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懷
學校的餐廳全區有名,受到一致好評。
餐廳的環境整潔溫馨。餐廳的墻壁和柱子上張貼了引導學生文明友愛、節儉向善的標語。如,“親愛的同學,讓你的言行舉止使人感覺到你是一位有教養的人”“銘記八項常規,做文明金中人”。餐桌上因防疫需要增加的隔板與眾不同,充滿文化感。隔板是透明的,既起到防疫的作用,又不讓人感到壓抑。隔板上印有校徽、校訓和校風目標,還有“一飯一粥,當思來之不易”“吃相反映我的修養”“均衡營養,健康成長”三句標語,引導學生就餐時講文明、不浪費、不挑食。
餐廳的菜品營養美味,美名遠揚。我們的營養師每周都專門制定營養搭配科學的菜譜,且一周內菜品不重復。每一道菜都是精心制作,一鍋一鍋炒出來的,十分可口。許多學生甚至覺得家里的菜沒有學校食堂的菜好吃,就連其他學校的教師都特別期待來我們學校參加教研活動,因為不僅可以交流學習,還可以吃到令人垂涎的飯菜。
食堂餐廳的服務熱情周到。每天的午餐時間,都成了師生特別期待的時刻。食堂師傅們時時刻刻充滿熱情,面帶微笑。學生們每每從師傅手里接過熱乎乎、香噴噴的餐盤時,心里都充滿了陽光。用餐期間,餐廳管理員和值班教師會在餐廳執勤,及時幫助遇到困難的同學。餐廳設有專門窗口,給有需要的學生加菜,米飯和湯都是敞開供應的,保證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教職工的伙食與學生基本一樣,用餐方式則是自助式的:一來體現尊重與平等,教師可以自由選擇品種和數量,也避免了師傅給校長、主任多打菜的問題;二來倡導自覺展開“光盤行動”,教師按需取餐,全部吃光,不浪費。
餐廳的管理規范有序。我們要求學生就餐時做到五點:一是排隊取餐,不插隊;二是取來的飯菜全吃光,不浪費;三是吃剩的殘渣留在餐盤里,保持桌面整潔;四是吃飯時不大聲講話,保持餐廳安靜;五是送餐盤時輕撥剩余物,不敲打。餐廳運營初期,我們曾發現學生浪費糧食的現象。為了強化“節儉教育”,我們首先開展全校性的宣傳活動,倡導學生深刻認識“節儉光榮,浪費可恥”的道理,邀請學生簽名承諾;然后,學校施行檢查督促工作,對有浪費行為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接著,學校對每個班級的泔水進行稱重考核,每日在餐廳門口公布重量,每月獎勵節儉成績為“優秀”的班級;最后,各班安排學生值日,負責環境衛生和秩序,學生自覺維護班級的榮譽,堅決不浪費,許多班級的泔水重量都能保持為“0”。總體來說,學校的“節儉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習強國”平臺曾以“光盤教育已三年,學生從小知節儉”為題,報道了學校“節儉教育”的做法,并給予充分肯定。
餐廳是學校文化的展示,是學校亮麗的風景,更是重要的德育課堂。師生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中就餐,養成了文明就餐的習慣,形成了節儉的美德,學會了相互尊重,增強了團隊精神,體驗到了愛他人和被人愛的幸福,健全的人格得到了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