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澤斌 阮園 王迎平
摘 要:伴隨著城鎮(zhèn)化建設步伐越來越快,道路橋梁建設項目越來越多,為了推動我國交通樞紐建設的不斷完善,道路橋梁的施工質(zhì)量尤為重要。在道路橋梁施工建設當中,軟土地基是一種常見的地質(zhì)類型,這種地基不但空隙比較大,硬度差,而且滲透性能也不好,如果不加大施工技術研究,那么必然會對道路橋梁施工建設的整體質(zhì)量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埋下巨大的安全隱患,對道路橋梁工程的結構造成不良影響,威脅行車安全,從而造成極其嚴重的后果。
關鍵詞:道路橋梁;軟土地基;技術要點
引言
道路橋梁工程施工必須依據(jù)工程的實際情況處理軟土地基。相關的施工技術人員務必要進行全面細致的勘察,根據(jù)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軟土地基處理方法。近年來,軟土地基已經(jīng)成為威脅道路橋梁施工安全影響工程質(zhì)量的一個重大因素,因此,必須要引起施工單位的高度重視。常見的軟土地基處理方法包括表層排水法、灌漿法、拋石擠淤法等,要依據(jù)工程設計要求進行科學選擇。有效的軟土地基處理方法能夠提升道路橋梁承載力,增強結構穩(wěn)定性。
1.軟土地基的基本特點
軟土地基主要含淤泥、淤泥質(zhì)土及高壓縮性土,普遍存在含水量大、孔隙大、壓縮性強的特點,受外部荷載影響以及自身的土體作用,難以達到穩(wěn)定固結的狀態(tài)。道路橋梁工程的建設規(guī)模較大,在軟土地基施工環(huán)境中易出現(xiàn)結構大范圍沉降、承載力低的情況,若未經(jīng)處理而直接于軟土地基上施工,則易誘發(fā)結構沉陷等質(zhì)量問題。
2.軟土地基的判定
軟土地基是指抗剪強度不高、壓縮性能低以及存在其他不良性質(zhì)的地基。對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進行分析后可知,其通常涵蓋以下幾個部分:一是淤泥;二是淤泥質(zhì)土;三是雜填土;四是其他高壓縮性土層。通常情況下,液限WL值較高;同時,天然空隙比e>1.0。從客觀上講,倘若軟土在生物化學持續(xù)作用下導致天然空隙比e>1.5時屬于淤泥,而天然空隙比1.0
3.道路橋梁工程中軟土地基施工技術
3.1強夯處理技術
在道路橋梁工程軟土地基施工中,強夯法是一種較為直接且應用效果較為良好的方法。以合適重量的重錘為主要施工裝置,通過振動和擠壓作用,達到加固地基的效果。在強夯法應用過程中,將其提升至特定的高度,再向下釋放,通過重物加固軟土地基,使其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地基平整性不足的問題,從而減小道路橋梁工程建設中的不均勻沉降量。但需注意的是,強夯法在深層軟土層的應用中存在局限性。若軟土層的深度過大,重錘對軟土地基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土層的上部,該處密度較大,具有較高的穩(wěn)定性;而重力作用難以深入至土層的底部,導致下部依然有失穩(wěn)的情況。
3.2粉噴樁技術
采用粉噴樁技術處理軟土地基,使地基的表面具有較強的抗壓性。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就是發(fā)揮固化劑的作用,在特殊的壓力作用下將固化劑逐漸壓入地基中,固化劑與水產(chǎn)生化學反應后,使得軟土地基產(chǎn)生固結。軟土地基的土壤中有較高的含水量,將其中的水分排除一些,可以起到加固作用。在公路橋梁施工過程中對軟土地基進行排水作業(yè),在壓力作用下將土壤中的水分排出,同時進行砂墊層施工,可以有效地避免軟土沉降,提高地基的穩(wěn)定性。
3.3石灰攪拌施工技術
石灰攪拌施工技術手段在現(xiàn)階段軟土地基處理當中有著顯著的效果,可以將軟土地基處理效率與水平加以提升。在該施工技術手段使用過程中,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手段對石灰粒徑做好嚴格的把控,倘若石灰粒徑過大,必然會對石灰的攪拌水平產(chǎn)生不利影響,倘若石灰粒徑過小,那么必然會導致材料的過渡浪費。在實際攪拌期間,需要對石灰內(nèi)是否存在雜質(zhì)進行全面、細致檢查,同時還要將篩分工作落到實處,實現(xiàn)對其雜質(zhì)的充分去除。
3.4預應力管樁技術
工程施工中,對軟土地基的處理采用預應力管樁技術。預應力管樁施工處理擋土墻、涵洞等結構下的軟土地基,按照圖紙要求進行軟土地基地處理工作,一般對于橋頭路段或填高較大的且有深厚軟土層的填方路段,采用預應力管樁進行處理。先整平地表,按照施工規(guī)范要求清理施工地面,為后期托板基坑開挖后擁有足夠的承受能力做準備,接著進行樁位放樣確定樁位。對木樁做好標記,根據(jù)管樁施工平面布置圖完成逐樁測放工作,最后對樁位進行校核,樁位放樣偏差需要控制在5cm以內(nèi)。
3.5排水固結技術
在完成基礎道路及橋梁工程施工之前,就必須做好碾壓管理工作,采用增加負荷的方式對地基道路實行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碾壓,這不但利于軟弱土水分的排除,同時還可以提高軟土地基的強、密度。而因為軟土壤基身有膠結功能,所以通過使用排水碾壓的方式,軟弱泥就可以自動的橫向固結到一塊,這就進一步增強了軟土地基的道路堅硬。而道路堅硬變的密實的范圍增加會提升整個路基的抗剪度,對排水管柱的建設就十分關鍵,因為排水管柱要設置于軟土壤基中,這樣增強路基結實性的效果更佳。在道路與橋梁工程實際施工中,往往還會有大面積的更深層的排水處理膠結施工技術,像這種大面積的施工方式能夠更好的改善軟土地基道路的承載能力,不過它光靠單純的一種方式是不會實現(xiàn)的,還必須結合填土法與加載技術共同實現(xiàn)。
3.6灌漿法的應用
針對道路橋梁工程當中軟土地質(zhì)非常嚴重的路段,可以運用灌漿法來進行處理。這種方式的應用,主要是要求施工人員依據(jù)電化學原理,采用粉噴法將水泥砂漿灌送進軟土地基的孔隙當中,以此使其松散的土層性質(zhì)得以改變,使軟土地基的強度能夠得到提升。這種方法操作起來比較簡單,所以在道路橋梁工程的軟土地基處理當中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結束語
道路橋梁工程建設是城市化發(fā)展背景下的重點工作內(nèi)容,但軟土地基施工條件普遍存在,在缺乏有效的處理措施時,易出現(xiàn)質(zhì)量問題。對此,施工企業(yè)必須高度重視軟土地基的處理,以現(xiàn)場施工條件為立足點,合理應用軟土地基施工技術,例如排水固結、深基層拌和、強夯法等,通過優(yōu)質(zhì)材料和高性能設備的聯(lián)合應用,切實增強軟土地基的施工效果,給道路橋梁工程建設工作的開展創(chuàng)設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同濤.分析公路橋梁施工中軟土地基施工的技術要點[J].現(xiàn)代物業(yè)(中旬刊),2020(03):150-151.
[2]李曉亮.公路橋梁施工中軟土地基施工的技術要點分析[J].居業(yè),2019(1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