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英 黃燕
摘 要:當前,經濟社會高速發展,計量監管與計量器具檢定出現了新形勢,從而對市場監管的計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需要在檢定技術方面進行一些研發設計,通過檢定技術提高檢定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則要求在計量器具檢定過程中,結合實際需求實施全過程監管。本文概述了計量器具檢定及其重要性,剖析了相關的檢定技術問題,提出了幾點有利于提高檢定監管質量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計量器具;檢定技術;監管措施
從2017年4月開始,我國結合“放管服”政策改革,取消了計量器具強制檢定收費項目,要求在“少管”的原則上,通過檢定技術與檢定監管達到“管對”、“管好”目標。尤其在法治化市場經濟制定完善的情況下,合并了“進口計量器型式批準目標”、“依法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強制檢定目標”,為新時期各行業高質量發展中的計量器具檢定工作提供了便利條件。
1、計量器具檢定及其重要性
1.1計量器具檢定
計量器具指各種用于測量、計量的儀器與設備,包括了量具、計量儀器表、計量裝置。按照用途與等級又可以分為若干類型。其特征集中體現在標稱范圍、不確定度測量、鑒別力、分辨力、作用速度、穩定度、靈敏度等方面。計量器具檢定主要根據法律規定,由授權機構對計量器具的計量性能等開展檢定、監督、查處等活動,涉及到周期、出廠、修后、進口、仲裁等類型。檢定實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整體檢定、單元檢定等。需要指出的是,在當前強制性與非強制性檢定同步發展條件下,應該要增強對非強制性檢定的重視程度。
1.2重要性
首先,通過實施計量器具檢定,可以為市場供給側與需求側提供一個公正、客觀標準,確保交易各方的利益不受損害,進而推動市場信用機制的建設。其次,計量器具檢定屬于強制性檢定,在信息化時代計量器具正在由機械化向著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具有智能特點的計量器具應用時,牽涉到一定的專業技術,需要借助計量器具檢定,才能保障其獲得有效應用,并通過檢定數據的采集為后續同類產品的研發設計提供依據。
2、計量器具檢定技術問題分析
計量器具種類繁多,牽涉到各行業諸領域,下面僅以工業生產、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衡器為對象,對計量器具檢定技術問題做出分析。
2.1強制性檢定技術問題
2.1.1力源穩定技術
檢定衡器系統時力源穩定性是一項主要的檢定標準,與衡器的準確性直接相關。以千金頂為例,具體操作中受到檢定人員專業素質、計量器具檢定方式的影響,容易引發變形問題。具體而言,多數地區對千金頂的檢定中采用疊加方式,此時,檢測過程中會受到不同外力作用進而引起千金頂局部發生變形,不僅會導致檢定錯誤,也會造成衡器使用時的精準度下降。
2.1.2技術誤差
計量器具檢定中對于誤差設置了限定范圍,檢定人員在具體檢定工作中通常需要將檢定誤差控制在該范圍之內。例如,多數衡器中以杠桿原理作為基本應用理論,因此在檢定時一旦出現誤差,會發生糾正較難的情況。因此,在目前衡器檢定時,需求檢定人員對技術誤差注意事項進行專門分析,并利用分度值等合理的降低檢定技術誤差。
2.1.3檢定結構
衡器的核心要素集中在機械結構層面,近年來,隨著工業化轉型,計量器具生產企業在衡器機械結構設計方面進行了持續優化與創新,增強了計量器具結構的復雜性。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檢定結構的復雜程度相對增加,一方面檢定流程增多,另一方面檢定操作步驟中的影響因素也有所變化。所以,在檢定影響因素分析不全、預防措施不當、操作不規范時容易造成檢定結構數據不精確。
2.2非強制性檢定
從強制性與非強制性檢定的區別方面看,前者十分嚴格,后者更加強制檢定的自主性。當前非強制性檢定重點集中在衡器校準方面,受到檢定人員專業技能與職業素質的影響,部分人員在衡器校準方面,制定更為深刻的認知,不能一視同仁,容易造成衡器校準不到位、校準時間間隔長,進行形式化校準等情況。所以,應該在這種區分檢定類型的情況下,增強計量器具檢定行為主體的監管。
3、計量器具監管措施分析
3.1引入新思維,推動多元化監管
首先,應該在強制性檢定基礎上,結合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基本功能,擴展監管途徑,建立多元化監管體系。例如,在計量行政監管條件下,可以借助數據采集、意見收集系統,推動企業自主型的計量器具監管。其次,應該擴大檢定監管宣傳,強調企業披露計量器具相關數據,同時,利用信息平臺推動社會化監管。例如,一些具有專業知識的社會人士,可以通過比較計量器具相關企業披露的自主檢定數據、專業機構檢定數據等,對計量器具檢定結果開展社會化監管。
3.2借助新技術,實施數字化監管
目前,在保障強制性計量器具檢定方面,采用全要素分析方法建立了準確度相對較高的要素系統,包括計量器具檢定主體責任(生產企業、銷售單位、使用單位)、管理要素(人員、設備、方法、管理機制)、生命周期(生產、銷售、流通、使用諸環節)、監督責任(計量行政部門、計量技術機構)。建議在此基礎上,建立計量器具檢定技術要素—檢定監管指標的對應關系,建設計量器具監管數據庫,實施以數據采集—傳輸—存儲—分析—生成報告—利用報告為基本內容的動態數字化監管。
3.3創造新方法,開展全過程監管
在數字化監管方案下,建議監管單位創新方法,借助“互聯網+檢定與服務平臺”,將計量器具檢定對象具體到燃油加油機、水表、膜式燃氣表、電能表、壓力表等裝置,從而借助PC端、公共服務端、移動客戶端的關聯,建立一個以信息數據庫為基礎,二維碼為通道的“機構自動檢定裝置+公共服務平臺+公眾智能終端”方案,從而使技術化監管落實到計量器具檢定全過程,實時的開展全過程監管。由于“互聯網+”模式下的創新可能性較大,因而配合計量器具檢定及監管中使用的數字化技術,可以創造不同的方法,實現不同方式下的全過程監管。
4、結束語
總之,在市場化交易中,計量器具發揮著巨大作用。因此,為了市場的公正、公平,需要通過檢定為其提供客觀標準。通過以上初步分析可以看出,在各行業諸領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后,一方面應該對計量器具檢定技術中的常見問題進行精準分析,另一方面則應該結合強制性監管要求,借助一些新思維、新技術、新方法,完善計量器具監管體系,保障檢定技術在檢定全過程獲得有效應用。
參考文獻:
[1]孟博.關于辦案場所計量器具管理的思考[J].中國設備工程,2021,11(22):46-47.
[2]瞿楊霞.強制檢定計量器具檢定成本分析及研究[J].數碼設計(上),2021,10(3):261.
[3]王明建.新形勢下保障強制檢定計量器具準確性的研究[J].價值工程,2021,40(19):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