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升,因此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所提高。森林資源是重要的生態資源,如何解決森林經營工作中的問題、提高森林經營工作的水平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將對森林經營工作現狀及對策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森林;經營工作;對策
森林經營管理的主要對象就是森林資源,若想實現可持續經營的目標,就需要提升森林資源的價值。但是,目前森林經營工作中存在管理體制不完善、林業所有權改革等問題,需要通過創新經營思路、完善管理體制等手段提高森林經營的質量,促進森林經營的可持續發展。
1 森林經營工作現狀
1.1 經營體制不健全
一直以來,森林經營管理都屬于計劃經濟體制的一部分,由國家主導,所以森林經營的目標是完成國家輸出木材以及木料的指標,增加國家的經濟效益。這一過程屬于粗放管理,沒有健全的經營管理體制,導致出現了嚴重的亂砍濫伐現象,浪費了大量的森林資源,降低了森林的保有量。
1.2 林權改革問題
林權改革是林業的重點工作,主要目標是減輕林業經營者的稅費負擔,明確經營者的經營權以及所有權,讓經營者通過提高森林經營質量獲得相應的經濟效益。目前,雖然國家對林業政策進行了修改與完善,但是林權改革也造成了一些新的問題。例如沈陽地區通過主體林改與配套林改這兩步進行了林權改革,即通過對地區進行整體的林權改革,并不斷完善林權改革的配套措施,例如完善生態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等配套措施促進林權改革的實現。但是這也造成了林業管理部門職能缺失以及森林資源管理落后等問題,雖然實現了林權改革的目標,但是并沒有提高森林經營工作的質量。
1.3 林產品供需不平衡
我國森林資源雖然豐富,但是存在分布不均的問題,主要分布在遼寧沈陽等東北地區以及西南林區,而東部沿海地區的木材需求量較大,在地理條件的限制下,林產品出現了供需不平衡的問題。
1.4 林產品稅費比例較高
從相關的法律法規來看,林產品的稅收比例比較高,加大了森林經營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森林經營者的收入,所以森林經營者的經營積極性相對較低。
2 提高森林經營工作質量的對策
2.1 創新經營思路
傳統的林業生產就是對森林資源進行簡單加工使之成為木材等林產品,產品比較單一,且生產成本比較高,所以應該創新經營思路、提高林分質量、增加經濟效益、實現林業效益的最大化,從而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森林經營者可以在不造成水土流失的基礎上加大間伐強度,減少間伐次數。同時,森林經營者也可以對木材進行深加工,打造更具有欣賞價值的產品,豐富產品樣式,從而增加經濟效益。
2.2 完善經營體制
森林經營者應當根據森林經營工作的實際情況完善經營管理體制。第一,森林經營者應當完善砍伐制度,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林木采伐,并完善采伐、驗收、審批等工作流程。同時,森林經營者應該明確各個部門對不同森林資源的砍伐規定。第二,森林經營者應當完善監督制度,做好監督管控工作,加大對森林資源的保護,避免不法分子隨意砍伐森林資源。
2.3 加強森林經營
實現森林經營工作的可持續發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只依靠森林經營者,需要林業部門的重點關注,所以林業部門應該深入研究森林經營工作的現狀,制定森林經營規劃以及目標。林業部門需要對不同類型的森林資源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例如要管好天然林、嚴管生態公益林,要加強幼林撫育力度,提高林分的質量。林業部門也需要科學編制森林經營方案,促進制度以及政策的貫徹落實。
2.4 強化執法建設
林業執法系統在森林經營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應該強化執法建設,集中林業公檢法、林業工作站、林業稽查部門以及木材檢查站等各個部門的力量,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
3 結語
森林資源具有較高的價值,不僅能夠保護生態環境,也能夠促進經濟發展,雖然森林資源屬于可再生資源,但一旦被破壞也可能會出現資源枯竭的現象,因此應該創新經營思路、完善管理體制、強化森林經營、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從而加大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力度,促進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簡介:吳兵(1979-),女,本科,林業工程師。研究方向:森林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