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葉
摘 要:當前教育部門正在大力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創造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新方向,大力推行“課程思政”的改革措施,將課程思政當中意識形態的教學引導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把課程思政教學的建設落到實處,能夠有效實現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文章以《國際貿易實務》為主要課程來進行分析,突顯出課程思政的意義,教師要深入分析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并加強對具體改革措施的探究。
關鍵詞:《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
引言:在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中,對各所高職的思想政治也有更高的要求,各所高職內課程思政教學的改革在不斷進行中。大多數高職院校都已經將思想政治教育積極融入到專業課程的教學中,這種情況有利于立德樹人教學目的實現。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當中含有大量與課程思政相關的內容,把這些思政元素帶入到課程當中,從而推進專業課程中的課程思政融入,進一步實現課程思政教學的改革創新。
一、課程思政教學的現狀
目前為止,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首先,根據全國各地的推動狀況來看,實際效果并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大多數教師對于在非思政課程的教學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方法,并沒有非常了解。部分教師在講課的過程當中還常常會出現不知道在哪個地方開始下手的情況,缺乏專業知識以及專業思政教師的指導,導致課程當中的思政教育達不到理想中的目標水平,讓思想政治教育沒有辦法進行深層次的教學,只停留在教育的表面。其次,有些學校并沒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去設立課程思政的教學標準,導致最后并不能達到所預想的狀態和目標,讓很多教師望而卻步。
課程思政并不是做表面工作,學校更不能為了課程思政而開展思政工作,而是要真正明白課程思政的意義,真正地為學生進行服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以及人生價值觀。現如今,每所學校的實際情況各不相同,各個專業課程也都有不同的特點,怎樣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專業課程的特點來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非常值得學校以及教師進行深入研究,同時這也影響著各所高職課程思政教學的改革效果是否良好。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并不是讓教師將專業課程當中的每個知識點都與思政知識相聯系,而是在合適的情況下將思政內容合理地與專業內容進行結合。
二、《國際貿易實務》實施課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最近幾年,我國高等職業教學的發展快速,技術技能型人才在我國服務區域經濟行業當中有著十分關鍵且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進步國際貿易也在不斷地進行創新,相關的信息資源傳遞也越來越多,所使用的貿易方法也在不斷創新不斷增加。面對當今社會既復雜又不斷變化的國際貿易形勢,經濟貿易領域當中逐漸顯現出很多的問題,如誠信問題、信息不準確、缺少職業道德、綜合素質低下、損害國家利益以及集體利益多種不良的現象,甚至會導致更加嚴重的事情發生。相對來說國際貿易行業的工作比較特殊,在工作期間經常會與外國友人交流溝通,進行各種商務貿易的活動,在這種情況下有時候可能會被其他國家的觀念所影響,在這種時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具備更高的思想政治素養。從事國際貿易行業的人員需要恪守的職業道德,不僅僅只是恪守道德方面的內容,有時還會接觸到法律法規相關的內容,所以對于國際貿易行業的工作人員有著更高的素質要求。
三、《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措施
1、提升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課教師的德育意識以及對課程思政理念的認識
實施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關鍵就是專業課教師,教師不僅要不斷提高自己本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技巧,還要不斷的去學習和提高有關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目前為止,大部分教師只是重視專業知識與貿易技能中進行不斷的革和創新,經常會忘記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雖然在教育層面上來說,教師已經將知識教授于學生,但是教師經常會忽略培養學生擁有正確的思想觀念,這才是教育的主要內容。所以,專業課教師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德育意識,增強自己對課程思政教學理念的認識,克服自己在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時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在進行講解專業課知識的時候科學合理地將知識與思政知識相融合。
2、合理挖掘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內容的思政元素是重點
在專業課的學習過程當中進行課程思政教學,專業課教師就需要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對課堂中所需要提及的內容提前進行整理,然后在進行專業課教學的時候,適當地結合專業知識向學生進行講解。《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當中最基礎的一門課程,這門課程開設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相關貿易活動的流程,在進行活動時完整地完成相關任務,并且還能夠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出口貿易活動當中,為今后在國際貿易行業中的工作道路奠定基礎。教師在進行專業課教學的時候可以合理的挖掘其中的思政知識,比如在向學生講解進出口貿易談判磋商方面的知識時,因為發盤和接受一旦做出就會具有法律意義,當事人必須受其約束,教師在講解這個知識點的時候可以適當引用相關法制法規方面的內容。
3、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教學過程當中,與枯燥乏味的文字講解進行對比的話,案例講解對學生來說更具有吸引力,并能夠更加直觀地反映出知識點。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采用與知識點有關的案例進行分析講解,在案例當中剖析知識點讓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入,教師在進行案例講解的時候適當的引入與內容相關的思政知識,向學生傳遞正確的人生觀念和思想政治觀念。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教材的內容適當的為學生布置一些案例,讓學生自己來分析理解案例當中的知識點,在課堂當中與同學分享自己的見解,這樣的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自主分析能力,通過全方面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與觀念。
4、深挖思政元素,引發學生共鳴
專業課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通過專業知識和相關時政熱點進行深入探索,尋找在專業課程當中與思政知識相關的內容,讓思政知識與專業課程知識可以相互融合相互幫助。將有關思政的知識內容合理地融入到專業知識當中,更能引發學生產生共鳴。例如,在講課的時候可以融入一些有趣的中國故事,傳遞愛國理念。在《國際貿易與實務》當中,雖然含有大量專業的理論知識以及相關法律法規,但是教師如果將我國豐富有趣的真實故事引入教學過程當中,可以更加直觀地將專業知識反映出來,讓學生的感受更加真實,在國際貿易當中有很多關于我國一帶一路的知識內容,所以教師在講課的過程當中就可以將“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講解出來,讓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感受更加直觀。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講解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術的時候,要不斷挖掘課程內與思想政治相關的內容,將思想政治教育適當的加入到專業課知識當中。學校還要定期組織對專業課教師的培訓,不斷提升教師課程思政的教學能力。教師要充分利用課程思政教學當中的優勢,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和良好的職業精神與道德,為我國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國際貿易類人才。
參考文獻:
[1]孫艷,王俊.國際貿易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基于全球化視野和立德樹人理念[J].現代商貿工業,2022,(06):21-23.
[2]許敏,董雯雯,陳紅.“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創新探索——基于實踐育人視角[J].牡丹江大學學報,2022,(02):97-102+108.
[3]吳湘頻.高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經濟師,2022,(02):171+173.