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英
動物動物疫控機構的主要職能是負責擬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規劃、計劃、應急預案等并提供科學依據;負責指導和組織實施動物的免疫工作以及疫苗的采購和供應;負責動物疫病診斷及動物診所人員的培訓;負責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疫病檢測、監測、預警和防控,并承擔國家對邊境地區動物疫病的監測任務;負責動物疫病防控技術的實驗及普及工作。動物動物疫控機構在事業單位改革后取消了有收入的動物門診,由創收型單位徹底轉變為純公益性事業單位,經過多年運轉暴露出許多問題,引人深思。
人員臨床診斷能力下降:動物疫控機構前身是獸醫站,獸醫站時期因為有動物門診,經常接觸時下流行的各種病例,人員的臨床診斷能力在這一時期是最強的。隨著老獸醫退休,新進人員沒有經過門診鍛煉。
人員的臨床動手能力下降:面對雞、豬、牛、羊等發病需要剖檢時,多數人員不知從哪下刀,有的甚至不知道臟器名稱;臨床采集樣品時找不到血管、病變部位,同時也造成養殖業戶的不信任。對于某種疫病不能給與治療方案,因為對于目前最有效的治療藥物缺乏了解。
對于當下疫病流行形勢缺乏掌握:取消門診后,接觸不到當下流行病例,掌握不了當下疫病流行形勢第一手資料,不能及時給與判斷,往往是后知后覺,無疑會對疫病防控、疫情的預警造成被動。
筆者認為,門診取消后,不能只關注實驗室診斷技術培訓、學習,更要拿出專項資金聘請業內專家,把臨床診療技術的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的提升作為重中之重,建立健全相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