。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變化,雖然孕婦的生理疼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妊娠和分娩過程對孕婦仍然是一個嚴重的生理刺激,導致孕婦情緒和身體壓力,易引發焦慮和恐懼等消極心理,進而影響生活質量,且會對新生兒成長、智力和發育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應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確保孕婦安全和順利分娩,預防產后抑郁癥的發生。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采用人性化護理,不僅能使產婦以積極態度面對妊娠,還可減少產婦妊娠過程中不良事件情況的發生,提高對護理人員的信賴,滿足產婦的人格尊嚴需求,提高臨床治療效果,進而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減少產婦的不適感,促進婦產科護理工作的良好展開,提高產婦的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對孕婦采用人性化護理可滿足其護理需求與人格尊嚴需求,有效改善妊娠結局,取得令人滿意的護理效果,促進婦產科護理工作的良好開展。
參考文獻
[1]李詠梅.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應用效果探析[J].系統醫學,2020,5(10):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